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福州唐王府的后花园内,朱聿键趟在一张长椅上一边乘凉一边读着陈邦彦给他寄来的书信。

在信里,陈邦彦陈述了浙江这里的惨烈战事以及郑成功他们的战略计划,并结合当前形势给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

在信中他建议,由于郑成功张名振二人采取了比较冒险的进攻应天府的战略计划胜负难料,所以当务之急是加紧治理好已经占领的浙江各州县,收编各地义军统一指挥管理,指派文职官员到各地赴任,安抚百姓恢复社会秩序,行使减免赋税,开展工商业,恢复通商口岸与周边国家开展贸易等一系列政策,争取尽快回复元气为攻取杭州等浙江北方州县做准备。

浙江是江南富庶之地,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以丢掉浙江。

如果郑张二人攻取应天得手,清廷在南方的势力必大幅削弱,唐王可立即发兵北上坐镇应天指挥大军攻克南方其余各省,则半功可期。

如果进攻应天失败,郑张二人必然退回各自领地休整,则清军必然乘胜大举南下反攻,唐王此时需尽快调整战略进驻江西,则可使得浙赣湘三省形成统一防线,有助于提高我军士气和战斗力,利于挡住清军攻势,之后可继续向西发展,那里清军力量薄弱而且多有我大明的义军活动,可与他们汇合增强战斗力和生产力后再图北进可为上策。

看完这封信后,朱聿键觉得陈邦彦的话句句在理,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清醒人,干脆回复让他自行经营浙江事便可。

正好兵工厂里的新式大炮已经生产完成,射程和威力是清军红衣大炮的3倍,可惜由于技术还不成熟,无法批量生产,只有五门。

朱聿键命人送去三门给陈邦彦助他攻杭州,自己留下两门以备不时之需。

“报~~!”只听一名侍卫进来喊道。

朱聿键问道:“何事?”

只听那名侍卫道:“禀唐王,南阳王驾到,现正在大堂等候。”

朱聿键连忙回道:“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功夫南阳王在侍卫引领下来到后花园见到朱聿键后立即走上前单膝下跪道:“大哥,二弟我终于活着见到大哥了,我没用啊,把大哥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广东给丢了,请大哥责罚!”

朱聿键见状立即扶起朱聿鐭道:“贤弟严重了,现在天下大乱人心叵测,贤弟你也是尽力了,我当初待瞿式耜不薄,谁能想到他会反我,不过事已至此不必太过自责,当年太祖打天下时不也因为没有像其他枭雄一样争先称帝才笑到了最后吗?现在我们兄弟三人终于又团聚一起了,这比什么都强,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现在这个时代不正好可以好好施展了吗?”

“大哥说的没错,从此你我兄弟同心协力定要比那永历小儿早日打进北京,到时大哥就坐进那金銮殿看他永历还有何话说!”朱聿鐭道。

朱聿键听后笑了笑道:“贤弟在我面前说说就算了,我们现在已经是永历的臣子,以后人前不可再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他朱由榔毕竟是先帝神宗的唯一子嗣,我等继承大统只是一时侥幸,待天下初定后他还是民心所向,我等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忍耐,知道吗?”

朱聿鐭听后点点头道:“我知道了,那大哥今后有和打算?如有需要小弟愿效犬马之劳。”

朱聿键摸了摸下巴道:“既然贤弟开口了,正好我想送些武器辎重和兵源去浙江金华府给那里的陈邦彦将军,协助他攻打杭州,贤弟可愿带兵前往?”

朱聿鐭高兴地说道:“当然愿往,请大哥放心,弟弟我这次一定不会叫您失望!”

张名振和郑成功领军先去舟山威逼黄斌卿交出兵权后,声势更加壮大,拥有大小战船三百余艘,兵将五万余人。

信心满满的二人带着这全部的家当驶向了金陵,鲁王为了给大军鼓舞士气也兴致勃勃的加入军中同行,以期一战必胜。

江宁府清军守将勒克德浑得知郑成功张名振二人率大军来攻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命人加固城防,拓宽护城河,又命部将多布泰和和托各领兵2000人驻守崇明岛和启动,严密观察明军登陆情况。

郑成功和张名振的船队从舟山出发,一路经过钱塘江,上海和崇明岛于7月8日在启东登陆。

多布泰派斥候侦知了明军的动向并及时报与和托,两人约定设伏兵于明军登陆后行军的必经之地。

张名振命人去崇明岛和启东打探了一番得知并没有发现清军对郑成功笑道:“哈哈,国姓爷你看,清军定是派遣了太多兵力去浙江会战,此时江苏兵力竟如此空虚,连海防重地居然都无兵把守,今年四月我曾与吴胜兆相约里应外合夺取苏州,于是率舟师来攻崇明岛,不想路遇风暴导致计划失败,还损失了十位栋梁之才,这次必可一雪前耻!”

郑成功问道:“哦?那个吴胜兆可是清松江提督?”

“正是,吴胜兆为了配合我们的行动不幸事败被清军杀害,如今我们定要一雪前耻,为他和众多被建虏杀害的我大明臣民义士和宗室先帝们报仇!”张名振厉声道。

“好,侯服兄,那就借你吉言了,预祝我们这次一战拿下应天府!”郑成功道。

“好,张煌言!”张名振喊道。

“末将在!”张煌言上前答道。

“立即传令下去,命全军即刻靠岸下船,向应天挺进!”张煌言命令道。

“末将得令!”说罢张煌言立即转身离开了。

郑成功也立即命令麾下军队全线开拔,这时鲁王朱以海从主舰船舱中走出来叫住郑张二人道:“二位将军且慢!”

二人回头一看鲁王走出来了,张名振立即上前跪下道:“鲁王,外面风大,还请速回船舱内休息。”

“侯服啊,我身为明朝宗室怎能任由你们上阵为本王厮杀,自己却躲在后面享清福呢,我要与你们一同上前线,为大军鼓舞士气,请勿阻拦。”鲁王说道。

“鲁王万万不可,您贵为宗室怎能与我们冲锋陷阵呢,您在这里诸位将士已经感佩万分,您在我们大明就多一杆旗帜啊,请务必留在这里,万一我们若有不测您可即时乘船逃脱啊。”张名振恳求道。

“是啊,鲁王,您千金之躯还请不要随我们前去冒险,您若冒险前去也会令将士们分心,无暇全力杀敌啊!”郑成功也帮腔道。

鲁王听后无奈的说:“也罢,既然如此,本王就留在此地静候二位将军胜利的消息。”

告别了鲁王,郑张二人带领大军正式开拔,行至一片林荫小路,张煌言感到一丝不详,速速找到张名振道:“张将军,请停一停。”

张名振听后疑惑道:“苍水何事?”

张煌言道:“将军您看,前面这条林荫道两边的树林极其茂密,非常适合藏匿伏兵,倘若我们径自走过,如果清军真的在这里布有伏兵,那我军岂不是非常危险?所以末将以为放弃这里,绕到大路上向北经镇江再南下应天府比较稳妥。”

张名振听后笑道:“苍水,你还是太年轻了,经历的太少,你我都是军人,殊不知军人在战争年代本来就处处充满危险吗,如果各个都因为怕死畏惧不前,我大明要靠何人来中兴?你知道我们一旦绕道,要多花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应天府吗?十天,你懂吗,正所谓战机稍纵即逝,此时正值江苏兵力空虚之际,倘若南京守将在这十天里调集重兵回援应天府,我等岂不功亏一篑?”

张煌言辩驳道:“将军,我深知身为军人要有置生死于度外之决心,但如果可以避免无畏的牺牲为何不可呢?如今清廷佟养甲,博罗,李成栋这几路南征大军都被我军所灭,张存仁在调集了大部江苏守军后也在衝州一战中损耗大半,只能固守杭州,如今清廷若要再调遣一路大军驰援应天府则需要更多时间,根本无法在十天内发兵的,所以我军完全可以用这十天时间绕道走相对安全的大路而无需冒险走这条林荫小路啊。”

这时,大军突然停止不前搞的郑成功也很不耐烦的走过来插话道:“尔等小将无需多言,我军兵多将广,战力雄厚还怕他建虏的伏兵不成,张将军,不要再听他多言,我们赶路要紧。”

张煌言正欲继续劝阻,张名振挥了挥手打断了他,也不再多言,命令大军继续前行。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