A+A-

对于一群生活在唯物主义世界的人们来说,人身上毛火苗一定是着火了,至于像电视剧里那种风火雷电一起来的打架的现象,就要归咎于:不科学。

毫无疑问,赵文若这魔法师一样的操作,就是极其不合理的,因此看傻了现场的所有人。这辈子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但这种场面还真没见过。

“嗯……什么情况?”

“我怀疑我是在看电影。”

“国产特效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牛逼。”

……

几乎所有人都做出了类似的感慨。

但几个和武林有关的人,却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同一件事情:赊刀人,也似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赊刀人的账本了。恐怕他们不是为了找到赊出去的那些刀来锻造神兵利器,而是为了这种超能力一样的武学功法吧。

赵文若一直隐藏着真正的实力,但今天毕竟喝醉了,又被人找上来大家,一不小心就暴露了。

赊刀人祖传三大技能:炼铁、煅刀、预言,就地取材铁砂、矿石等通过火法炼成钢铁,然后再用火法直接锻铁成刀,这也是为什么赊刀人的菜刀剪刀不论卖出去多少把,到下一个村子的时候货源依旧不会耗尽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赊刀人的刀具总是给人一种黑乎乎破旧感的原因,毕竟是刚刚炼制的,没有经过打磨。而至于最后的预言能力,则是赊刀常备技能了,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很可惜,赵文若并没有继承一丝丝预言能力。

不过赵文若毕竟还年轻,而根据武侠小说里“内力需要时间积累”这一基本原则,她的火法还没有到所谓的炉火纯青的地步,只是把林太一的日本刀烧化了一半,同时造成了大约百分四五十的皮肤烧伤。

“快叫救护车啊!”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

就这样,有着剑圣之名的林太一,就这么果断而悲剧的退场了,并再一次在医院里躺了半年,同时他对宁清的仇恨也就更大了,毕竟他被打趴下的时候还处于认错人的状态。

原以为林太一报仇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但其实事件才真正开始。

这一夜,赵文若施展火法秒杀剑圣的视频,几乎传遍了所有武林圈子,不愧是互联网时代,轻易就做到了古代半年也做不到的事情。

这一夜,吕然开始派人调查自己的路人初恋:赵文若。

这一夜,郁明哲开始调查宁清开车撞飞林太一的事件。

这一夜,回家的路上,赵文若立即就遇到了前来抢夺账本的人们,不过由于马奋也和赵文若在一起,所以就交给马奋动手了。

对方是谁?不知道。

在大学校园之外,八车道的宽阔道路旁边,四下没有一栋建筑和一棵树,黄色的路灯极其耀眼,一辆面包车和二十多号人堵在进学校的十字路口。

“他们怎么把自己塞进一辆面包车的?”赵文若吐槽着。

然后马奋一剑下去,连人带车一起掀翻了。不过为了防止伤人,因此马奋用的还是剑气分散版本的“爆衣神剑”,挡路的人群被狂风撕碎了衣服,身后的面包车也被撞进了排水沟。

赵文若无视一切,默默的过马路,并吐槽着:“是什么勇气,让他们认为自己比剑圣还厉害,能打败我?”

马奋也若无其事的收剑,跟着赵文若过马路了,并说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想他们觉得自己人多,应该比剑圣厉害些,所以就来挑战了。”

“在讲个人能力的领域,讲团队合作,他们脑子有病吧。”赵文若不屑的吐槽着。

确实,在有些领域,个人的才华远比团队数量重要,数量远远无法弥补质量。就像公司挖角,就像某汽车公司设计不行,不是去招1000名本科刚毕业的设计师,而是去挖角国际大厂的知名设计师。武林也是如此,一个人灭人家一个门派的事情,武侠小说里到处都是。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是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特点。”马奋也说道。

此话一出,赵文若立即投来了震惊的眼光:“你竟然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

“那啥,我也是挺聪明的好吧。”马奋很是不满。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对任何人和事评头论足,导致大家都产生的一种高高在上的“我最牛逼”的优越感,产生了“我只相信我相信的东西”,最终完全迷失在自我醉眠的自大与无知之中。

正如某些认知曲线总结的那样,从认知层面,人类一共分为四种人,或者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第一种人会对后三种人持之以恒的攻击和辱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掩盖自己的愚昧。

大多数人都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期间的人们普遍拥有远超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自信,并且怀疑和瞧不起一切所谓的“专业”“专家”“理论”“科学”。因为不认为剑圣很强,并且怀疑剑圣就是一个名不副实的称号,所以随便什么人都认为自己和剑圣差不多,也就自然敢来挑战将剑圣秒杀的赵文若了。

这样的人很多,也是最难处理的,因为他们排斥一切。由于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自信心会处于崩溃阶段,因此凡是出现了比自己强的,能让自己明确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时候,由于自信崩溃带来的恐惧,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位“能承托出自己无能的敌人”赶走,失去同行衬托和对比后,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继续呆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领域,自信心从而再次爆棚。

这就是为什么有能力的人,比起在同样有能力的群体里,反而在没有能力的群体里,更容易被针对和打压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你的才能衬托出了我的无能,但也又不想努力提高自己,所以能请你滚吗?只要你不在了,没有了对比,我就能显得有才能了。

仔细一想,林太一可以也是这种心理的受害者吧。毕竟一代天才剑圣,流落到田里捉野味过活。

“天才总是孤独的”这种二中感十足的话语,在现实中是确实存在的。

而互联网时代,为了博取观众和读者眼球,各种曲解、恶意解读、阴谋论、标题党,就是为了让读者去喷那些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生活环境好的,或是站在高处俯视那些社会地位低、比自己悲惨的,以此给读者观众制造小小的虚荣和满足感,最终获得点击流量和收益。而在长期的这种舆论环境中的读者与观众,就会逐渐登上愚昧的山峰,成为当今美国人那样的存在:傲慢。

“我实在是搞不懂,不就是一个不入流的赊刀人吗,江湖上人人都趋之若鹜,怕不是傻子。”某个人如此不耐烦的说道,“什么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也没见谢逊得到了屠龙刀就真的能号令天下。”

他再次说道:“你觉得,就算得到了赊刀人的刀铁和煅刀术,又能干什么?现在冶炼技术的特种钢难道比不上赊刀人的钢?煅刀术能比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效率还高?就算得到了,也无非就是打着‘手工龙泉刀剑’的幌子,卖出些高端刀剑的价格。”

说出这些内容的,就是当今魔教的少主,江湖上谈之色变的天才:陆凡,就读于北京大学新材料专业。

而听着这些内容的,就是当今魔教教主,江湖上闭口不谈的魔头:陆毅,乃北京大学教授,不是演戏的那个。

乍一看魔教教主和少主都是学者和高材生,其手下四大护法也都是长江学者级别的专家大佬,教派成员也多是由科教文化界人士组成,论学历、论社会地位,远超武林上那些自称名门正派的人的平均水平。

但为何要说他们是魔教呢?

因为他们要消灭武林。

“都什么年代了,还高武侠那一套,就不能去好好工作,为建设新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天天打着习武的名义,游手好闲,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魔教教主经常在魔教总部开会的时候说这种话,“要知道咱们国家由于二胎开放太晚了,沿海地区出生率都快赶上日本了,要不是内陆地区不断人口输入,早就人口负增长了,而他们不仅没有贡献劳动力,却反而在浪费劳动力,太可耻了!”

左护法也是这么认为的:“为了解放武林界的劳动力,我们要抢到赊刀账本,以此一统江湖,制定规章制度,释放武林人士的生产力!”

右护法同样是这么认为的:“当今各地武林界一盘散沙,大小门派和个人习武者不计其数,根本无法统计总人口。我们必须一统江湖,对武林人士数量全面普查,最终达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前后两位护法则鼓起掌来:“教主和左右护法所言极是,我们就在本次全国比武大会上行动吧。”

“既然如此,那本教就在全国比武大会出手,将总决赛的武林人士,一网打尽!”教主拍板道,“下面,本教主宣布作战计划!”

“遵命!教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