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武汉是座烟火气和书卷气极为雄浑的城市。

烟火气来自生活态度,书卷气来自文化底蕴,当二者相融时便会碰撞出一些极有滋味的火花。

庚子鼠年的新春钟声越发临近,前一年的忙碌逐渐告一段落,身处这座荆楚之地的游子整理心神准备踏上归家的旅程。

下午两点的武汉,正是满目繁华之时。

可繁华之中多了不少步履匆匆的急切身影,眺目远望,这武汉街头有了几分不一样的细微变化,寒风中佩戴口罩的影子越来越多,原来人声鼎沸的街路安静了不少。

一些武汉百姓猛然间觉得这座生活了多年的城市气氛有些不对,但要是真想挑出哪里不对劲,还有些无从回答。

但对于这座即将跻身一线都市的巨大城市来说,这些改变太过细微了。

下午两点,数辆悬着‘卫生部门特别通行证’的车辆逆着金阳鱼贯驶入武汉市卫生管理中心,数位身着正装等候已久的工作人员迎着上前去。

办公楼外,数台运行了一个上午发动机停止了抖动,一个上午的调研可踏勘终是结束了。

经过几天的奔波,原本发丝斑驳的耄耋老人此刻头上银霜更甚,泰山北斗南镇岳李青宛及一行高级别专家走在最前,王庆阳唐怡诺等人紧随其后,在之后便是一同与高级别专家组出行的工作人员。

时间紧迫,并没有太多的寒暄,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引着两位泰山北斗进了办公楼。

一个上午,王庆阳对于武汉的情况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观,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几天王庆阳终日跟在老师身旁奔波与全国各地,对于武汉的情况听了不少,可真正亲眼看见的时候,他实在忍不住心头的震惊。

前来迎接的工作人员开口问道:“南老,您看是现在组织会议还是准备一下?”

南老看了看手腕上的时间,在调研的路上南老与高级别专家组再次接到了前往北京的消息,全国上下都在争分夺秒。

“李老师,关于武汉的情况还有什么要准备的么?”

南镇岳出声询问身旁的李青宛。

李青宛轻轻点了点太阳穴,摇头道:“都在这。”

今天不光是几名助理被武汉的情况所震惊,李青宛也是如此,但经过多次洗礼的古稀老妪的自我调节能力极强,已经在最短时间内将原有的计划完善。

南镇岳长舒了口气稳了稳心神,耄耋老翁明白,眼下要走的每一步都极为重要,都可能成为是否能控制住新型冠状病毒扩散的关键,不能错乱不能遗漏。

今天一上午南镇岳不光对于武汉目前的医疗状态有所了解,对于今天所新增加的确诊人数心里也明白。

别看如今人口高达上千万的武汉只有百余人被确诊,但透过这层看似并不严重的外表下,南镇岳感觉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数已经具有一定的爆发趋势。

他暂时不知道李青宛的具体想法,但是他了解这位老友做事向来是大刀阔斧,他们二人的目标都是想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国爆发,但具体怎么切断爆发可能还是个问号。

沉默了一会,南老向工作人员问道:“病毒研究所方面目前有消息么?”

“目前还有没有,张教授的科研团队正在新型冠状病毒相关信息的挖掘,只是说可能来自于野生动物。”

工作人员摇头说道。

野生动物还是目前的主要怀疑目标,当年的SARS的来源就是野生动物,这次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

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野味与财富划起了等号,吃野味成了身份的象征,也成了对自己财富的炫耀。

“那您看会议……”

工作人员的话语唤起了南老的思绪,耄耋老翁点头道:“麻烦通知一下,组织会议。”

这是一场高级别专家组召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情况的闭门会议,与之前的情况听取会不同,这次会议的结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目前的进展情况起到关键性作用,出席会议的全都是国内举足轻重的高级别专家,这次会议极为重要。

这间为高级别专家组专门准备出的会议室内气氛有些凝滞,在座的诸位都是上午一同与南老踏勘武汉情况的高级别专家,他们毕生的精力也都倾注在流行病学、微生物系统、疾病防控等领域,他们对于武汉情况心里也是十分不安。

作为高级专家组的组长这次闭门会议由南老组织,眼看着诸位专家组成员手中情况文件准备的差不多了,南老发声开始了会议。

“诸位,武汉情况诸位都已经了解了。”

南老铿锵的声音响彻会议室。

“从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起,这种全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毒的确诊人数一直呈爬升趋势。”

“按照卫生部门的最新消息,皆知到1月19日中午12时,全市新认定了29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病患,其中有三例是医护人员。”

“省内其他城市也出现了感染病患,按照患者路线分析均有武汉旅行史,黄冈市五名医护人员出现初期疑似症状。”

耄耋老翁将武汉卫生部门的最新消息告知众人。

南老继续说道:“算上这次,我们应对冠状病毒总共有三次经验,第一次是零三年的SARS,第二次是零九年的甲流,在SARS事件时期,是因为前期准备不足,所以这次我们要避免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大规模扩散。”

“诸位有什么想法?”

说完了要点,南老开始询问诸位高级别专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建议。

南老话音刚落,只见下手位的李青宛霍然举手,面色极其坚毅,朗声道:“诸位,我有话要说。”

李青宛缓缓起身,眼神坚毅如铁,郑重道:“列位,目前武汉的情况要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确诊人数始终在爬升,为了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大爆发,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我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采取甲类传染病的管理措施。”

“第二,无论武汉还是外省市,要具有严格隔离条件的医院才能收治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病人。”

“第三,结合大数据的方法发现和控制感染源,把一切风险降到最低。”

李青宛连说了三条建议。

这三点意见极为中肯,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已经明确规定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RA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等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措施,新型冠状病毒与零三年的SARS同属于具有传染性的冠状病毒,这点倒是不出乎南镇岳意料,余下的两点也是较为常规的建议。

南老了解老友的做事态度,如果只是这般的常规性意见,在车上李青宛不会有那副破釜沉舟的表情,耄耋老翁隐隐感觉,这尚未出口的第四条,才是震颤人心的言语。

“第四。”

李青宛重重的咽了口唾液,斩钉截铁道:“武汉人员不进不出,尽量将病毒控制在武汉。”

一语惊煞堂中客。

在场的众人均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权威专家,不过在此时听闻这般言语,心里岂是一句震惊可以言语的。

坐在首位的南镇岳双目圆睁,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进不出,尽量把病毒控制在武汉。’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一种更为简单的解释似乎更好理解,封城。

这简简单单两个字不过十八画,可牵动却是一座上千万人口的新一线城市!

如此大规模的封城,是这座泱泱大国崛起后的第一次。

南镇岳心神中的震颤久久不能散去,虽然他想到了老友可能会有一句惊天动地的言辞,可是封城这事影响太过巨大。

南镇岳眼神闪烁,思量着这两个字背后的影响,这是种极为震惊的管理办法,也有极多的可能性,此举可能会大规模激发群众心中恐慌。

但按事态发展来说,这种选择可能是最好的。

按照目前医院的情况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人数始终都在爬升阶段,这种爬升究竟会到什么程度无人能知,眼下时值春运,一天武汉输送至全国各地的人员足有数十万。

呼吸系统病毒的可怕程度就在于此,在病毒的潜伏期内,所有病毒感染者与常人无异,这就将病毒传播的风险无形之中拉高了极多,如果一旦真的形成全国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说完铿锵雷鸣的古稀老妪缓缓坐下,眼神中坚毅仍在。

她奔赴武汉那天,在高铁上学生周严红的那句担忧正是如此,这可能是个足以压垮这位古稀老人的建议。

李青宛想到了这句话出口后可能会有压力自五湖四海而来,自武汉千万百姓而来,可她见了今天武汉的医疗机构情况,她别无选择,她要做就的就是将所有风险降到最低。

如果说十七年前她毅然决然建议隔离千余人密切接触者的压力是一杆千斤重担,那今天这句封城可能就是泰山压顶。

她责任与压力之间,古稀老妪的取舍很明显。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