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桀谋反之事,随着宗族党羽被诛,长公主自杀,燕王刘旦自杀而结束,桑弘羊定义谋反后,之前他所提拔的盐铁官、煤官全部被贬,水风车督造一事也都暂停了下来。
刘病已用过大遥送的柔纸后,下诏掌管未央宫少府以及掌管长乐宫少府采购柔纸,纳为宫廷之物。
大遥在工部见到两位少府时,长信少府韦贤与少府后仓。
后仓,他也是一名经学家家,只是没桑弘羊出名,同时也精通《诗》和《礼》并且还是研究《孝经》的专家。
韦贤也很了不起,是鲁国邹人。生性淳朴,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一心一意专注于读书,因此学识非常渊博,兼通《礼》、《尚书》等经,并以教授《诗经》著名。别人都称他为邹鲁大儒。
大遥心里想着,随便来两个九卿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宫廷内管钱的都是大儒学者,相比而言,自己这个九卿有点相形见绌。
大遥摆出对知识分子该有的尊重,虽然在工部自己的主场,依然谦恭有礼,招待周全。
后仓跟韦贤也对眼前的人十分好奇,大遥自己不知道,他的名声也是传遍朝中内外,一个毫无跟脚的人竟然从一介庶民到如今身戴两条印绶,工部尚书的九卿印绶,关内侯兴邦侯的侯爵印绶,颇有一副传奇色彩。
大遥祭出屡试不爽的茶道出来,一套行云流水的洗杯、温杯、洗茶、泡茶、倒茶、解茶,瞬间征服了两位儒者,后仓细细品味着透亮甘苦的茶,说道:“听陈尚书一番讲解下来,方才领悟品茶的真谛,之前油盐酱醋真是泥沙俱下,大煞风雅。”
韦贤也笑着说:“是啊,这品茶苦尽甘来颇像人生,你看那人幼小时手无缚鸡之力,多灾多难,又有求学之苦,可到了成人之后,诗书通达,便守的云开,妙哉妙哉。”
大遥连忙拱手说道:“我久仰两位大人已久,听闻两位《诗》、《尚书》、《礼》,只因公务繁忙,未曾上门求教,实乃憾事。”
“哪里哪里,陈工部尚书年轻有为,善做有用之器具,虽不读斤数,却有好学之心,难得可贵,难得可贵啊。”
吹嘘夸捧怎么样才能打动人家,同一级别的人互相吹捧是最舒服的,下级的吹捧可能有恭维以及惧怕的成分,上级的夸赞又不太踏实,只有同级之间的互吹才其乐融融。
在商业互吹之后,宾主两欢,最后两位少府说出过来的目的:宫中要进柔纸,先买两千卷,后续根据用量情况,再另行购买。
大遥赶忙应承下来,不过两位少府有提要求,必须品质最好,而且优先供应朝廷,不得断货。大遥也都一一答应。最后与两位少府签了契券。
大遥送两人到门口时,大遥说要送些柔纸给两人试下,然后记下了两人的住址。两人也很开心,对大遥印象很好,纷纷要求用空过去坐坐。
大遥拿着签订好的契券,自言自语道:“虽然量不大,但是有了这个名声算是打出去了,御用之物,肯定抢着买,等会回去跟工匠商量下,这送到宫内的东西,品质可一定要最好。”
几天后,不出大遥所料,已经陆陆续续有官员派人前往采买柔纸,定价每卷十五钱,虽然说价格贵了些,不过比用布匹来说还是便宜,而且也舒适很多。
这柔纸的销路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后面的事交给其他做就行,大遥没隔一段时间就去看赵友文小洋楼建造的情况,后面陆陆续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没有塑料排水管道,开始商量用铁管,后面决定用竹子打通,套接起来;如做旋转楼梯时,因工艺不熟,拆掉重做;如没有玻璃,一些地方采光不足,便用白纸糊在木头上,做成纸窗…
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用水问题,没有橡胶无法做水泵,只能在把厨房放在一楼,厕所放在外面,没办法做成室内卫生间。
大遥这官当的也很轻松,也没什么大事了,基本就是东看看,西瞧瞧,然后有天大遥收到诏令,三公九卿在丞相府开商议会。
会议商讨的事水风车以及元凤犁事宜,豫章郡(江西)地处江南,水陆交通发达,领南昌县、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历陵县、余干县、柴桑县、艾县、赣县、新淦县、南城县、建成县、宜春县、海昏、雩都县、鄡阳县、南野县、安平,多种水稻。
黍、粟产量低下,豫章郡水源充足,多为水田,如今牛耕元凤犁的普及,水稻产量是黍、粟的五倍,种植粟米亩产约两石五斗左右,而稻谷的产量可以达到五石左右,有些肥沃的水田甚至可以达到亩产八石。于是豫章郡元凤犁以及水风车推广的事势不可缓,若能将豫章郡治理好,以后也可以同样治理会稽郡(苏州、湖州),则天下粮草不愁,人民尽可饱食。
本来这件事归桑弘羊处理,但是现在因上官桀的事被牵连诛杀,朝中无人可用,九卿之中大司农魏相又不同器械,不熟五谷,一干人等商议到最后,都默默不语,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在大遥身上。
大遥在之前养成了开会免疫机制,冗长的会议让大遥虽然是正坐倾听,实际上已经神游千里。刘病已看大遥没反应,便说道:“陈爱卿,众人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出任豫章郡太守,治理豫章郡,将元凤犁已经水风车推广到全郡,另外还要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自行任免所属掾史,不知你可愿意。”
大遥还是呆若木鸡,刘病已有点尴尬,他看大遥的样子是不太愿意了,这也不怪他,豫章郡与中原相比属尚未开化之地、瘴气深重、经济落后、民不开化,又卑湿潮热,不是长寿之地。
刘病已接着说道:“既然你不愿意,那朕就再看看有谁合适。”说完目光扫了一眼其他人,其他人都纷纷躲避刘病已的目光。
开玩笑,长沙都比豫章郡好,当年贾谊被贬去长沙,都郁郁而终,三十岁出头就客死异乡,出发前还作发了一大篇牢骚:“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谁会去豫章郡啊!
这时霍光咳嗽了一声,说道:“工部尚书?”
旁边的丙吉用手臂碰了碰大遥,大遥看众人都在看着自己,立马说道:“在,大人有何吩咐。”
“你可愿意为陛下前往豫章郡?”
大遥狐疑道:“豫章郡?豫章郡在哪,治所在哪?”
丙吉替霍光回道:“豫章郡地处南部,治所南昌。”
“南昌?!”大遥听到后眼神一亮,来到这里后很多地名听都没听过,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不免有点亲切,不过南昌好像不太好玩,某位著名作家曾说过南昌是他去过的最没意思的省会。
众人看大遥一惊一乍的有点奇怪,刘病已接着说道:“朕派你前往豫章郡,可否愿意?”
大遥一惊,什么,区豫章郡,那这里咋办,自己生意刚刚起来,水泥厂也才刚建好,生意都没做起来,而且自己家室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一众产业咋办。
刘病已看到大遥面露难色,心知他不愿意,便说道:“此事容后再议。”
霍光看了眼大遥,说道:“陈佳遥本为工部尚书,如今从长安被降到地方,难免有不满,若调到地方不仅可以考察治理地方的能力,也能为陛下解忧。”
刘病已有些为难,便看了看大遥。
大遥一听霍光的话,然后想起桑弘羊的事,便说道:“谢大将军点拨,臣愿意前往豫章郡,不过贱内临产在即,希望能等诞下子嗣后再前往。”
刘病已笑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