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风尘仆仆的刘正彦,肌肤之上添了几分黝黑,眼神之中亦是多了几丝军人的坚毅,刘法心中倍觉欣慰。
“吾儿着实精壮了许多,想必军中操练甚为辛苦,为父甚慰。想我刘家代代从军,满门忠烈,今日吾儿未入科场亦罢,日后若于疆场之上建功立业,捍我大宋疆土不失,为父纵使于九泉之下亦能含笑瞑目了。”
说着说着,刘法的语气之中似是夹杂着些许遗憾,这些刘正彦也体会了出来,不过刘正彦想的更多的,还是老爹一直期望自己进入文臣行列吧。
“孩儿定不负爹爹所托,日后为我大宋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不辱我刘家列祖列宗之威名!”
看着刘正彦躬身一礼,满脸严肃之情,刘法不禁有些动容,彦儿终究是长大了!
“建什么功,立什么名!别听你爹在这胡咧咧,你爹就是老糊涂了,净说些不吉利的话,我家彦儿尚未加冠,奉官家旨谕入禁军,已是为当朝将门子弟带了个好头,但若让我家彦儿征战沙场,谁也别想!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就算是官家也得体恤臣工。”
不知为何突然返回的杜氏,在屋外听到了父子二人的对话,径直入了屋中,脸色之上全无了适才的人妻柔情,倒像是大街上掐架的,一位蛮不讲理的护子母亲。
“夫人,你。。你怎么能这么想呢?彦儿即为我大宋军将,必是要为国尽忠的,万不可。。”
“好了好了,彦儿莫听你爹讲话,快让为娘好好打量打量是不是瘦了,饭食啊一会便好,我差遣刘虎前去催促了。”未等刘法畏畏缩缩的样子讲完,杜氏直接打断了讲话看,捧起刘正彦略显黝黑的俊脸,一阵嘘寒问暖。
尽管刘正彦十分怜惜自己的容颜,但被老娘蹂躏,刘正彦自是难以抗拒,没办法,谁让咱见了厂家呢。。
“彦儿,娘亲似是许久未见李公子上门拜访了,娘看择日不如撞日,趁着今日军中无事,你们正好可以叙叙旧,一会你便派人到李公子的府上,邀请李公子来我刘府做客。”,听着语气,杜氏并未像是留给刘正彦商议的余地,直接下了请客的命令。
老爹刘法前些时日也听杜氏讲起了这么一回事,顿时不欲言语,挺直了身子,专注地听着杜氏的讲话,并不时摸着胡子频频点头,全无了适才的畏色,颇有一副家主的气势。。
刘法倒是想见识一下这位杜氏口中的女子,除了自家夫人。。不知是哪家女子,竟有如此胆识女扮男装,要知道大宋对于女子的约束管教还是很严苛的,北宋理学家程颐就说过“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贞洁观,之后这句话被朱熹放大,逐渐被以后各朝统治者和一些道学家所利用,成为束缚妇女的工具,古代三陋之一的裹足亦是此时兴起。
见二老难得在事态立场上达成一致,刘正彦心中直叫苦。。我滴亲爹亲娘,儿子我也想请人家来,就怕她爹手底下那几千万号人不答应,想起宋徽宗的老脸,刘正彦还是忍不住嘴角尴尬一扬,这位在书法、绘画方面皆具过人造诣的皇帝陛下,在治国驭臣方面可是有点不入门道,至少与刘正彦推崇的汉武、唐宗相比是这样的,不过也没办法,毕竟大宋老赵家祖传的习惯,对内重拳出击,对外唯唯诺诺,因此后世很多人都以弱宋与之称呼,可殊不知尽管战时有文官掣肘,大宋军队对辽、金、西夏、蒙古战争胜率却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强横繁盛如大唐,对外战争胜率尚不过为百分之五十五而已,只不过奇葩的是,大宋皇帝总能在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取得胜利之后签订丧权条约。
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檀渊之盟,时值真宗景德元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国大军,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力劝,真宗抖擞数十年未有王八之。。咳咳,君王之气,被人架着来到了澶州城头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奋勇拼杀,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军作战不利,士气低落,再加上内部不稳,不得不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急于结束战争的宋真宗喜出望外,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与辽订立和约,约定辽宋为兄弟之国,宋每年供奉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从此以白沟河为边界,互不侵犯。而在此次抗击辽国侵略中,建言有功、指挥有方的宰相寇准,不久便遭小人排挤,被迫辞相。
对于自己所处的朝代,刘正彦只有一个评价,那便是无比富有却又无比荒唐,国家虽是富庶繁荣,可朝堂之上总是奸佞弄权,君子郁郁不得志,不过刘正彦也并不在乎,看着饭桌上笔直正坐,严肃入食的老爹,还有不停给自己碗里夹菜的老妈,刘正彦微微一笑,守护好这些就够了,刘正彦自认不是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也从来不会去想凭借一己之力激荡狂澜,护国卫民这等不切实际的事情,如果可以,待老爹功德圆满,向朝廷告老还乡之后,自己也便辞去军中职务,专营商事,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阔少生活。
咦~当真是美滴很!
看着刘正彦握着筷子杵着碗里的米饭傻笑,杨管家脸上一阵黑线,自家少爷最近虽是天资显露,可却时而呆傻,寻思着是不是该找个郎中看看。。。
待午饭进食完毕,杜氏与刘法皆是回房歇息去了,唯有刘正彦叫下了杨管家,留在厅堂议事。
“杨叔,日已渐寒,家中过冬物件可是购置齐全了?万不可因节俭略置一二,务须周备,亦无需为银钱劳心,我保证以后你只会因为钱太多不知道怎么花而发愁。”
说着,刘正彦眉目轻扬,面带微笑端起手中的茶具,细品了一口热茶,举手投足间显得自信十足。
杨管家闻言自是欣喜,“回禀公子,老奴已遵从公子吩咐,依着往年三倍过冬资物用量,着人购置完备。至于府内用银,公子亦大可放心,老爷夫人向来衣食简扑,府内并无过多开支,除去老爷俸银,好客来尚有大笔月银入账。只不过,有一事令老奴颇为不安,前些日子宰相蔡府五公子差人送来一笔银款,竟说是公子之利,想来老爷素与蔡相不和,老奴不知里面可有玄机?”
“无妨,杨叔日后放心收下即可,确是我与蔡公子约定之利,纵使不是,你也尽管收下,毕竟人家送来了,哪有不收的道理。总之一个原则,出现在刘府门前的银钱都归我刘府所有,嘿嘿,甭管是谁拜访,只要是来送钱的,一律先差人架进来再说,可不能让他跑了,至于没带钱的,入门后也别沏太贵的茶叶,我刘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刘正彦越说越起劲,杨管家心中却是越来越苦涩,按着公子这般待客之道,府上怕是进不来客人了,理由倒是很简单,与自家老爷来往之人多是清廉之士,两袖一抖,清风都可起三阵。
强调了刘府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后,刘正彦转瞬即想起了正事,“杨叔,今日你立即着手打点一下捐与朝廷的军资,并亲自交予开封府尹聂山,同时另备五千贯,明日我带回军中。”
嘱咐好杨管家后,刘正彦自是不用再操心,杨管家向来持事稳重,言行谨慎,从未出过差错。待杨管家应允离开后,刘正彦起身活动着筋骨,穿过宅院,向着府外走去,却也是好久未出来活动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