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杨敞在家修养不久就去世了,杨敞身居相位携领文官,同霍光一同废立昌邑王刘贺。不过废昌邑王以及立刘病已的奏疏都是由于杨敞主笔的,也就是名义上他是带头人。杨敞一向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却在胁迫下,同意做那废君逆乱之事。而之后帝位空悬,就担惊懊悔了多久,终于熬到刘病已即位,松了一口气,谁想严延年一个弹劾又把他吓出病来。
杨敞想着那严延年在朝堂上说的话,哪里是在弹劾霍光啊,分明是在弹劾自己啊,惊骇之余终于承受不住,去世了。
丞相死后,尸身运送回杨敞的私人府邸,因为丞相位高权重,又是明面上第一个拥立新帝的人,所以刘病已亲自前去吊丧,并赐下棺柩,赐葬地、冥器等。
霍光接着提议由蔡义接任丞相一职,蔡义虽然没有昏聩老迈到耳聋眼花的地步,但是丞相需要日理万机,用一个老迈的蔡义做丞相,严格来说是无法胜任的。但是这是霍光给的人事提议,刘病已不得不从。
大遥看着那个走路都摇摇晃晃的丞相,想着这又是个耄耋老人啊,可千万不要又薨于任上啊。
在处理立丞相的任命后,接下来一项大事逐渐被人提起,国不可一日无君,未央宫也不可一日无后,刘病已现在只有一个民间妻子,地位低微。
对于皇后位置,有人私下提议立霍家小女霍成君,可是霍光没有直接表明他的意思。但是众大臣知道霍光为人,曾经大将军霍光想将女儿嫁给隽不疑为妻,隽不疑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之后过了不久,霍光一派属官开始对他处理的案件多有诘难,最终隽不疑为自保只能称病辞官。
还有一件就是霍光欲将女儿嫁给年正值中年的刘德,刘德不敢娶,霍光依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之前受他提携的侍御史便弹劾刘德诽谤诏狱,后被免作庶人,后因刘德为人宽厚,乐善好施,才被重新启用,任宗正,负责皇亲事宜。
有这二人的前车之鉴,众人岂有不明白霍光的意思,不发声就是表示同意了,于是朝中上下都在议论立霍光女儿为后的事。
——————
朝会上,田广明上奏道:“陛下,如今天下安定,但未央宫不可一日无后,特奏请陛下早日确定皇后人选。”
刘病已一听,大喜过望,这段日子要么是祭拜昭帝,要么是处理丞相丧事,要么是前往宗庙,忙的是晕头转向的,虽然之前跟许平君说过她马上就要当皇后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正式册封她,心里多少有点着急。
刘病已说道:“准,各位爱卿,朕欲立...”刘病已刚准备说下去时,下面有一人站了出来说:“大司马大将军有一小女,已到及笄之年,温文尔雅,钟灵毓秀。且家风敦厚,可入主掖庭,母仪天下....”
刘病已刚刚期盼的心情突然绷紧,上身立马绷直,不可思议的看着殿下的人。
那人也没看到刘病已的神色,眼睛盯着手上玉笏的字,滔滔不绝。
就在这当口,霍光说道:“侍御史过谦了,小女天性顽劣,才疏学浅,老朽寄颜无所……”
“大将军不必如此,令爱绰约多姿,有倾国倾城之容...”
“所谓伊人,即为霍家小女,陛下一定会喜爱。”
“年纪与陛下相仿,自然天造地设。”
“大将军过谦了....”
一片片赞美声从四处响起,一下子把霍光的话淹没了,朝堂上哄闹的声音一波接着一波。霍光欲言又止,显得十分无可奈可,但是大遥注意到,刘病已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这时刘病已示意谒者,谒者立马喊到:“肃静。”
众大臣才坐直身子,双手执笏,直视前方,不少人看到刘病已经脸色不对,似乎对刚刚众人的表现不满。
刘病已看了一眼霍光,然后说道:“大司马大将军小女天资聪慧,而且大将军又为朝中枢臣,国之栋梁,虎父无犬女。”
大家一听,这事看来成了,一个个面露喜色,这下又可以得到大将军嘉奖了。
刘病已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然朕微弱之时,得以掖庭令张贺抚育,后不蒙许广汉嫌弃,嫁女许平君与我,乃朕明媒正娶之妻,所谓一夫不可有二妻,朕欲立妻许平君为后,不知可否。”
众官员不是不知道刘病已有妻儿了,只是朝中上下都有传言,霍光妻子霍显让众人推荐其女霍成君为后,如今刘病已在大将军面前是言听计从,恭敬有加,本以为此次奏议刘病已断然不会反对,谁知一向温顺的新帝竟然如此直接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霍光听后,面色不动,然后说道:“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大汉以孝治天下,陛下不忘微弱之妻,实属难得。”
刘病已面色缓和了点,然后说道:“谢大将军褒奖,不过大将军若有觅得佳婿,朕定亲为其自赐婚。”
霍光施了一礼,然后说道:“谢陛下,不过小女目前没有合适人选。”
——————
朝中上下掀起了一股议论热潮,除了一些人没有发表意见外,绝大部分大臣人都认为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病已坐在许平君旁边那闷闷不乐,许平君怀抱着幼儿观察着这位已经是天子的夫君。
许平君说道:“我是不在乎当不当皇后,当初多亏有了大将军,你才能一飞冲天,如今我家亲戚也都随着你水涨船高,我父亲也不用忙的一个月只能休沐两次......”
“平君!”虽然当年娶你,多亏张贺才能筹到娶你的聘礼,但是你记住,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
许平君听后,一动不动,眼角滑落出泪水。
刘病已看到后,心里一阵发慌,然后拿出手绢来,为其擦拭眼泪。
许平君哽咽道:“我知道你心意就行了,我不想让你为难,如今我已经很知足了。”
刘病已接过刘奭,然后说道:“父亲知道么?”
“知道了,父亲说你如今刚刚即位,朝中局势不稳,让我劝劝你,不要一意孤行。”
“父亲大人竟然也这么说,你可是他亲生女儿啊。”
许平君泪水不停,然后说道:“病已,你不要说父亲大人,他对你我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这是为了保全你才说这些的。”
刘病已紧握拳头,似乎在隐隐克制自己,然后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我认谁做祖母就认谁做祖母,让我赏赐谁就赏赐谁,让我任命谁就任命谁,为什么还要这么欺负我!我妻儿,许平君是我完六礼走正门娶回来的正妻,还为我生下子嗣,我的嫡长子是刘奭,奭,盛大的奭,盛大我刘病已的门楣。”
许平君呆呆的看着刘病已,然后堵住了他的嘴,说道:“上官太皇太后也是可怜人,我五日一次到上官太皇太后那那晨昏定省,见到我都很高兴,而且她对奭儿喜爱有加,你不要说她。”
刘病已点了点头,许平君松开手后说道:“你不要太过激动,大将军不是没逼你么。”
大将军,刘病已一想到他,心里一股浓浓的忌惮。
来人啊,宣工部侍郎进宫。
大遥正忙着跟人商量怎么使用水风车做动力碾碎煤石,突然内侍传唤,大遥只得起身前往。
——————
“陛下可是问我意见?”大遥紧蹙额头,思索着说道。
“正是,你可有良策?”
“陛下,若我说建议立大将军为小女儿为后,你会不会生气?”大遥谨慎的说道。
“为何连你也这么说,朕与许平君的情谊深厚,朕微弱之时承蒙不嫌弃,如今朕为一国天子,怎能让她受委屈。”
大遥想着,若赵友文那篇短短五百字的史料文章没写错的话,后面几句话是:许平君被毒死后,立霍家女儿为皇后,之后权势通天,愈加放纵,最后霍氏一族尽诛。
但是这些话可不能说出来,现在自己跟赵有文对这个时代的影响越来越大,说不定以后许平君不会有事呢。若是现在把猜测说出来,定会引起刘病已怀疑,说自己妖言惑众。
大遥垂手说道:“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不敢妄议,只是陛下想好,若立许平君为皇后之后,陛下可能会遭受诘难。”
“诘难?朕现在乃天子,纵使一些非难,又有何惧。”刘病已看到大遥有点支持自己,有点欣喜。
大遥不好点破,然后说道:“陛下我有一提议,既然陛下执意立许平君为后,可另设昭仪位号,位仅次于皇后,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取“昭其仪”之意,以安大将军。”
“昭仪,昭其仪,此举甚好。”刘病已欣喜的说道,然后看着大遥说:“之前朕还是庶民的时候曾对你说,万一朕成为皇帝,要嘉奖于你,你想要什么,尽管说来,只是你尚没有战功,不好封你为关内侯,只能升官。”
大遥摇了摇头说道:“不瞒陛下,臣不喜朝中事务,工部侍郎已经很好了,只是如今巫医、百工地位低下,我希望能从事巫医乐工以及百工之人能脱离贱籍,得以入良籍。”
刘病已为难的说道:“你可难为朕了,此事非朕一个诏令,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不过朕答应你,待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与百官商议,你看可好?”
“谢陛下。”大遥也没期望一下子就能搞定,虽然没有收获,但是至少在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若时机得当,总有发芽成长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