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朱祁钰能够听懂朱钲的话,但他有些不理解朱钲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理解不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他根本无法拒绝。

朱祁钰沉默,朱钲便明白他八成不会拒绝,道:“这件事不急,这件事回头我让人弄个章程给你送过去,你好好的瞧一瞧,接下来……还请皇叔委屈一下,在京城找出宅子住下吧!”

说到这,朱钲又补充了一句:“宫中皇叔的一些老人都可以带走,包括任何想要带走的东西,而且出宫之后,皇叔也可随意外出,不过出门还是多带些人比较好,我担心接下来有人会狗急跳墙。”

同于谦一样,朱祁钰也误会了朱钲的意思,多带些人带什么人?还不是监视自己的人?狗急跳墙?这是威胁自己不要瞎跑?

意思肯定是理解的这个意思,不过朱祁钰并不在意,死了儿子、丢了皇位,再加上朱钲突然丢给他的宗人府宗人令可将来要做的事情,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让朱祁钰的脑子乱成一团。

这里是乾清宫的小殿,在朱钲即将离开的时候,朱祁钰突然问道:“外面那些人你准备怎么处置?”

对于于谦的选择,在朱祁钰的预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不过外面这些人……是他绝对的嫡系。

朱祁钰并不是一个冷漠的皇帝,否则朱见深早猝死在冷宫当中。

一个还有些良心的皇帝,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忘记跟着自己的大臣们,所以便有了这一问。

“他们?有能力的留下,没能力回家!不过锦衣卫接下来会对他们进行调查,贪污的事情可以忽视,但如果有其他的恶劣行为,依大明律惩处!”

朱钲的答案有些出乎朱祁钰的预料,但这是好事,之前他就没想过朱钲还能放这些人一马。

“宗室的改革只是其中之一吧!如此,陈循可一用,不过希望你能够善待他。”

陈循,景泰一朝的大明首辅,朱钲对他有些印象,永乐十三年进士,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为人圆滑、擅长“溜须拍马”,强迫改换太子就是他的提议。

当然,这自然是景泰皇帝暗中授意的,擅长“溜须拍马”也是由此而来,要知道当时景泰皇帝可是暗示了不少人,但真正站出来的只有陈循和王文二人。

朱钲看一眼景泰皇帝,想了想对他点点头,然后走出了小殿。

乾清宫的大殿里,此时景泰一朝的重臣都聚集在这里极度的不安,他们清楚,朱钲走出来的那一刻,就是决定他们未来的时候。

见到那个矮小的身影,景泰一朝的重臣们心脏甚至都停止了一瞬。

看着这些外表冷静实际上已经紧张不安的景泰众臣们,朱钲突然笑出声,这一笑,殿内的众臣终于脸面上再无法保持冷静,不过这里面有人恼怒、有人则是谄媚,神色不一。

朱钲懒得琢磨这些人的品性,直接说道:“皇叔三个月之后会接替宗人令,对于你们……不用太担心,只要没有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顶多就是回家当一个老百姓,不过这些年贪污的那些钱财肯定要交回来。”

只是“天怒人怨”和“贪污”?

就在大臣们愣神的时候,朱钲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有能力,你们身上这官袍还是你们的,就如同于谦和……陈首辅!”

听着朱钲的话,顺着朱钲的目光,大臣们看向陈循的眼中尽是不可思议,别说他们,就是陈循也是一脸懵。

这,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自己也算是几朝元老了、虽然自己的能力也还可以,但绝对到不了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被重用的程度。

还有……要知道当初更换太子就是自己提出来的,这样的“大错”也能饶恕?蓦然的,陈循更紧张起来,他已经这个年纪了,这时候他甚至也想自己是能够归为老百姓的那一类官员。

这里面不会有什么陷阱吧!

陈循脸上的茫然、紧张和不安都被朱钲看在眼里,朱钲笑笑没有解释什么,转身出了乾清宫。

朱钲走了,正当其他官员准备询问一下陈循怎么回事的时候,一个跟在朱钲身边的老太监来到他的身边。

“陈首辅,殿下召您过去。”

听到这话,周围的官员齐齐的看向陈循,陈循苦笑一声,点点头,来不及和其他的官员沟通一句,便跟着太监宫殿。

其他人?一个年轻的太监站在乾清宫的门口,对着这些官员说道:“诸位大人,你们可以回家了。”

回家?这就没事了?

这些官员带着茫然的走出了紫禁城、走出了皇城,直到站在承天门的门口,他们才互视一眼,很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同一时间的沂王宫,太监带着紧张的陈循来到一处偏殿,正殿内郭登和方瑛正在那里把整理出来的武勋奏折递交给朱钲。

武官武勋的问题上,方瑛觉得摸到了朱钲的一些思路,所以在士兵的武勋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武官武勋。

当然,在这个程度上,朱钲又进行了更改。

士兵的武勋仿照的是先秦军爵制度。

新募士兵没有武勋,需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三月毕可经过简单的考核(体能为主)晋升为正卒。

正卒期两年,一年满可申请考核公士(体能为主、列阵为辅),考核成绩为甲等可越级提升为二等公士、乙为一等公士、丙不得晋升、丁退役。

正卒期两年,代表着可连续申请两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为乙等以下,退役。

公士同样为一年一考核(武艺为主),如一等公士,成绩甲等可直接晋升公乘、乙等晋升二等公士、丙等不得晋升、丁退役。

士兵武勋分为正卒、公士、公乘、庶长、大庶长六级,其中公士、公乘、庶长又细分为一二三等。

考核每年都会进行,成绩甲等可晋升一级,乙等晋升一等,同时、公士、公乘、庶长均可连续考核三年(也就是每次都至少要乙等以上,否则等待你的就是期满退役的结局)。

当老兵有什么好处?武勋越高军饷越高暂且不说,最重要的是公乘以上武勋退役即可到地方任职。

如衙门的捕快、县尉等。

武勋越高享受的待遇自然也非同一般。

公乘享受的就是校尉待遇、庶长享受的是都尉待遇、大庶长则是一等将军的待遇。

当然,一年一次的考核只是平时,如果是战时,一次战争下来,也许你能够连升好几级,毕竟哪怕是小功劳,一个功劳也足够晋升一等武勋。

什么叫做小功劳?负责运输的运输队成功送到、一场战斗没有逃跑,这都算功劳。如果你表现突出,那就是大功劳了。

大功劳的好处?直接奖励你初级讲武堂走一圈,出来那就是一等武略校尉,从兵变成了官。

因为要用京营当作实验对象,方便今后推向整个帝国,所以武勋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例如……军饷、废除军户之后的新军制等等。

“军户制度没有任何的意义,既然大都督府都改了,干脆军户制度一并取消吧!”

取消军户?这……这可是祖制啊!

方瑛和郭登二人面面相觑,他们想要改变大明朝现在文贵武轻的局面,但是从没有想过废除军户,不仅仅因为这是祖制,更因为这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了。

军户是世袭的,那些武官同样也是世袭的,如果取消军户,那岂不是也取消了世袭的千户、卫指挥使等等……

京中很多挂着世袭指挥使的都是虚衔,但是在地方上,很多是真真正正传承了几十年,这时候说取消世袭了……这八成要出大事啊!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