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也正在改造中,田傅家拆掉重建则没那么快,都弄好估计需要一个月,大遥有公事在身,只能偶尔过去指点下没办法一直盯着,便嘱咐颜同看紧点,务必打造整个长安城最新颖的酒楼,要让人走进去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遥最近琢磨着想尝试下造下玻璃,这样房间就可以装玻璃窗户,不至于昏暗黑乎乎的,大遥知道玻璃是由砂石高温做成,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做出来又是一回事了。无论怎么烧,鹅卵石都变不成玻璃,最后没办法只能放弃,只能说理论与现实还是有差距的,亦或者是自己有漏掉些什么。大遥不禁感慨,要是现在身边有一本工业基础就好了。
矿物司第一次有人回来复命,大遥本来以为勘察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勘察的人在长安至咸阳途中,经过一个村庄,然后询问了解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之前挖水井发现了乌金石,便废弃没往下挖了。大遥接过出去勘察人递来的东西一看,这不是就是煤石么。
大遥给他记了一功,虽然没有发现什么金属矿,但是这个可是好东西。既可以炼铁,如果碾碎掺粘土的话又可以做成煤饼、或者直接烧也行。
大遥了解到一些细节情况,煤层应该不深刚开始挖就挖到煤了,并且那附近的居民经常挖到这些煤,想必存量应该比较大。
从吴持杜那了解到现在工部冶铁主要用的还是木炭,煤的利用十分少,有用也只是少量使用,不说大遥平时没注意到这些情况。
大遥问为什么不用煤进行冶炼跟取暖呢。吴持杜回答用此物燃烧,极容易中毒,已经有很多人因烧乌金石而身亡,相对而言木炭则安全多了,虽然乌金石便宜,但除了穷苦百姓会用,基本没人用这种东西。
大遥听了吴持杜的话后,便把手里的几块煤投入火炉中,站在远处观察,然后过了一会,一股若有若无的隐约的刺鼻味道传来,大遥心中了然,应该煤矿石含有硫化物,至于为什么为中毒,有可能跟这个有关,也有可能跟燃烧不充分,产生了一氧化碳而中毒。
大遥接着说:“有没有天一冷就死人的情况。”
“有,每年冬天的就会死一些人,冻死的不说。去年冬天特别冷,然后无声无息的死了好几个富贵人家的家眷,当时大家都很恐慌,以为出现妖怪了,朝廷为安稳民心,派人查了很久都没结果”
“他们死的时候是不是都门窗紧闭。”大遥想了一下问道。
吴持杜回想了一下说道:“应该是了,天冷的厉害,所以大家都是关紧门窗的。”
大遥心中有数,应该是煤炭放过量,空气稀薄,要么缺氧要么就是一氧化碳中毒,这也很正常,在电热未普及之前的新中国,也经常有人烧煤炭取暖中毒的案例。
对于毒气的应对方案很简单,多通风,然后炉子加根排气管道,把气排出房间外就行了。
知道煤的用处,开采跟运输不是随便就能解决的了,首先开采需要经过申请,然后运输又是一个难题,现在天寒地冻,若能解决煤炭问题,不仅民生问题可以缓解,而且煤炭燃烧的温度也高,锻造效率也会高很多。
大遥于是先写了一份奏本,写明了煤的用处,以及自己有规避之法,希望能够开发煤石资源,一来可以解决民生问题,二来可以为朝廷带来资源,三就是煤运往少煤的地方,可以为朝廷带来额外收入。
接着画了三个图,一个是炕的示意图,围墙围成床模样,上面铺上石板,缝隙封死,旁边打开放料口,方便放置燃料,然后留有烟道通向外面,这样既可以避免中毒,又保暖。第二张图就是锻造用的的火炉了,砌好烟道,将烟气导出室外。若是大型的冶矿炉一般放室外,就无需太多保护措施了。第三个图就是国外的壁炉了,壁炉一般需要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使用,不然房间太小了,一个壁炉就占据了大部分位置。
大遥将这三张图跟奏本放一起,一起叫人送过去了。
大遥想了下,先让自己家暖和起来吧,不然家里冷嗖嗖的,程静婉天天待在房间也闷的慌。先掏个壁炉再做个炕,那才叫舒服呢。
大遥叫来几个土木工匠,把样式图描述了一下,探讨下难度,几人想了一下,都说没什么难度,就是用料需要注意些就行。于是相约好下衙后去大遥府邸,先做个试试。
奏本递上去没那么快回复,大遥先让小厮去通知备好泥土砖瓦,然后过去田傅那,看看他在工部情况。
大遥找到田傅,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师傅冶矿,他看到大遥后说:“大人,你说为何铁矿冶炼出来的铁有些铁韧性很好,有些铁则易脆易断呢?”
大遥搜索脑海里关于铁的有限知识,这是田傅第一次问自己问题,可不能丢了面子,想了会说:“铁是从铁矿从冶炼出来的,里面有木炭等杂质,让铁不纯,所以易折。比如行军打仗,若众人一心,则必众志成城,若众军士与主帅貌合心不合,那么这支军队就是一盘散沙,肯定易折。”
田傅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说:“原来如此,所以这些铁匠才会不断烧制铁水,去掉杂质,然后反复锻打。怪不得百炼铁比刚出炉的铁好那么多。”
大遥心里暗暗嘟囔,还好有点存货,不然还真说不过去,不过大遥虽然说的比较粗浅,但是确实是这样的,锻铁就是去除炭的过程,通过反复锻烧让里面的炭与空气反应,含碳量就越来越低。
大遥也盯着冶炼工匠冶炼钢铁,工匠把木炭一点点加入如铁矿石中,踩着鼓风机,将铁矿熔炼成铁水后,再慢慢搅动铁水,接着把表面的杂质捞出来。工匠的一举一动似乎有着魔力,大遥跟田傅两人看的有点入神,两人被融化的铁水映照的暖洋洋的,工匠看到长官在,自然更加卖力。不一会一炉铁水就算完成了。
两人这时才反应过来,大遥于是咳了一声,然后说:“你知道刚刚工匠为什么要一直搅动铁水么。”
田傅思考了下说:“是为了让炭烧着,从而减少炭。”
大遥点了点头,然后想想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的,可自己对这方面又不熟,实在想不出什么问题,这时想到了一个万能问题,于是问道:“你想想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田傅陷入了沉思,这可难为了这个学徒,大遥也不少为了难为他,只是想让他多思考。
过了会冶铁的工匠说:“大人,小人有个想法,若能不一直搅动铁水就好了,能自己烧就省事多了。”
大遥想了下,自己烧?我想想,搅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铁水表面的炭跟空气反应,那自己烧就是空气能接触炭,那把空气吹进铁水不就行了?对啊,这不就是跟鼓风机一个道理嘛,都是为了促进燃烧,主动往里面吹可不就只有表面一层接触快多了嘛。现在的冶铁效率实在太低了,而且冶炼出来的铁质量还一般,还需经过捶打锻造。
大遥面色不动,内心则在不停的构思方案,想着这一旦可行,不光是军事领域,还是民事领域,都会有着重大提升。大遥拍了拍工匠的肩膀,说:“是个好提议,容我想想,若是可行我给你个特等奖。”
工匠只是在说句牢骚,以为大遥是在跟他开玩笑,便笑着回答:“好的大人,那样小的就轻松多了。”
大遥看了一眼眼前的田傅,因为田傅目前掌握的知识实在不够,想不到关键点也枉然,便示意田傅自己先走了,若想到什么就去找他。
大遥一下子脑袋有点炸糊,感叹道怎么要么没事,要么一下子涌出来这么多事,煤,炼铁,还有壁炉火炕。
先不管了,先把自家的壁炉火炕搞出来要紧,晚上太冷了,都只能躲进被子里,亲亲我我的都冷的不行,嗯,先解决自家的火炕跟壁炉,就这么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