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连带图片的信息都不会发,于是给梅恒发短信:哈哈。
梅恒很快回复:你真棒!
从那以后,陈一凡就经常给梅恒发短信和打电话。从实验中学回家,地铁转公交需要至少两个小时,他们有时候聊得停不下来,陈一凡会偷偷在小区里多转几圈才上楼。陈秋风从话费账单里看出了端倪,陈一凡拿出厚厚一摞资料说她参加了模拟联合国,还是组长,要联系的事情太多了,陈秋风挑不出任何毛病。半年以后,陈一凡捧回了模拟联合国比赛的个人奖杯,电话费的事情便再也没有人提起。
其实她和梅恒本来用不到电话作为交流工具的,有一段时间,他们经常见面,毕竟梅恒家里从来没有不许大声讲话、不许唱卿卿我我的流行歌曲、不许看明星跳舞之类的规矩。陈一凡在梅家认识了当红的大部分流行歌手,看了有做爱情节的《泰坦尼克号》,还喜欢上了一个叫“枪炮与玫瑰”的硬摇滚组合。梅道远从不介意孩子们在饭桌上谈论明星的八卦,也不阻挠他们滥用流行的网络词汇,他对陈一凡傲人的考试成绩赞不绝口,就连梅太太也经常说:“我要是能生个女儿就好了,你看一凡,好得不得了。”在一次和陈秋风吵架时,陈一凡哭着说了她的不满,陈秋风得知了梅家的种种“模范”行为之后,家里多了一条规矩:禁止到梅恒家里去。陈一凡因此而努力读书、努力每天给梅恒打电话:她知道,只有大学是她唯一的解脱,只有梅恒是她的镇静剂和反抗的哨声。
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手的那天,陈一凡的解放号角终于吹响了。她带着梅恒跑到文化中心顶层昂贵的咖啡厅去,透过玻璃窗俯瞰整个城市,她买了新手机,办了一个新的、不受陈家管控的、自己付费的号码。梅恒把数字挨个输入进去,点了拨号键,陈一凡的手机响了,她接起来:“喂,谁呀?”
梅恒坐在对面看着她:“我是你爸爸呀。”
陈一凡打了梅恒一顿,直到梅恒说“一凡姐我真的错了,我不配当你爸爸”。陈一凡说你这道歉怎么越听越别扭呢。梅恒惨兮兮地蜷在椅子里举着手机:“你看,我给你设置的名称,饶了我吧。”
梅恒的手机里,陈一凡是“姐姐”。
警察也是根据这个来拨号的。
前往文化中心参加比赛的梅恒,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突然冲出来的竞速摩托车撞了,整个人飞出去十几米,当场身亡。交警和公安处理妥当之后,从梅恒口袋里翻出了手机,上面的最近一次通话记录,是打给“姐姐”的。
“是梅恒的姐姐吗?”警察问。
陈一凡在此后的几年中,常常被这个声音惊醒,即使再躺下,脑袋里也只能不停地重复着那一天的所有事情。
刘念把一摞厚厚的项目书递给她:“……一会儿,用这个把梅先生桌上的项目书换掉,不要让他发现——你是他的助理,你去办公室,比我更方便。”
刘念低声说:“我改了多少条款?细节不重要,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合约生效的那一刻,你和我就是明德实际上的操盘手。剩下的事,四大集团会帮我们。”
刘念脸上有笑意:“梅先生可能要退居二线一段时间了……我向你保证,只要我们稳定住局面,避免明德和四大集团的正面冲突,我一定把一切权力统统交还给梅先生。”
刘念把项目书抵在她怀里:“一凡,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刘念追问:“项目书换好了吗?太棒了,一凡,你会知道,这是一次充满动力和前景的调包,时间会证明的。”
“是梅恒的姐姐吗?”警察问,“你通知一下梅恒家属啊,尽快过来一趟。”
梅道远站在会议室外面:“一凡,刘念,四大集团已经动摇,机不可失,如果能签字,今天就是最后的机会——我能不能相信你们的能力?”他从怀中掏出自己的姓名印鉴,“如果谈判妥当——”
刘念接过印章,因为激动而发抖:“老师——”
梅道远拍拍他的肩膀:“明德的未来,本来就是你们的,试试吧!”
梅太太在玻璃窗前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
陈一凡头疼欲裂,堵住耳朵,耳鸣让她眩晕,她听到手机响了,便接起来:“您好。”
“一凡姐?”梅恒说,“起来了吗?”
陈一凡把手机猛地塞入枕头下面。
她知道自己又出现幻觉了。噩梦之后,幻觉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她上网查过,这是心理问题。有那么几次,她忽然不能分辨幻觉与真实,只好一遍遍地看自己的手机。她的手机是最新的款式,不可能出毛病,但她怎么找也找不到梅恒的呼叫记录,这就说明刚刚经历的是幻觉了。
但她竟然丝毫都想不起来最后一次和梅恒通话是什么时候,更别提通话内容了——才五年,人的忘性就足以让她羞愧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