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国朝,考生们选择什么经义作为本经,往往与其家学渊源、老师的喜好、就读县学、府学的影响有关。但是总体来说,治《诗经》《易经》《尚书》的人数远远大于《礼记》和《春秋》。
主要就是因为前三者的字数和难易程度比后两者简单许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春秋讲究微言大义,很难研究透彻,故而很多人望而却步,只有少部分专攻学术的世家以精通春秋为荣,才会选择春秋。
而贾瑞选择春秋的原因也很简单:出奇制胜。
春秋的微言大义对贾瑞来说理解起来并不算困难,无非就是多脑补多加入圣人的思考和注解罢了。然而若是真能以此出彩,必能打动翰林院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学究。总体来说收益大于风险。
抄录好了题目,贾瑞拼命的回忆背熟的四书和春秋,开始逐个分析。
止,吾止也!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说的就是要堆一座山,就剩一锹土的时候,停下来了,是因为我自己要停下来。同样是堆山,虽然地上只有一筐土,因为决定了,所以还是要继续前进,堆出这座山!
说实话刚学习这句话的时候,贾瑞是很蛋疼的,这个寓言故事能说明什么?这要放在现代社会,讲这个故事的老师肯定会被幼儿园小孩嫌弃!
直到听了老师讲解之后,贾瑞才勉强明白,原来就是说:不该干的、自己认为不对的、不符合圣人道理的事情,哪怕干了一辈子了,也要立刻废止。该干的、符合道义的事情,哪怕工作量巨大,也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下去。
谁说春秋微言大义?其实论语也好不到哪去!
这题其实很不好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八股文必须联通上下文掌握圣人的真实意图。而这段话说的方面有点多,选好切入点,不跑题就显得很关键了。收拾好心情,贾瑞开始在草纸上落笔:圣人所以至于道者,亦先明志而后至之也。
圣人之所以这么牛B,就是因为先确定了正确的志向。贾瑞感觉这个切入点算是对这句话的高度总结了。赞叹了一下自己的才华,贾瑞继续承题:夫道无终穷,而恶亦无终穷。知恶而能立改、晓善而能持之,此圣人以搬山而就天下也哉……
由于灵感充足,一个上午贾瑞就将这篇八股文憋了出来,并且誊抄在了卷子上。
消耗了大量糖分的贾瑞开始对着免费的大饼一顿乱肯。然而却突然听到了背后传来了小声的嗤笑:“没吃过饭吗?真是有辱斯文。”
我吃你们家大饼啦!贾瑞蛋疼的回头看了一眼,竟然是王永!原来这国子监的考试,无论几年级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四书五经里的题目。由于不能像会试一样提供单独的号舍,为了防止认识的人作弊,就将各个班级的人窜开考试,结果好死不死的王永就坐在自己的后面。
反派果然存在于各个意想不到的角落意图恶心主角。无语的贾瑞果断举手:“考官大人,我身后的考生叫我!由于事关考试,学生不敢回应,麻烦考官大人帮忙处理。”
C!王永都蒙了,我什么时候叫了你!你居然打小报告,还赤裸裸的诬陷!王永感觉这个世界太险恶了。这个叫贾瑞的小人好生无耻。看到考官询问的目光,王永只能硬着头皮道:“考官大人,我想问下时辰。”
“巳时。你注意听外面的打更声音,不要扰乱考试秩序!”考官严肃的说道:“再有下次成绩作废!”
“是是是,学生晓得了。”恨恨的瞪了一眼贾瑞,做了一个口型:“你等着!”
贾瑞笑笑,没有理他,吃过了饭,开始研究第二题。
王与谁为不善?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
说的就是如果宋王身边都是薛居州这种仁人志士,那么宋王就是想作恶也做不到,如果宋王身边全是臭鱼烂虾,宋王就是想做善事也做不成。其实就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给实例化了一下。
相比于第一题,这个题就有点送分的意思,至少保证考生三道题中会一道,可以撑撑门面,在后世就属于那种只要你背了公式就算的出来的数学题。贾瑞现在多少算个小学霸,对于这种问题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了。
盖三迁者,近其芳而道自悟焉。孟母三迁就是因为靠近芳(有德者),就会自然而然的明白道理。这个破题略显中庸,但是却肯定是标准答案,满分没毛病。
盖远小人、亲贤能,圣人之道也。果能此道矣,德孰与不孤乎?
这篇制式文章写的很快,才一个时辰,贾瑞就誊抄完毕了,今日状态似乎不错,趁热打铁的看向第三篇四书文:不揣其本,而齐其末。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意思就是如果不量度事物的根本,而只看他们的末梢,那么即使是一方寸高的木头,也可以比楼高。说白了就是比较事物的时候,不能但从一方面进行比较。贾瑞不禁暗暗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在几千年前,孟圣人就懂得辩证的看待、分析问题了。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社会主义社会肯定是比封建社会进步了一大截,拿这两者作比较,不用思考都知道那个制度更好。但是如果单从某些方面比较,也与社会主义就不如封建社会,例如:三妻四妾。(说到这里坐作者不知道会不会被女权主义给打一顿……)
比较问题大家就应该全方面比较,不能取我之短比你之长,这道理立意清晰但是文章并不好写。作为最后一道大题真的是当之无愧。
君子以全局成论,而必以辩证为先。贾瑞想了想,引入了辩证这个概念。夫万物万法皆有优劣长短而不拘泥者也,以是评判高低之际,吾需观其全局而不惟见其长短焉耳……
这篇文章贾瑞想了好久,总感觉有些问题。反复修改之后又觉得由于修改太多而失去了整体布局,就好像写议论文没有了主要命题一样。
蛋疼的甩了甩有些发酸的手,一看时间已经是戌时了。简单的吃了两口饭,转身去了考试时专门准备的休息室。并不是贾瑞不用功,才8-00就要休息,主要是烛火实在是伤眼,一直盯着卷子弄得贾瑞有点不舒服。回去理一理思路,也许效果会更好。
这个临时休息的房间有点类似大学的宿舍。不大的房间里有八张床铺,不过除了贾瑞,目前还没有考生过来休息,估计都在点烛夜战。只有一个负责洒扫的小厮在房间内:“这位监生老爷,这八张床皆有编号,您只要按号入睡就可以了。要注意不能和任何考生说话,不然就要被取消考试成绩。”
“哦?”贾瑞之前还在想,大家都考一样的题目,又是3天才交卷子,这样回来不会相互串答案吗?原来还有一个专门的小厮负责监管。“你就是专门在这里防止作弊的监考?”
“我哪里算什么监考,不过是听命在这里候着罢了,只是大人最好也不要说话,面的小人难做。”
贾瑞点点头,躺倒床上准备休息。早睡早起吗,不能错过第二天的自然光。
反复的思量着今天最后一道题,贾瑞的脑中依然没有什么思路,感觉新想的可能还不如之前写的,要不就不改了吧!前世就有这样的经验,一个题叫不准最忌讳改来改去,因为第一印象往往才是最准的。
刚下定决心,门口就传来了阴阳怪气:“呦!这不是醉红楼夺魁的贾瑞大人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是不是答题顺利考的很好啊!”
贾瑞都不用睁眼就知道是王永:“你不管好你自己的长短,关心我的成绩干什么。”
这话一出,就连和王永一起进来的人都乐了一下。然而王永并没有想象中的暴怒,反而阴恻恻的看了一下贾瑞:“嘿嘿,大才子,我也不和你逞口舌之利。咱们走着瞧,祝你考得好成绩啊,哈哈哈哈!”
门口的小厮及时跑了进来:“几位大人请不要说话,考试期间不得相互交流。”
“哼!”王永直接转身躺在了自己床上。
贾瑞心里涌起了淡淡的不安,这个王永什么意思?自己说他短他居然一点都不生气?莫不是已经想好了报复我的办法?
贾瑞明白自己现在根基还很弱,若是王永真的有什么厉害的手段,自己并不一定能扛得住。然而自己又没有任何办法,这让贾瑞有点无力。
古代可不像现代社会,只要你不违法乱纪,在明面上谁都拿你没办法。贾瑞到不担心有什么黑恶势力闯入国子监,最怕的就是王永在官方给自己顶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不说让自己怎么样,只要是赶出国子监,就相当于断了贾瑞的前程。
胡思乱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贾瑞只好叹了口气,强制自己睡觉,至少先解决了眼前的考试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