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由于这次宣读的是圣旨,和之前的口谕差别很大。柳太监先派了一个小太监过去通知。等到贾瑞到了贾府的时候,贾家两府有官爵的人全部出动,中门大开在荣禧堂迎接圣旨,就连薛姨妈并上薛蟠,都在最后面跪着。

说实话贾政等人的心情又激动又忐忑,毕竟贾府已经走向衰落,很久没有接过圣旨了,但是这圣旨说的是什么,自己心里又没有谱。只是听小太监说要把薛家和贾代儒都叫上。这让贾政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柳太监等到贾瑞也走到贾代儒旁边跪好,便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常闻躬自累善,而其后自振者也。朕岂吝于褒贶哉。尔贾政乃工部员外郎,尔父代善,尔祖源,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允文允武,四方之纲,贾瑞乃侄,翰墨奇香,甚悼尔之,弗躬者也。是宜褒编,以彰潜德。兹特赠尔:少年神童!并墨宝一张。尔灵不昧,其尚知荣。

敕曰:德之在人,亲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锡之典并逮之,尔工部员外郎贾瑞之叔父贾代儒,勤恳忠直,惠族睦宗。兹特赠尔同进士出身,钦承无数。

敕命永昭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之宝。”

一篇圣旨读完,贾府的所有人都陷入了诡异的安静,贾代儒很多人都清楚,可是这贾瑞是谁?圣旨封的神童居然在贾家!而且之前居然一直默默无名?

认识贾瑞的人则集体无语,这也行?这个欺软怕硬,人憎狗嫌的贾瑞,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神童?还帮贾代儒弄了个追封?

贾政把贾瑞送到国子监,本来是打算死马当活马医的,看贾家能否出一个让自己出去可以吹牛逼的子侄。没想到才几个月,贾瑞就给了自己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唯有贾代儒陷入了巨大的迷幻之中。皓首穷经一辈子,空得了一个名儒的称号,连举人都不曾考上。这一直是贾代儒心中永恒的阴影,生怕谁跳出来说,你苦心钻研一辈子,却连举人都不是,有何面目教我们?

如今已经黄土埋到鼻子了,谁成想皇帝竟然直接封了一个同进士出身!虽然自己早已过了出仕的年龄,但是这份荣耀对于贾代儒来说,却是千金不换的。知道为什么得了同进士出身吗?因为我教出了一个神童孙子!

贾瑞看风月宝鉴照出来的是凤姐,贾代儒如果看风月宝鉴,那估计照出来的正是现在的情景!

巨大的幸福感一下一下的冲击着贾代儒年老衰弱的神经。如此大的一个馅饼从天而降,贾代儒感受到了范进中举时的心情。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脑子里仿佛只剩下了这几个字。然而天却不知道为么越来越黑……

贾代儒的晕倒唤醒了贾家的所有人,贾瑞连忙扶起贾代儒,让他平躺在椅子上。贾政也慌忙抬起双手接旨:“臣叩谢隆恩!”

眼看这恩宠有加变成了一出闹剧,刘太监不禁摇了摇头。贾府果然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若不是有个贾瑞,估计很快就要败落下去了。

“慌什么!天使在此,成何体统!”看着旁边的人一阵杂乱,有些鸡飞狗跳的场面,贾母厉声说到:“瑞哥你扶着贾代儒今进里屋,鸳鸯你去找王太医。剩下的人各回各屋,不要议论!”

紧接着又回头向刘太监笑道:“府里的小辈没见过大世面,让柳太监见笑了。”

“哪里哪里!老夫人风采依旧,让人羡慕啊!只是咱家这里还有一封圣旨,诸位也别急着走。”说完就从袖子里又抽出了一卷圣旨。

除了贾瑞和贾代儒不在之外,众人又匆匆跪下聆听旨意。“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内屋。贾瑞蛋疼的看着眼前昏迷的老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之前那封圣旨,说白了啥好处都没有,封了自己一个神童,给了贾代儒一个同进士出身。官也做不得,钱也没有赏,连画大饼都比这个赏赐有内容。

然而就是这封圣旨,居然把贾代儒这个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人给刺激的晕了过去!好吧,虽然贾代儒这几十年可能并没经历过什么风雨。

其实和贾瑞相比,贾代儒更像一个孩子。他更单纯,更幼稚,完全被封建教条主义所洗脑,完全活在了别人的框架之中,可怜而又悲哀。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仁义礼智信更是做人的根本。可若是为了礼仪而礼仪,为了忠孝而忠孝,舍本逐末,忘记了礼仪和忠孝劝人向善、让人明志的初衷,那么礼仪和忠孝就变成了沉重的枷锁,足以磨灭人性。

正感叹着,外面突然传来了喜气洋洋的恭喜声。估计这下是实打实的好处,不然不会这样热闹非凡。进里屋的时候,就连贾母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瑞哥儿果然是一表人才!”贾母看着贾瑞的眉眼,心里感慨万分,自从贾代善死了,贾府已经很久没有接过这种里子面子都有的圣旨了:“你叔父有话和你说,等你们爷俩聊完了,你来一趟我这里,薛姨妈要好好感谢下你那!”

听到这里,贾瑞就知道皇商的事情已经颁布圣旨了。这么大的人情,你孤儿寡母拿什么谢?还是乖乖把女儿贡献出来吧!贾瑞感觉自己已经有了做黄世仁的潜质,带着歪歪的笑容回答道:“好的老祖宗!我等太医来了,送回了我祖父就过去!”

“嗯,你倒是个孝顺的。只是你身边也没有个得力的人帮你,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罢了,等你一会过来再说吧。”

贾母等人陆陆续续的走了,荣禧堂有回复了往日的端庄与宁静。

贾政欣慰的看着贾瑞:“果然是贾家的千里驹!如今你得到了圣上的赏识,更要兢兢业业、努力读书、严于律己。方不负圣上对你的一番期许!”

“叔父你放心,我必然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

“嗯,不错,母亲叫你过去,也必然是对你夸耀鼓励一番,但是你切记,自古骄兵必败,你可不能恃宠而骄,白白错失了这大好的圣眷!”

“贾瑞晓得了!”

看着依然谦恭有礼的贾瑞,贾政点点头:“那你就快去绛红轩吧,族叔这里我来看着就行。如今不过是一时激动罢了,等王太医来了,喝两幅汤药也就大好了。”

“那就多谢二叔了!二叔于我有提携再造之恩。小侄无以为报,但现在却是可以帮衬宝二弟一二。”如今自己有了一定地位,贾瑞变偷偷的把宝二爷变成了宝二弟。

看着并无不妥的贾政,贾瑞又继续说道:“如今我与国子监各位老师、兄长俱以混熟,若是宝二弟来国子监读书,必能帮扶一把,以宝二弟的天资,只怕几年就可以考中进士。”有事没事上上眼药,是贾瑞的既定方针,一有机会就在贾政身边叨咕几句,没准哪下贾政就下定决心了那?贾宝玉不出府,贾瑞实在是放心不下林黛玉。

“嗯。”贾政沉吟了一下。说实话他是真的心动。贾瑞在国子监不过半年,就闯下了如此大的业绩,宝玉纵然是不如贾瑞,但是肯定也会大有长进。而且在贾政的潜意识中,贾宝玉还是比贾瑞强出不少的。“此事重大,还需要与母亲大人商议才好,你这份心意我领了,还是快去绛红轩吧。”

“叔父那我先走了。”深深鞠了一躬,贾瑞大步走出了荣禧堂。

此时的绛红轩宾主尽欢。由于今日大喜,所有的姊妹都跑到这里来玩耍,就连一直被困在私塾的贾宝玉,都被特批回来休息几天。

看着只见过一面的林黛玉和从未见过的薛宝钗,大宝脸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世界上怎么有私塾这么可恶的地方!竟让让自己错过了这两位神仙一样的姐妹这么久!

由于和林黛玉只见过一面,并没有正常的那么熟,大宝脸只好跟着探春厚着脸皮走向一群女孩子中间:“这位姐姐怎么称呼?可恨我一直被困在私塾,日日与那些蠢物在一起,竟然不知姐姐到了我们家!真是罪该万死。”

薛宝钗知道这个就是出名的混世魔王贾宝玉,本就不打算太过亲近,加上现在心中有事,便胡乱应对道:“宝二爷读书乃是为了知事明理,若是只为了认识我而耽误了正经事,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看见如此标志的人物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贾宝玉的呆症瞬间就发作了:如此清白的女儿家,怎么能说出这种利益熏心的话来?真是浪费了这身好皮囊!

由于贾宝玉一直不在贾府,此时的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客居在贾府的姐妹走动比正常多了很多,加之两人都才华横溢、国色天香,就更多了惺惺相惜的情分。此时林黛玉便拿着薛宝钗打趣:“宝姐姐自然是喜欢读书人,我那姐夫不就是少年神童吗!”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