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如今我可是沾了潇湘妃子的光了,这么好的东西也就老祖宗有了!”
林黛玉也刚忙道谢:“谢谢老祖宗,谢谢金玉先生!”
“只是你这金玉先生也忒俗了些,听着还不如二嫂子别致!”尤氏调笑道。
“你可别小看了这金玉先生,没有这个别号,今日如何能赢来老祖宗的如意?”
“就你的歪理多!”
探春笑道:“如今选定了社名,合该作诗了!社长快快出个题目来!”
“先别急!”宝钗笑道:“我们现在有个有趣的玩法。首先,咱们诗社今天要先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导师和六名学员。接下来所有的比试就都由小组对决的形式进行。”
“果然有趣!”贾母笑道:“你这个倒是新奇,我竟都从来没听过,只是这个导师和学员是干什么?如何挑选?”
“我们先拟定一首诗,让大家来做。选出三位文采最好的做导师。然后其余众人再各自展示自己的文采、才艺,导师以此为根据从中挑选出自己的学员。若是同时有几位导师一起选中,那就要由学员自己选择去哪位导师的组里。这个组定下来之后,就不许再变了。”
“以后再由导师教学员作诗的技巧和方法,带着学员一起作诗,然后大家比试哪个小组进步最大,哪个小组就是赢家。”
“不错!如此确实有趣!”湘云已经忍不住了:“我都迫不及待啦!好想知道和谁一组。”
“社长大人果然好点子!”王熙凤笑道:“本来还担心不会作诗,不能和大家一起玩哪!如今若是还有人教,那我们这种纵然不会作诗,也能很好的融入进来了!”
“没错,到时候找个好老师,我也能算得上一个诗翁了!”迎春笑道。
不止迎春很开心,大家都对这个制度很满意。其实诗社虽然人多,但是真正会做诗的没有几个,做的有模有样的人更少,甚至有很多干脆不认识字的。大家都是过来都是要凑热闹,若是又不会作诗,也不是很懂得鉴赏,时间久了可能就会无聊了。这种导师制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人人都有参与感,还能培养出一大批喜欢写诗的人。慢慢就变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那就由秉笔客出题吧!”宝钗笑道:“我们诗社的诗就由我统一保管,到时候出一本诗集,那才精彩哪!”
尤氏接到:“既然我们是菊花社,又正好是赏菊的好时候,不如就以菊花为题,写将上来如何!”
“好!快点梦甜香来,若是做不出来,就要被罚!”又是作诗,又是诗集,湘云迫不及待地说。
“就你急。”迎春笑道:“还没定韵脚哪!”
“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怕落了俗套。”宝钗道:“不如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就用菊花,虚字便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果然好!”林黛玉笑道:“只是我们人多,不如弄个菊普出来,大家就选自己喜欢的写。岂不正好!”
“你们的新鲜玩意儿果然不少!”贾母笑道:“我看这个不错。我也想出个题目,就是忆菊,你们看如何?”
“老祖宗这个好!”宝钗道:“我也有了一个:对菊,如何?”
很快大家七嘴八舌的弄出了个菊普。尤氏一一记录下来,便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馀,故折来供瓶为顽,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
“咱们这个模式,可算是前无古人啦!”秦可卿笑道:“只是不知如何限韵?”
“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以此难人。”宝钗说道。
“这话说的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何能强行修改?”贾宝玉道:“不如我们以后也规定好,并不限韵,大家随意发挥!如何?”
众人也纷纷点头。
“好了,那这就开始点香吧!”见众人同意,宝钗笑道:“若是想当导师的,每个人至少要得一首,再由大家评判。若是自忖才思敏捷,得了多首那也不限,都可以拿出来,作为加分。若是一首未得,那么就要罚唱歌跳舞!导师会根据才艺水平进行筛选。”
规则即定了下了,大家就开始坐在原地准备写诗。
胸有墨点的人不多,王熙凤、晴雯等人纯粹就是来混的,迎春也不擅长诗词,就连宝钗、黛玉也都比正常小了五岁,文笔也相对稚嫩很多,至少不能随心所欲,圆润自如。贾瑞在其中,竟也算较好的一个了。因此也就并没有人一枝独秀,都在苦思冥想。院子里竟然一下子静下来好多。
见大家都沉浸在菊诗之中,王熙凤反而有点不自在:“大家都专心作诗,我须得给诗翁们热壶酒去,保不准哪位就是我未来的导师哪?喝了我的酒,也好照顾照顾我。”
“还不快去伺候着!”贾母小声笑道:“影响了大诗人们作诗,仔细他们找你算账。”
不多时,香就点完了,此时有人已有了几首,便走到尤大姐那里,等着抄录。也有没想出的,看着香尽便开始抓耳挠腮,绞尽脑汁。
贾宝玉看着林黛玉面前空空如也的纸,不由说道:“他们都有了,我也只才有了四句,如何是好?”
“你别管我!”林黛玉现在和大宝脸还不是特别熟,因此语气也就没有太重:“怡红公子你先想好自己的把,不然到时候被罚跳舞可就不好了。”
一听说跳舞,大宝脸也有些牙疼:“了不得!我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赶忙走到尤大姐那里,把想好的说了。
此时纸上已有几首了,诗后面也署着名字。众人也都围上去一一围观评论。奈何周围都是莺莺燕燕,贾瑞不好意思也上去挤,只能嫉妒的看着人群中的贾宝玉。心中暗骂:日了汪了大宝脸,你离我们家琪琪远点!把猪蹄子拿开,快碰到我们家探春了!咦?好像探春不是我们家的……
品鉴了一番。秦可卿率先说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枕霞旧友的‘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探春也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宝钗连忙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
湘云打趣道:“‘回首访客的问菊也立意新颖,磅礴大气,真是问出了菊花的风骨和气韵,怎么不见蘅芜君夸赞?”
原来贾瑞最近读书颇有心得,见这个机会自然也不干手痒,也写了一首问菊在上面:
细瓣微蜷黄蕊直,幽谷浅潭人不知。
孤标傲世为何隐?花随风动寄我志。
淡泊宁静为致远,大器免成何患迟?
待到风骨透中华,满城尽赋菊花诗。
文采虽然不怎么样,但胜在磅礴大气,直抒胸臆。
宝钗见史湘云又拿自己调侃,有些无奈:“他们男人家的诗词,自然和我们不是一个路数,我们只管看我们的就是了。”
宝玉也道:“就是,今日姐妹大家聚在一起作诗玩乐,何苦要写这种利欲横流、浮于表面的东西扰了雅兴哪?”
此话一出,就顿时有些冷场,大宝脸也意识到贾瑞就在旁边,自己说错话了,因而也就缩起来不再出声。
贾瑞赶忙圆场:“林妹妹,大家可是都评论的差不多了,就差你还没写啦,若是在不写来,定要罚你吃酒!”
林黛玉听了贾瑞的话,方才从座位上站起来:“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连写了咏菊、菊梦两首。
诗才一写出来,李纨就连连拍手:“这下真的不用争了,第一舍潇湘妃子其谁?”
众人也都叹道:“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妃子为魁了。”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你是如何想到!”宝玉摇头晃脑的说到:“真真是力压群雄了。”
“我这也太过纤巧些!”林黛玉谦虚道。
“正好正好!”李纨忙到:“并不显的堆切。”
宝玉笑道:“我此番是落第了。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又道:“明日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