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送走霍光后,大遥不由舒了一口气,不过想起霍光的话,脸色晦暗不明,似乎有块大石头压在心里。
程静婉看到大遥回来后,终于忍不住了,眼睛一湿鼻子一抽,扑在大遥肩膀上哭了出来。大遥知道自己都能想到的事情,程静婉肯定也能想到,霍光此举明显在以势压人,便拍着程静婉的肩膀,走进了房间。
大遥一边在旁边安慰着,一便帮忙擦拭眼泪,过了会大遥看程静婉情绪稍微稳定了点,便说道:“放心,我只喜欢你一个人,别说她是大司马的女儿,就算是皇帝的女儿我都不稀罕。”
程静婉听后破涕而笑,说道:“你想的真美,皇帝的女儿哪个不是嫁给王侯将相,你现在还不是侯爷呢,就想着娶公主。”
大遥一看程静婉不哭了便说:“他女儿那么小,怎么就想着嫁人呢,在我们家乡要等二九年华才算成年,成婚也要等到桃李年华,二十岁以后才被允许呢。”
程静婉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大遥,然后会心一笑:“还是我郎君好,我知道你在宽慰我。”
大遥连忙说:“我说的是真的,没有哄你哦。”
程静婉这次就真的不相信了,摆出一副不可能的表情。大遥解释道:“女子要等到二十岁后身体才算成熟,不然过早婚娶,若有身孕,身体也受不了,很容易早夭。”
程静婉若有所思,然后说道:“怪不得很多就算及笄嫁出去的女子,头胎产子,便像半只脚踏入鬼门关,很容易出事,更何况那些没到及笄之年就嫁出去的女子了。”
大遥感慨道:“是啊,十五岁太小了,对了,今天华太医过来怎么说。”
程静婉也忘了跟大遥说这事了,大遥一问立马笑道:“郎君,你真是有福之人,很多人成婚许久都没有子嗣,我们刚成婚不久就有了。”
大遥立马跳了起来,抱起程静婉想转圈,可刚转到一半便立马停了下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程静婉放到床上,然后一脸歉意的说:“刚刚我太高兴了,你可不要怪我。”
程静婉看着大遥的样子,抿着嘴笑了笑:“你坐过来,我怎么会怪你呢,你今天拒绝大司马的女儿,会不会后悔。”
大遥连忙正色说:“想都没想,还谈什么后悔,我又不是那陈世美?”
“陈世美?陈世美是何许人也。”
大遥想了想,于是回想一下陈世美的故事,接着把故事背景替换一下,然后把陈世美的故事换了个汤给程静婉讲了一遍。
当程静婉听到陈世美寒窗苦读终于当上官时为他高兴;当听到秦香莲母子被抛弃时泫然欲泣,幸亏大遥安慰,不然怕是又要哭开二度了;当听到秦香莲被冤枉后又无比担忧;到最后陈世美罪有应得被砍头时又突然神色哀伤。
大遥不解的看着程静婉,说:“坏人已伏法,你怎么又不高兴了呢。”
程静婉不高兴的说到:“那秦香莲好可怜,她郎君最后都没有回心转意,而且陈世美又死了,她以后可怎么办啊。”
大遥想女子果然善怀,想了想,便编了一个美好的结局。程静婉一听,立马笑颜如花,心情美美。
大遥勾了勾程静婉的鼻子,然后问:“华太医有说是男孩还是女孩么?”
程静婉摇了摇头说:“我问了太医,太医说胎儿还未显,暂时不知道是男是女,只是交代了我一些注意事情,开了一些有益身体的药,就走了。”
“哦,这样啊,我以为太医可以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你放心,有我在,一定把你养的白白胖胖的。”大遥笑道。
“郎君,你希望我给你生男孩还是女孩啊。”
大遥亲了程静婉一口说:“我喜欢女孩,女孩是大人的小棉袄,到时你给我生五六个女儿围在我身边,然后生一个儿子就行,让他出去挣钱养姐姐跟妹妹。”
程静婉轻轻锤了大遥一下,“我又不是猪,能生这么多,我就生两个,一儿一女就行。”
大遥笑着抱住程静婉:“好好好,我的宝贝想生几个就生几个。”
--------
大将军府,霍光坐在席子上默然不语,这时一个男子走来。霍光说:“禹儿,你过来,为父今天去工部了。”
“哦,就是之前的考工室么,一群打铁锯木的匠人有什么好看的。”霍禹不屑的说道。
“禹儿,你虽然作为中郎将统领宫卫郎官,但是切不可太过高傲,为父过去一看,没想啊一个小小的一个工部竟然可以影响到江山社稷,你可知军中人人称赞的马蹄铁跟马镫是谁造的么?”
“孩儿不知,前些日子闲的慌,正好有流贼,便去追剿灭流贼去了。”
“那马镫跟马蹄铁均是那新任工部侍郎所造。”
“那此人对大汉将士真是有大大功德,那马镫我试过了,有了它,孩儿可以使力杀敌,双手射箭,真是妙用无穷。”
霍光看着眼前喜好游猎尚武的儿子一眼,然后说道:“不仅如此,他今日在早朝上还让为父大开眼界,原来紧闭房间,烧炭取暖,在房间里的人可能会中毒身亡,你等会跟你妹还有你母亲及府上的人说一下,烧炭取暖时不要紧闭门窗,少放些炭。”
“谨遵父亲大人吩咐,父亲大人还有何教诲,若没事的话我先退下了。”
“去吧,去看看你娘,别一天到晚就知道游玩打猎。”霍光摆摆手。
这时一个清丽可爱的女子跑了过来,说:“父亲大人,女儿为你煮了热茶,你喝点好暖暖身子。”
霍光看着眼前的小女儿心里不由的舒展了起来,然后赶忙让出一点席子,让女儿坐下。
“成君,今天我差点把你许配给人家了,可惜那小子已经婚娶了。”
“父亲大人快喝茶,不要说这些,女儿还小,还想永远陪在父母大人身边。”
“呵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哪有永远陪在父母身边的。”
“我不管,我不管,你再说我就不理你了。”霍成君埋怨道。
“好好好,我不说了,我喝茶。”霍光喝了一口家里煮的茶,葱姜盐调味俱全,不由想起了大遥府上的茶,然后看了看眼前的小女孩,自言自语的说道:“确实是还小啊。”
------------
尚书官署里忽然接到了很多奏折,基本都是对工部大为称赞,而且就连三公九卿也有不少奏章称工部所造之物为大汉之幸。各尚书赶忙把奏章转呈刘弗陵,刘弗陵挑了几本奏章看后,大笑着说:“陈侍郎不愧为孤的肱骨之臣,孤要好好赏他!”
这时旁边有个声音传来,“陛下,大司马以及左将军如何看待此事的。”
原来站在旁边的是光禄大夫丙吉,此时正被叫过来问来年农事的。
“大司马、左将军、御史大夫等都对此事褒赞有加,特别是御史大夫更是劝我立即开采乌金石,说此乃天赐神物,之前是明珠蒙尘,如今定要大放异彩。”
丙吉作揖说道:“臣以为开采之事还需跟几位大人商议,到时叫陈侍郎一起,再开采才妥当些。另外奖赏一事,微臣有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但说无妨。”随后刘弗陵屏退周围侍从。
“臣以为陈侍郎功高居伟,理应奖赏,但须知木秀于林风必吹之,陈侍郎从庶民到考工令左丞再到工部侍郎,仅仅用了不到几个月,微臣恐怕。”
“嗯,你的意识孤明白了,若是擢升太快,一来陈侍郎难免会心高气傲,而那些朝中元老自然又是眼红心热,万一产生龃龉,陈侍郎怕是要栽大跟头。”
“陛下看待事物真乃洞若观火,令老臣汗颜,想必陛下已经想到这些了。”
“嗯,有想到,但是没当回事,既然光禄大夫特意提起,自然有你的道理,那你说我该如何处之?”
丙吉想了想说:“臣闻陈侍郎在工部偶尔会利用工匠造马车贩卖,并且有人说他已经买下长安已经周边陵邑的繁华地段,准备开酒楼,陛下可以此为由,贬他为庶民。”
“什么,光禄大夫可是在跟孤开玩笑?”
“陛下听我一言,此举虽然貌似荒唐,但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朝中清流对商贾之事视一直为旁支末流,正好趁事情还在源头便处理掉,若等陈侍郎擢升高位,恐怕....”
“嗯,你容我想想,容我想想,那接下来开采煤之事该当如何。”
“陛下可照常宣他来朝议事,然后府邸也不用收回,以免陈侍郎不明所以,而一蹶不振。”
“嗯,就依你所言,那下次早朝,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