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这巍峨大国中说起长白山几个字眼,可谓是盛名卓著,被十六座山峰围绕其中碧蓝似镜的天池更被誉为人间盛景。
在长白山脉西北方向有一座可以遥遥眺望长白盛景的僻静村落。
此时离庚子鼠年的新春已经不足五天了,比起巨大都市,村庄更容易找到新年的气息,不少人家已经将门口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静候佳节。
村东一间民房内,满脸沧桑皱纹堆垒的老妇人放下手机,看着墙壁上日历的天数,面带笑意。
老妇人身旁是对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妻,年轻女子凑到妇人身旁,好奇问道:“小涛还好吧?”
一想到在外漂泊了三年儿子即将回家,程母格外开心,搓着手说道:“挺好挺好,帮他们朋友忙完这几天就要回来了!”
容貌与程百涛有七八分相像的程百惠脸上也挂着笑意,“小涛这孩子就是太要强了,一走就是三年。”
程母咧嘴一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程百惠的丈夫张大龙将花生瓜子送到岳母面前,担忧问道:“妈,小涛还在外面跑呢么?”
“这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劝劝他别让他在外面瞎闹了,一个送外卖也不是没有他不行,让他老老实实等到时间回家算了,这万一要是被传……”
张大龙传染说了一半,程百惠的巴掌便到了,怀抱孩子的年轻女子没好气的瞪了一眼丈夫,张大龙自知自己这话不对,讪讪然的闭了嘴。
程百惠瞪眼道:“送外卖怎么了?送外卖不是正经职业?”
“你和陈家那哥俩跑工地跑的狂了,谁都看不上了是吧?”
张大龙语滞道:“我和柱子他们哥俩就是出点力气,哪有你说的那样……”
程母摆摆手,叹气道:“好了好了,大过年的别吵嘴,现在这出门在外的人都不容易,人家平日里对小涛不错这是情,如今人家有难处了咱不能光看着这是理,于情于理咱都该帮一把!”
程百惠剜了一眼丈夫,“咱妈这就叫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懂什么。”
张大龙被娘俩的你一言我一语弄了个语滞,只能无奈的耸了耸肩。
程母脸上喜色仍在,随口问道:“你爸呢?”
程百惠打量了一眼墙上的时间,“这个点没回来应该是又喝上了。”
“这老没正事的。”
程母无奈的叹了口气。
-
武汉。
一间开在居民区旁的快餐店。
快餐店门脸不大,地点也有些偏僻,平日里堂食的客人不多,基本上都是外卖多一些,这是间两口子开的餐馆,两口子都是北方人。
两口子性格爽利,对于周边的百姓优惠力度不小,天长日久攒下了一份不薄的口碑,早上时候会备上些粉糊汤、油条、豆皮之类的早餐,余下的光景都是些正常的外卖,平常时候快餐店到了晚上八点正是忙碌的时候,可今天外卖软件上的店铺信息里却早早挂起了休息。
晚上八点。
餐馆门虚掩,离远望去可见其中灯火闪烁。
“大军,这几个菜怎么样,哥们做的都是最地道的北方口味,在武汉可是吃不到。”
年过四十的店主咧嘴笑道,说着将一盘北方极有代表意义的锅包肉放到桌子上。
王勇军提筷夹起一块大小适中的肉块填入口中,趁着热意和脆爽口感大肆咀嚼一番。
一旁的中年女子撇嘴道:“大军啊大军,你那小兄弟还没到,你怎么自己吃上了?”
“不碍事,不碍事。”
王勇军吃着许久没吃到的家乡风味,脸上笑逐颜开。
王勇军将肉块吞咽入腹,歉意道:“嫂子,今天打扰了,要不每天这个时候店里正是忙的时候,今天这些算我……”
中年女子汪鑫平摆手道:“别说那些没用的,你大哥这桌子菜也不是因为你,人家小兄弟要回家了,送别一场应该的。”
王勇军嘿嘿一笑,筷子再次伸出,可这次汪鑫平就没那般客气了,出声拦道:“能不能有点出息?”
王勇军咧嘴一笑,讪讪的收回筷子,随口喊道:“方哥,还差什么啊?”
快餐店老板方志光大声答应道:“最后一个武昌鱼了。”
说罢,方志光端着一盘热气升腾的武昌鱼上了桌,嬉笑道:“不能让人家兄弟光知道咱北方菜做得好,咱武汉菜做的也不差!”
王勇军脸上笑意更浓,“那是那是,我方哥的手艺没得说。”
方志光手在围裙上擦了几番,拿起了几支武汉特有的啤酒放在了桌子上,轻笑道:“一般一般,就这些家常菜还行,到了场面就用不上了。”
“你那兄弟什么时候到?再等会这武昌鱼就凉了,不鲜了。”
“应该是快了,我这兄弟贼靠谱。”
王勇军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时间,余光仍在桌上的菜品上,对于王勇军来说,异乡漂流了躲在,唯独方志光这手北方菜最有味道。
王勇军和方志光来说可是地道的老乡,当初王勇军当外卖骑手的时候意外与方志光相识,偶然间的交谈,二人发现家乡离得并不远。
同在异乡为异客。
都是游子,一来二去间交谈的话语也就多了,关系也逐渐熟络了起来,对于今天方志光可是特意早早关了店面。
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心中都有数,跟这座城市离别可能真的就是离别了,以后的日子可能都不会再踏足,所以说方志光才如此付出,同在异乡漂泊,在他看,以一顿家乡风味正二八经的跟这座城市说上一句再见,值得。
正在几人嬉笑之际,餐馆的门被人推开了,程百涛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按照导航到了这间门脸不大的餐馆。
攥着电话看着导航的程百涛满脸歉意:“不好意思,来晚了。”
汪鑫平热情好客,起身招呼道:“百涛兄弟,不晚不晚,这菜也都是刚出锅。”
一番客套之后,程百涛入了座,年轻男人望着满桌的家乡风味和武汉特色心里极暖,看来王哥下了不少心思。
王勇军连开四瓶啤酒,依次为众人满上,咧嘴笑道:“小涛,这两口子也是咱们老乡,这武汉大馆子咱们也去不起,小馆子味道又差着,老哥就选在方哥这,可不是你王哥不舍得花钱,别看方哥馆子门脸不大,但王哥保证比你吃过所有北方馆子都正宗!”
“你这要离……”
“诶!”
王勇军关于离别的话说了一半,汪鑫平便出言打断。
王勇军恍然大悟,赔着笑道:“对对,咱不说那些,方哥的手艺我刚才可都替你尝过了,这锅包肉可是一等一的地道。”
汪鑫平浅笑道:“你王哥可是没少尝,我要是再拦的慢一点,这一盘子都没了。”
众人相见三言两语之间将气氛调动的极好,王勇军为四人依次介绍之后,便重新坐回了座位。
程百涛心思通透率先举杯说了些感谢的言辞敬这几位同在异乡的漂泊客。
众人浅啜了一口,汪鑫平笑颜道:“小涛,喝酒不急,你先尝尝你方哥的手艺!”
“就是就是。”
说着王勇军为程百涛添了一筷子他自己垂涎已久的锅包肉,咧嘴笑道:“老哥保证一点不输咱们家乡的味道。”
盛情难却,程百涛将肉块填入口中。
咔嚓一声轻响。
果然,这经热油多次烹炸过的肉块香脆可口,味道怡人,王勇军说的不错,外卖本就是苦力活,薪资并不算丰厚,漂泊在外的游子根本舍不得花上重金品尝一口家乡风味,如此正宗地道的味道,是程百涛遗忘了好多年的家乡感觉。
看着程百涛满意的表情,众人情绪再度高涨,本不相识的众人第一次相见那面要多一些客套寒暄。
一番寒暄后,众人瓶中的酒水下了大半,程百涛的脸上多了几分醉意。
一直少言少语的方志光为程百涛添了一筷子尚且温热的武昌鱼,随口问道:“小涛,你22号的车票是吧?听你王哥说你还有行李,到时候方哥送你去车站,省着你折腾了。”
方志光在武汉开餐馆开了好几个年头,生意也还不错,无论说进货还是送餐都少不了代步的工具,索性自己便忍痛买了辆拉送菜品肉类的货车,此时可是派上了用场。
说好的不提离别,可话到了嘴边又怎么能不提离别?
程百涛有些拘束,红着脸连说了好几个不用。
王勇军答应道:“行啊,正好到时候我忙,我家你嫂子开车又毛毛躁躁不适合,你方哥送你正好。”
程百涛脸上不知是被寒风洗礼还是酒气升腾,双颊上红晕氤氲,局促道:“不用不用,我没多少行李,自己走就行。”
汪鑫平白了一眼两人,没好气道:“怎么?人家小涛在武汉呆得好好的,什么时候轮到你们俩开始逐客了?”
“不是不是……”
“你这话说的,哪能啊。”
又是一番谈笑说闹之后,众人气愤缓缓平淡。
这三年里,程百涛心里少有如此温暖的时刻,无论是佳节还是生日,几乎都是年轻男人独自一人。
程百涛放下酒杯,轻声问道:“方哥和嫂子今年不准备回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