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行星带,一个小小的星城在不断的增长,在姬辛的计划中,星城是一个个旋转的圆环,并且在星城周边有着大量的生产平台。圆环外面叠着一层又一层,每层高的时候数十米,矮的数米,依靠离心率来获取最优的能量损耗度。
否则依靠何煜的重力系统,那消耗的能量真的是海了去了。所以离心率产生重力是杨柯这边的首选。
于此同时,一个麻烦事也开始出现在杨柯的面前,这个位置距离太阳实在是有点远,太阳光到这个位置已经相对稀少了,如果依靠太阳热能来获得能源,那基本是不现实的。
所以小行星带全部都是依靠着核能在支持,可控核聚变是唯一的能源获得途径,好在整个区域核燃料非常的多,还有大量奇奇怪怪的东西在里面,有的居然还能燃烧,水晶什么的到处都是。
很多都是属于在新太阳系初期的时候,大量剩余制造恒星的残渣在这个位置,其他看不到的,要么就是被星球吃掉了,要么就是被恒星给吞没了。
这个位置刚好是小行星的存活地带,也让何煜这边能拥有大量的物资可以使用。
天然的采矿发展地区,这里或许才是何煜最适合的地方,大量的矿物和资源,还有能源,至于太阳什么的,这里也看得到,只是相对的能量少了很多。
杨柯同时也向何煜这边申请更多的人才,一个片区的小行星就非常够一座星城的开发了,未来可能还需要大量的星城,星城还能作为一个个要塞,直接去更远的地方。
在杨柯的计划中,星城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于此同时何煜这边还有着戴森云计划,原本的泰伦帝国就拥有着反物质技术,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也会越发庞大,等星城都建造成功了,那么就会环绕整个太阳建造一个宜居带。
直接依靠太阳能板和强大的能量储存技术来直接获取产能,把科研站也建在太阳周边,这样未来就不用为能源发愁了。更何况何煜还准备做一个巨大的戴森球,而戴森云只是第一步罢了。
到时候拥有用不完的能源后,整个文明都会往前一步跨越,而不是现在这样,需要消耗大量的核燃料来获取更多的产能和能量,这对于何煜来说是非常难受的。
于此同时也开始加强自己的重核聚变研究,文明的发展就是能源和资源,只有依靠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进行科学研究,那么下一步才能发展壮大,而不是现在这样能源资源都是出于紧缺状态,哪怕何煜现在也是非常麻烦的,所有的电网都在超负荷运作,生产也是超负荷模式。
这还是沾了自己本身就是电子生命体的光,如果是常规文明的话,光是电子生命体的反叛都是巨大的麻烦了。所以小行星带的未来也非常的清晰,就是一个星城的生产车间,也是戴森云的生产车间,未来的战舰或者是人口,都会在星城上发展起来,等星城到达一定量的时候,就是一个巨大的太阳环了。
于此同时,新地球的星环建造速度相对慢了很多,但是耐不住新地球的发展是目前发展的最好的,其他的地方,小行星带才刚开始,火星连植树造林计划都是刚起步,自然而然的地球也担任着兵工厂的身份。
杨柯这边在制作着星城的设置,同时一边的姬辛正在努力的带着自己的手下控制SCV们的行动,SCV配合着大力神运输机,把大量的推进器安装在各个矿石陨石的身上,准备把陨石直接运送到星城周边。
在星城周边有着大量的核能发电站和冶炼装置,在星城的位置进行组装,同时周边也在建造全新的星港,一个个陨石从陨石带中缓缓的飞了出来,进入到星城周边后,被控制着进入冶炼中心。
随着冶炼的进行,整个陨石被分解掉,有的变成了太阳能板的原材料,有的变成了金属,有的是水和二氧化碳,虫群也在其中收益,并且也在尝试着建造自己的生产和开采区域。
小行星带有着大量的物资,比曾经的太阳系来说,多太多了,这个星系又刚好是属于一个年强的星系,加上这个位置相对比较靠近河系周边,对等的,星系的位置也相对比较密集,最近的距离新太阳系只有3光年的距离,而5光年外的佐拉康人所在的星系仅有5光年,佐拉康所在的星系位置,星系相对偏少,5光年的位置反而是比较近的了。
运输机除了满足常规的开采任务外,还需要去寻找大量的碳物质和拥有水的物质,同时以陨石的方式直接往火星投送,只要注意尺寸,未来的火星会变成一个拥有大量水资源的星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荒芜一片。
运输机不断的在各个位置进行布局,一个个推进器被安装在小行星上,并且给小行星大量的力作为推进,直接把小行星送上指定轨道。陨石在经过漫长时间的飞行后,抵达到火星的地表,变成一个流行,划破了火星的黑夜。
随着建设的推进,小行星的周边开始出现一座星城,星城周边有着大量的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不断借助热能转化着矿藏,同时把附属产品变成物资远远不断的分类储存起来,其中最多的就是硅类物质,至于铁什么的,都拿去做合金了。
在杨柯的努力下,一座星城在不断的成型,以一个圆环配搭这一个圆环开始建造,最中心是居住区,里面有电子生命体和人族在发展,外围则是大量的工业区,工业区分成同的阶段。工业区还在不断的扩大并且准备向外面新建第三工业环。
陨石矿藏通过运输到达处理地带,不断的为星城添砖加瓦。星城的产业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还在有移民从地球不断过来,这边也开始建造一个全新的电子运算中心。
依靠何煜那边的电子运算中心已经不太够用了,何况能源这块何煜那边也开始宣告不足了,一边要满足新地球的修复,而全球和火星以及小行星带的发展都吃着这边的算力,就靠着何煜这边的运算中心扛得住才见鬼。
现在的南极也基本是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电能不断的对着何煜所在的位置传输,然后又飞快的变成热量散开,运算中心周边的冰也看不着了,露出了黄色的大地。
何煜的计算机环已经建到第3环了,原先的两环已经完全不够用了,现在第三环已经有部分在使用的情况下,算力还是不够。这时候不要求小行星带那边发展一下算力,那何煜这边就得炸了。
整个星系都开始运转起来了,小行星带的发展是重中之重,于此同时一个战列巡航舰也带着大量的物资准备出发,这次航行的目标是7光年以外的恒星系,也是距离比较远的,如果距离太近,未来可能还会遇到比邻星的舰队。
远的话未来也可以作为一个避难所,这边战败的时候,可以依靠那边的力量进行发展,时间可能还是以百年为单位计算的。百年对于何煜目前的科技体系来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智能说是刚刚好。
现在还是以目前的新太阳系为发展点,然后对外辐射,同时星港这边的资源发展也不能停,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也不知道比邻星的敌人什么时候会再度袭来,不过依照现在的发展来说,再度来袭也不怕了。
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促进了军事科技的增长,特别是即将面临佐拉康人的进攻,让所有人都是处于半松懈状态,如果那边查询到舰队出发了,那么在未来100年后会是一场极大的恶战。
拥有一个星系的全部资源,所打造出来的舰队会是什么等级,所有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何煜这边也对这一块做了评估,借助佐拉康人的战俘对佐拉康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具体在未来百年内会不会科技大爆发,何煜这边也表示心理没底。
因为在左拉康人的描述中,已经有数十年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了,民众相对都非常的稳定,特别是在阶级这块是最为稳定的。
想到这里,何煜开始努力的叠加自己的资源,科研还是照常发展,人类在科研这块的帮助真的非常给力,于此同时,在实验室中国,量子纠缠计算机也开始靠近现在的光脑计算机了。
如果量子计算机成型的时候,以后就不用担心算力的问题了,光子计算机虽然还是能发展,可是能量对比损失太高了,如果一路走下去,能量的消耗速度也会向上再提升一个层次。
何煜这边不缺能量可能还好,可是现在到处都需要消耗能量,自然会选择更加低成本的量子计算机来作为算力。
时间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整个星系都发展的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