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克斯所对这个文明的不断了解,特别是看到这个文明的最开始的主要动力居然是何煜的时候,整个人都斯巴达了,在它的观点里面,文明的主要组成应该是以基碳生物为主,并且电子生命体天生都是和基碳生命体是对立的。
可是这个文明一反常态,采用的是电子生命体为核心,基碳生命体为组成人员,经济模式也不是他们的资本经济模式,而是采用的共和生产模式,在共同生产的同时又采用对应的积分制,让文明跟着科技走,而不是短视的资本走。
这个文明的发展时间也不是特别的长,只用了短短5000年不到就离开了自己所在的星系,并且在整个星空遍布殖民地,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在折越空间中遇到奇特引力而漂流至此。
群星文明的背后可是一个占据整个星区存在的庞大文明,最为可怕的是,那个庞大文明的后面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文明,谁也不知道这个文明的主文明会不会找到这个地方,如果找过来了,那么面对发展如此变态的科技文明,怎么折腾都是白搭吧。
当然这也是克斯所的个人见解,何煜这边可不会说自己的文明已经和之前的文明没有任何联系了,在量子纠缠通讯面前,多远的距离都是瞬间抵达的,这样传递信息什么的,对于拥有量子纠缠通讯器的文明来说是非常简单的。
何煜这边在克斯所签订完后,直播也没有关闭,只是让魏千亦负责这件事,他就不在出面了。地盘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星系之前被战列巡航舰送了大量人口过去,现在也开始发展起来了,在加上何煜这边已有的发展和开采经验,其他人只要照搬就好了。
也正因为如此,各个殖民地发展的非常好,虽然人口少了点,在二十年后,就会有大量的人才被孕育出来,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开疆拓土。这些事也不断的堆积在何煜的面前,何煜现在大量的精力都用在这块,毕竟星球内部的发展和星系内的周边扩张已经被交付给各个管理层了。
何煜这边本身又是一个研究人员,科研也是要消耗大量得精力的,不过也正因为科研让何煜有了动力,失去了人所拥有的大量感觉和情绪后,何煜感觉自己生活的越来越不像个人,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可能真的会疯掉的。
科研就是何煜的精力发泄点,如果长期的霸占政治地位,对文明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特别是文明的盘子越来越大,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分工才是最好的。
目前何煜在这数十年中,已经殖民了十余个星系,这十余个星系都是距离佐拉康星系相对比较远的地区,除了两个特殊的星系,其他的星系是非常荒芜的,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只有陨石和近乎永恒不变的恒星。
这些星系本来是何煜用来作为种子的,如果这边战败,那么依靠这些种子,也有机会快速发展起来,并和对面占据这个区域后也能分庭抗恒。这也是何煜准备的后路,如果这边战胜了,那么未来这些地区就是最佳的出兵地点,直接对对面进行数量级碾压战争。
现在看来都不需要了,因为对面已经变成附属了,下面就是让整个文明发展起来就好了,等戴森云计划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就能依靠巨大的能量开始建造自己想要的巨构造物了,加上文明内部的物质在不断的变多。
大量的星城随着文明的不断的进步,物资也越来越丰富,常规的生产发展光是内部的物质循环已经完全足够了,特别是科研的发展,细分项目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发展。
何煜这边面对的问题也非常的清晰,就是理论方面的数据不太够用了,需要大量的人才去专研理论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大量的重复验证和发展,也因此占据了大量的人口。
实践什么的反而是何煜面对最简单的问题,比如说依靠超大型量子对撞直接发现新的粒子什么的,可是在理论的阶段,出现了科技荒漠,因为理论上摆明了,无论粒子加速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出现已有的基本粒子,而更为深度的粒子依靠量子对撞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目前的科技主要是依靠吸收曾经的记忆,就是战略中那些星灵的数据和资料,那些才是何煜现在想要发展的科技,而星灵的科技主要是集中在折越科技,护盾科技,以及灵能科技上面。还有大量的能量对应的科技体系,这些都是何煜的研究防线。
现在亚原子理论的出现,让一个特殊的科技点被点了出来,那就是相位碎裂炮,这是粒子物理专精才会出现的产物,依靠极端高能化的破碎炮发射出的量子能量轰击会对不幸处在沿途的目标产生毁灭性的伤害,在何煜这边研究的理论中,与星灵单位的攻击数据完全吻合。
这也是目前何煜不断的向着亚原子科技方向发展的原因,专精物理中,亚原子系列的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何煜目前唯一看到自己能接近星灵的科技之一,当然这个星灵科技不是说的十万年以前的心灵科技,而是十万年后被虫子揍的老家都没有的星灵科技。
星灵科技里面还有一大堆BUG,当然这些BUG是对应何煜来说的,对于更高级的文明而言,这些可能都是常规的操作,是何煜这边的科技不达标才会造成这样的效果罢了。
理论这块的需求让科学家的需求量开始倍增,这些理论科学家消耗的可不是物质,消耗的是能量,特别是吃计算力,每一次理论的验证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力去佐证,在佐证后就是让更多的科学家参与评论和研究以及重复试验。
计算中理论的可行性抵达到90%以上就会被批准建立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又需要大量的人员去参与,物质和能量用的不多,但是人员的要求却一点都不能少,少了就很多事会因为各种麻烦被耽误掉。
也正是如此,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理论在各个星城被整出来,这些星城计算力不够的时候就依靠云计算从何煜这边调集,然后在理论完成后,就会有专门的建设团队从星城或者其他地方提取物资,在更远的位置实验理论的正确性。
而且这不是一个地方实验,是更多的地方实验,需要的就是重复,这就又用到大量的计算力和物资,在完成试验后,得到数据,这个建造的实验室就会被纳米机器人拆解,拆解后再度回到星城,这样操作物质虽然一点都没有被浪费,可是能量的需求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更何况星城还承担着戴森云的建造,这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去做,现在的星城也不像之前的时候,需要从新地球移民,现在依靠星城本身拥有的资源,直接开始人口发展。这些出生在星城上的人类对于星城自然有天然的亲和力,在星城上定居什么的也是板凳钉钉的事。
虽然现在人口在不断的增长,何煜这边的政策还是没有丝毫的改变,任然按照当初的每十年500%进行递增,人类这些群体面对这个星系来说,现在还完全不够用,更何况,在更遥远的星系,那些地方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发展。
现在工业文明的生产力是远远超越曾经的农民生产力的,在物质足够的时候,发展农业什么的太简单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星城这边出现食物供给不足,那么就会立刻建造大量的星空种植区,只要依靠能量和物质,加上现有的基因优化工程,就能直接的制造出大量的食物。
就算这边科技供给能力还不行,那么直接把凯瑞甘拉出来,借助凯瑞甘的生物科技,直接整出一大堆有机物什么的给人类,简直不要太简单。
凯瑞甘现在的生物科技已经做到了直接吸收地热能发展自身的存在,生产点有机物什么的,对于凯瑞甘来说只是毛毛雨罢了,哪怕是供应整个文明的人类成员都没有任何问题。
何况人类本身你的科技能力就能满足这一点,过去还需要土地什么的,现在在太空之中,只要环境相对稳定就能建造出大量的农田,这些农田还能快速出产农作物什么的,以前的美国是1个农民养70个人,现在直接不要农民,光是人工智能的操作,就能养无数的人类了,何况人工智能后面还蹲着电子生命体。
正是如此,能量和物质输入就成了星城的主要目标,星城内部的人口除了发展类人口外,基本都开始向着科研类过度了。
星城现在的作用就是不断的自我复制,同时生产更多的戴森云,以及发展优质人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余的人口会直接转移到更远的位置,在那里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