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邓广汉的弹劾奏折送到尚书台,霍光领尚书事,可先行奏阅,当他看到自己女婿的奏章时,便拿起来认真看了看。

看完后,霍光面无表情,跟不上表的奏章放到一起,然后继续阅览其他的奏章,看样子是准备把这件事压下来。

大遥等了一两天,风平浪静,也就没当回事,继续跟赵有文研究水泥的事情。期间,吴持杜有向大遥推荐一个人,一位能工巧匠,名叫丁缓,据吴持杜介绍,他能做一种卧褥香炉,无论怎么转动,炉身总是平直不倒,里面放上燃料,香料,可以放在被褥中不会倾倒。还会做过一种七轮扇,有七个轮子相连,轮子大得直径都超过一丈,相互之间通过机环衔接,一个人转动把柄,七轮扇扇出来的风可以使满屋子的人都冷得打抖。

大遥一听,是个人才啊,卧褥香炉的原理可能是陀螺仪,陀螺仪器最早是用于航海导航,无论多大风浪都能稳稳的指示方向;而七轮扇的原理则是运用扭矩的原理,增速减扭,所以扇叶才会呼呼的转。虽然原理都很简单,但是在这个年代能想出这些的,肯定是个人才。

大遥赶忙拜托吴持杜将他请到工部。

大遥审视着丁缓,是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手掌粗糙,面容黝黑,平平无奇。大遥问道:“你可是丁缓?”

丁缓第一次跟身配银印青绶的大官打交道,不免有些拘谨,赶忙说道:“回大人,小人正是木工丁缓。”

大遥把玩着带来的卧褥香炉,然后透过缝洞看里面的结构,果然是通过“支点悬挂”实现的,类似陀螺仪结构。卧褥香炉为圆球形,球形外壳和位于两个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的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的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如此这般,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垂直的水平状态。因此之故,这种香炉便可以放在被褥当中而不会火烧灰散。

大遥看好后,便把卧褥香炉随手一放,然后说道:“这是你发明的?”

“回大人,此物原本出房风,后来制作方法失传,小人偶然得之,钻摩得其法,于是便造了出来。”

大遥点了点头说:“你也是个人才,本官问你,可否愿意为本官做事?”

丁缓面露为难,然后说道:“小人感谢大人好意,只是小人已有营生,恐怕...”

大遥笑了一笑,想着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估计条件还没开,想端一回架子。

吴持杜听后说道:“大胆贱民,大人抬举你,竟不知好歹,若能为大人做事,是你家里祖坟冒青烟,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大遥冲吴持杜摆了摆手,然后对丁缓说道:“丁工手巧且有新意,是个人才,不可轻侮,本官问你,你家中营生,一月可获几石粮米?”

丁缓听到吴持杜的话,又听大遥对自己如此客气,连忙跪伏在地说道:“是小人粗鄙,不敢冲撞大人,小人现在家中老小都指望小人,若是那时运好,一月所得钱财可换两百石左右粮米,若是时运不好,一月所得钱财可换七八十石粮米。”

大遥想了想说:“本官知道了,请起来说话,你又不是获罪之人,不必如此。”然后走过去扶起丁缓,接着说道:“本官若每月给你三百石,外加额外奖赏,你可愿意为我做事?”

吴持杜听后说道:“大人,不可啊,如今工部左右侍郎俸禄每月才比四百石,而今一工匠就要给这么多。”

大遥听后说道:“自古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而且丁工乃能工巧匠,我愿意出这些,而且俸禄不需要朝廷出,我个人来出。”

丁缓听到后连忙问道:“大人所言当真?”

吴持杜听后看着丁缓说道:“大人乃朝廷高官,岂会诓骗你个贱民。”

丁缓听后,心里一盘算,连忙说道:“小人愿意。”

大遥笑道:“好,你先回去,把东西收拾一下,我等会叫人带你去一个地方,就在城外齐心工厂那里。”

丁缓回道:“诺,原来那大名鼎鼎的齐心场地就是大人的,我还想着哪个工匠有如此气魄,能买了那么大一块地。”

“你若有家室也可以搬过去。”

“那太好了,小人这就回去收拾,对了大人,小人还有徒工三人,能否一并前往。”

“可。”

吴持杜看人走后,说道:“大人,为一个工匠如此破费,会不会得不偿失。”

大遥看了一眼吴持杜,然后说道:“你自己之前就是考工室长官,为何也如此轻视工匠,难道只有那些会做赋善经术的人才是人才么?医乐工都有其可取之处,有时候他们的作用比只会做文章的人更大。”

吴持杜想起眼前的人发明了元凤犁跟马镫还有煤石用法的人,他说道工匠大有用处乃活生生的道理,可是现在社会风气是重仕重农轻百业,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然后拱手施礼说道:“大人教训的是。”

正当大遥准备再说下去时,有人传话:“陈侍郎,大将军有请。”

大遥心里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归要来。

大遥让人载自己回到府邸,拿出月份最久的玉冰烧,过滤一些。装满两坛。经过大缸陈藏,精心勾兑,酒体玉洁冰清,滋味醇和,醇香甘冽。大遥尝一下,虽然还欠缺点月份,但是味道已经比刚蒸馏出来的好太多了。

大遥每月都会封两大瓮美酒,如今已经攒下半个地窖了,再过几个月,最早一批的就可以拿出来出售了。

随后大遥带着两坛酒,册盾跟随,坐车前往大将军府。

————

霍光坐在主位一言不发,然后喝着茶水,泡茶之法用的是之前大遥说的方法,品味甘甜苦涩。

册盾跪坐在旁边,手捧两坛酒,纹丝不动。

大遥看到摆在霍光前面有一份奏折,封面写着:臣长乐卫尉邓广汉奏。

过了许久,霍光吐掉不小心吃进嘴里的茶叶,然后说道:“陈侍郎,你所传这泡茶之法果然玄妙,之前不以为意,如今才喜这茶中滋味,苦尽甘来,好,很好。”

大遥听后,不知道霍光什么意思,只是说道:“下官正准备制作茶具,大人若喜好喝茶,待下官做好后送一套与大人。”

霍光一听,笑道说:“也好,陈侍郎不愧为携领工部之人,心思巧妙,来人啊,给陈侍郎奉茶。”

大遥赶忙施礼感谢。

待下人走后,霍光说道:“我父亲本为平阳县一小县吏,领着微薄俸禄,除去人情往来,婚丧、疾病只剩下一点点以供老小,所以一年难得吃到一回肉,那时候若父亲提了一挂肉回来,必定是欢天喜地。”

大遥认真的听着,不敢说任何话。

霍光接着说:“然后我那天神一般的哥哥出现了,给我父亲买田买奴,家里一下子富裕了起来,我也跟随他来到了长安,如今家中黄金步摇、龟文枕、珊瑚玦、云母扇、云母屏风、琉璃屏风、五层金博山香炉、象牙席应有尽有,你说是不是跟这茶一样,苦尽甘来啊?”

大遥听后,心里默念:乖乖,象牙席,黄金步摇、珊瑚玦这么奢侈啊。接着说道:“大人劳苦功高,能有这些,是应该的。”

霍光听后,说了句:“嗯,苦尽甘来,自然是人生一大畅事,但是你说,若是甘尽苦来,又是什么场景?”说完便摸着他长美的胡须看着大遥。

大遥心里一震,果然说了这么久,还是绕不开啊,这可让自己如何回答。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