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后燕后秦兴起
苻坚于淝水大败,但慕容垂一军完好无损。苻坚率一千余人前往投奔,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杀了苻坚,慕容垂不听,还给了苻坚一些兵马。苻坚一路上收敛残兵,等到洛阳的时候已经重新聚集了十几万人。到渑池时,慕容垂请求留下拜祭一下自己的先人,苻坚同意了。但又害怕慕容垂有二心,于是派石越率三千人戍守邺城,张蚝率五千人戍守并州,自己领大军回到长安。翟斌率本部叛乱,直逼洛阳,苻丕给慕容垂两千兵马,又给慕容垂配了一名副将苻飞龙率氐骑兵一千供他驱使,苻丕私下告诫苻飞龙,你名义上是副将,但是实际上却是主帅,用兵制胜的权利由你掌握,防止慕容垂有二心也靠你了。慕容垂到河内,杀了苻飞龙,招募了三万士卒,翟斌推举慕容垂为盟主。大元八年,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封翟斌为河南王,翟檀为柱国大将军、弘农王。九年,慕容垂率二十万大军攻打邺城,慕容暐听说垂起兵攻邺,于是自己也聚集鲜卑数千人在外响应。平阳太守慕容冲在河东起兵,有兵两万。姚苌因为苻睿战死,自己获罪,于是逃到马牧,西州豪族将他推为盟主。九年四月,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慕容泓手下已经聚集了十几万人,于是派人对苻坚说,你们灭了我们燕国,现在我们要回复故国,还归邺城,请于秦共分天下,从此互为友邻。苻坚大怒,命人给慕容泓、慕容垂等人写信让他们罢兵。慕容暐给慕容泓偷偷写了封信,告诉他自己是个罪人,现在拘谨在此,已经不可能回去了,你们不用顾忌我,等我死了以后,你就可以即位称帝。于是,慕容泓向长安进军,慕容泓的谋臣高盖等人杀死慕容泓,立慕容冲为皇太弟,十二月,慕容冲即皇帝位,进逼长安。翟斌请求封自己为尚书令,慕容垂没有答应,于是翟斌与苻丕相勾结,事情泄露,翟斌被杀死。翟斌的哥哥翟真率兵出走邯郸,与苻丕成内外之势。慕容垂引兵向邺城,苻丕得知长安危险,于是打算联合其他人率兵北上,其他将领要么被慕容垂灭了,要么以士卒太少为由拒绝前往,苻坚进退不得,最终投降慕容垂。
当时长安城内尚有一千多鲜卑人,慕容暐与他们勾结,诈称自己的儿子大婚,请苻坚赴宴,然后埋伏好兵士将其杀死。事情败露,慕容暐全族即城内鲜卑人全部被杀。大兴十年,三月,苻坚派人向晋求救,谢安亲自率兵马前去,但是谢安此行是为了躲避会稽王,并不是真的打算收复北地。当时长安城内缺粮,人相与为食,长安城内广泛流传一种谣言,说皇帝到了五将山就能得到很多粮食,苻坚信以为真,以为这是天意,于是让太子留守,自己执意前往。苻坚走后,太子苻宏带着母亲妻儿宗室跑了,这一下大家都慌了,也都各自逃难去了。慕容冲进入长安,纵兵劫掠,死了很多人。苻宏投奔了武都张兴,八月,谢安去世,姚苌屯守北方,听说慕容冲攻打长安,于是和群僚商议对策。姚苌遣将攻打岭北,岭北诸城皆降,又派吴中去五将山围攻苻坚,苻坚部众逃散,苻坚被吴中擒获,姚苌将苻坚杀死。慕容冲害怕慕容垂,不敢东归,打算在长安常驻,鲜卑人心生怨恨。十一年,慕容冲的将领韩延将冲杀死,立段随为燕王。慕容恒等人又杀了段随,立慕容颓为主。率四十余万鲜卑人往东而去,慕容恒的弟弟慕容韬杀了颓,慕容恒遂与慕容韬分道扬镳,后来又立了慕容泓的儿子慕容忠,当时慕容垂已称帝,于是他们不敢再往东走,修了一座燕熙城住了下来。不就,慕容忠又被杀,慕容永为河东王,向慕容垂称藩。鲜卑人离开长安后,郝奴率四千多人占据长安,自立为帝。姚苌打败了郝奴,于是,姚苌占据长安称帝。
苻坚死之后,苻丕入晋阳,大兴十年,苻丕即皇帝位。苻丕派王永与苻纂率兵攻打慕容永,被慕容永打败,王永战死。苻纂领残兵三千余人逃回,苻丕生疑,以为是苻纂杀死了王永,于是自己率几千人南本东垣。荆州刺史派人击丕,苻丕被斩杀。慕容永称尊号,苻纂率苻丕余众数万据守杏城。苻登即位,立自己的弟弟苻懿为皇太弟,遣使拜苻纂都督中外诸军事,进封鲁王。苻纂大怒,向众人说渤海王是先帝之子,南安王不立他为帝,凭什么自己当了皇帝。手下人劝他,现在大业未成,不要自己宗族互相争斗,等大事已定之后,再想办法除掉他不迟,于是,苻纂暂且忍气吞声。苻纂弟弟苻师奴杀死苻纂,自称秦公,后被姚苌所擒。苻登善战但却寡谋,而且极为残暴。大元十八年,姚苌去世,苻登率众攻打,姚苌的儿子姚兴将苻登打败,留守雍州的苻广等人听说苻登战败,都各自逃散,苻登回来后,已经没人了,于是又投奔平凉,收敛余众。苻登在山南与姚兴大战,被杀死,前秦遂亡。
大元十一年,慕容垂称帝,定都中山。翟真司马鲜于乞杀死翟真,翟氏全部被诛杀,自立为赵王。鲜于乞又被翟真手下人杀死,迎立翟真的堂弟翟成。慕容垂即位时,段辽在黎阳反叛,泰山太守张愿也归附了段辽,一时间河北骚动不安。谢玄上疏谢罪,请求罢免自己的官职。皇帝下诏对其抚慰一番,让他依然镇守淮阴。十五年,慕容永率众向洛阳进发,朱序与慕容永将领王次大战,王次败退。慕容永也被打败,投奔上党。十六年,慕容永兵犯河南,被打退。这年十月,翟辽去世,翟钊继位。十七年,慕容垂攻打翟钊,翟钊投奔慕容永。一年多后,翟钊打算反叛,被慕容永所杀。窦冲入汉川,袭击梁州,梁州刺史周琼向朱序求救。朱序派大将皇甫真前去破敌,朱序年老得病死了。十月,郗恢为雍州刺史。关中的巴、蜀之人大多背叛姚苌,占据弘农勾结苻登。十八年,慕容垂讨伐慕容永,十九年,慕容永大败,遣子慕容弘向郗恢求救。郗恢认为如果慕容垂兼并了慕容永的势力,那他就更可怕了,现在应该出兵救援,孝武帝同意他的看法,排除救援的军队还没等出发,慕容永就已经被慕容垂杀死。
大元十九年,姚兴在槐里称帝,同年,苻登去世。强熙等人推举窦冲为盟主发动叛乱,姚兴率兵讨伐。强熙听说姚兴大军将至,率两千多人逃奔秦州。窦冲逃到汧川,仇高将他抓住送给了姚兴,窦冲的弟弟窦统率领余众投降姚兴。慕容永被灭以后,他手下的河东太守柳恭率兵自守,姚兴派姚绪前去攻打,柳恭势穷而降。姚兴又攻陷了淮、汉以北许多城池,一直打到梁国才退兵。
历史知识普及:姚苌。姚苌(332年-393年),即后秦武昭帝。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军事统帅。384到393年在位。姚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世为羌酋。少聪慧,多权略,随兄姚襄出征,常参大谋。前秦寿光三年(357年)五月,姚襄在与秦将交战时被俘杀,苌率部降于前秦。苻坚继前秦王位后,姚苌多次出战,屡建大功。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因淝水之战大败而国力顿衰,内部开始瓦解。翌年四月,姚苌随苻坚子苻叡征讨北地长史慕容泓反叛,战败,惧罪奔渭北马牧,被羌民和西州豪族推为盟主,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史称后秦。旋进屯北地(今陕西耀县),厉兵积粟,以观时变。羌、胡来投者达十余万。六月,与慕容冲联合,击败苻坚。白雀二年(385年),苻坚为慕容冲所逼,逃出长安(今西安西北)。姚苌遣将围擒苻坚,八月,缢杀坚于新平(今彬县)。
轶事典故
委罪于兄
前秦帝国可以说是成也羌人,败也羌人。打败羌军,让前秦在关中站稳脚跟,继而构建起强盛的帝国大厦;而前秦政权频临崩溃时,又是羌人给了它致命的一击,让帝国最终走向灭亡。这其中一个关键人物便是姚苌。那么,姚苌为什么那么害怕苻坚呢?只要看看苻坚的做派,便会一目了然。苻坚堪称十六国时期的一位明君仁主,讲究“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比如对待慕容氏,慕容垂被排挤前来投奔时,苻坚力排众议、委以重任;灭掉前燕后,又妥善安置了慕容氏的皇族。充分体现出他心胸开阔、广结天下的处事风格。
苻坚对姚苌,则更是高看一眼,封他为龙骧将军便是最好的例证。龙骧将军本是苻坚曾经做过的官职,他当了皇帝后,“龙骧之号未曾假人”,这个封号便不再使用了,然而他却偏偏给了姚苌。苻坚此举,在路卫兵看来,不仅仅是因为姚苌“少聪哲,多权略”,是一位有头脑的人物;也不完全是要笼络羌族势力为己所用。最重要的,它体现了苻坚对姚苌的一种信任。事实上,也正是苻坚对姚苌的礼遇有加,才会让姚苌心存愧疚。
苻坚和姚苌,一样谱写了一段人所称道的君臣佳话。然而,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残酷而现实:一个大的事件能够改写历史的走向,而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也会改变历史中人物的命运。在路卫兵看来,如果不是后来苻坚淝水惨败,走到了帝王末路的绝境,他与姚苌也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让人痛惜的故事。
确切的说,姚苌和苻坚的决裂,源于一件偶然的小事:前秦淝水兵败后,北地长史慕容泓在关中起兵,建立西燕。苻坚派姚苌和儿子苻睿前去围剿,结果苻睿不听姚苌劝告,孤军深入,遭遇伏兵,战死疆场。苻坚痛失爱子,要治姚苌的罪,姚苌一害怕,“奔于渭北,遂如马牧”,慌不择路的逃到渭北一带。附近一些豪族相继来投,“咸推苌为盟主”,后来又有“北地、新平、安定羌胡降者十余万户”。于是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背弃了苻坚。
当时的前秦,早已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帝国大厦也已很难维系。苻睿之死令苻坚痛上加痛,情急之下要治姚苌的罪,也能理解,但也不至于就杀了他,毕竟姚苌是跟随苻坚多年的爱将。况且,苻睿之死也不能说都是姚苌的错,一向宽厚仁义的苻坚未必就会为此失去理智。但是姚苌自己心虚,撇下苻坚就跑了,自己去拉队伍。在路卫兵看来,姚苌当时未必就没有看到前秦破败,想趁机称霸的野心。
杀死苻坚,成为姚苌的一块心病,也是他屡作噩梦的诱因。面对苻坚与慕容氏的火拼,姚苌“厉兵积粟,以观时变”,想得渔翁之利。在长子起兵的慕容冲攻入长安后,苻坚逃到五将山,被姚苌俘获,姚苌向苻坚索要传国玉玺,苻坚大骂姚苌,说“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祥,其能久乎”,你不过是个恩将仇报的叛贼而已,怎么着也轮不到你。姚苌一气之下,将苻坚吊死。
在五胡乱世,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不二法则。人人都想当皇帝,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姚苌杀苻坚自立,是政治的重新洗牌,倒也无可厚非,政治的争斗本就不能以人性论之。然而,说到姚苌后来的做法,则实在不敢恭维。他与前秦余部的对攻中连吃败仗,气急败坏之下,又“掘苻坚尸,鞭挞无数”,不但把苻坚的尸体挖出来鞭挞,还“裸剥衣裳,荐之以棘”。如此辱尸行为,做得就不怎么地道了。别说你姚苌曾经受过人家苻坚的恩惠,就是对待仇人,这也属于下三滥的勾当。做贼毕竟心虚。无怪乎后来姚苌屡做恶梦,梦见苻坚“将天官使者、鬼兵数百突入营中”,带领鬼兵来收拾他。姚苌惊惧到在皇宫内乱跑,宫人在帮他刺鬼时,不小心刺中了要害,“误中苌阴,出血石余”,不久,姚苌不治而亡。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像姚苌这样,如此残忍的对待苻坚,被噩梦吓死也不奇怪。究其原因,还是心里的不安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后,集中爆发的一种崩溃表现。敢作敢当方为大丈夫。姚苌做事不地道不算,还没有勇于承认的勇气。面对噩梦中的苻坚,姚苌跪地磕头,说“臣苌,杀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愿不枉臣”,杀你的人是我哥哥姚襄,不要找我,你去找他吧。也不知是真吓坏了还是咋地,脑子如此清晰,将责任全推给哥哥,把自己摘个干净。这人,很不咋地。不过凡事也都要看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从另一种角度上说,心里放不下事的人,说明其良心还未完全泯灭,还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那些坏事做绝的人,照吃照睡,照样自我感觉良好,心理素质超强,当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还不如人家姚苌呢。
姚苌一生精于谋略,擅长用兵,指挥作战机智灵活,往往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同时也非常注重收抚人心,网罗杰出人才为其效力,所以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曾经是前秦的将军,深得前秦皇帝苻坚的信任,但他在叛离前秦后,恩将仇报,残忍杀害苻坚,还将其尸体挖出,进行鞭尸,在历史上留下了恶名和骂名。同是在前秦衰落后独立的首领,与建立了后燕国的慕容垂相比,姚苌缺乏胸怀和格局,只能算是个将才。
姚苌死后,其子姚兴继其位,消灭苻登,统一关中,使后秦成为当时北方最为强大的政权之一。姚苌一生长于谋略,善于用兵,多谋善断,指挥作战机智灵活,临战常因势定策,出奇制胜。但姚苌在中国历史上却始终是个反面人物,用“无耻”二字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姚苌恩将仇报,诛杀苻坚,而且还将其尸体挖出,进行鞭尸,令人发指。在攻克大界时,俘前秦毛皇后。毛氏美而勇,善骑射。后秦兵入其营,毛氏犹弯弓跨马,率数百人力战,杀后秦军七百余人,因众寡不敌,为后秦所俘。姚苌却要将其纳为己有,毛氏且哭且骂:“姚苌,汝先已杀天子,今又欲辱皇后。皇天后土,宁汝容乎?”姚苌只得将其杀之。姚苌最终能“安枕而终,斯为幸也”。
总之,姚苌长于以计代战,以智取胜。注重收抚人心,网罗贤才为其效力;且治军有方,奖惩严明。姚苌曾为前秦将军,多次为前秦出战,屡建大功。
建初九年,十二月,姚苌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姚苌是一个不忠不义的人,不但背叛了主子苻坚,而且还亲手杀了他,篡夺了人家的皇位,于是有人认为姚苌“安枕而终,斯为幸也”,但如果从唯物史观来看,也不尽然如此。根据史书,姚苌虽然不忠不义,但注重收抚人心,网罗贤才为其效力;且治军有方,奖惩严明;在位期间,重用人才,兴建太学,整顿刑狱,废除苛法,惩治贪官,提倡节俭,很快扭转前秦崩溃后的社会混乱局面。由此可见,即使不忠不义之人,若妥善施政,也能使皇位稳固。例如唐朝的李世民,逼父杀兄,不孝不悌,也能开辟贞观之治,使皇位稳固。
晋成帝:晋成帝司马衍(321年十一月[1]-342年7月26日[2]),字世根,东晋的第三代皇帝,晋明帝之长子[2]。晋成帝年幼即位,即位不久即遇上苏峻之乱,成帝亦一度遭苏峻叛军劫持。成帝一朝军政主要由外戚颖川庾氏把持,在庾亮的主导下还曾谋北伐,但因后赵强盛而遭到失败。
太宁三年三月戊辰(325年4月1日),晋明帝立司马衍为皇太子。同年闰八月戊子(325年10月18日),晋明帝去世,翌日五岁的晋成帝即位为帝。由于年幼,由母亲皇太后庾文君临朝称制,由七位顾命大臣辅政,中书令庾亮以国舅身份主政。
咸和二年(327年)年末,历阳内史苏峻与豫州刺史祖约叛乱,并在翌年率兵攻至建康,庾亮试图抵抗但失败,被逼出逃,晋成帝就与王导等众官为苏峻所挟持,宫中就遭到苏峻军抢掠和焚烧,太官也仅馀下数石米供成帝食用[2]。咸和三年五月乙未,苏峻强逼晋成帝迁居至石头城一个仓库中,成帝哭著登车出发,宫中人们亦都伤心痛哭[2]。咸和四年(329年),以陶侃为首的军队平定苏峻之乱,迎回成帝,因为宫殿遭战火破坏,故修缮建平园作为宫室,至咸和七年(332年)新建的建康宫落城后才迁去新宫。
苏峻之乱后,朝内就由王导专制,成帝对王导亦相当敬重,甚至屡幸王导宅第[4][5];庾亮则领豫州刺史出镇芜湖,主掌军事,随著陶侃去世,庾亮更兼荆江豫三州,转镇武昌,并著眼对后赵的北伐。咸康五年(339年),庾亮作出北伐部署,上奏移镇襄阳石城,并且增兵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淮泗寿阳地区要地,为一举北伐作好准备,当时庾亮更派兵进攻巴郡,攻至江阳,俘获后赵将领李闳及黄植。晋成帝下给群臣议论,上疏得王导支持,但郗鉴以资源不足为由反对。不过未等到允许,庾亮的行动就遭后赵以军事行动作回应,派军大举南侵,庾亮所定的重镇邾城更加被攻陷,庾亮北伐遂流产。
咸康二年(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士族、官吏将私占山川大泽;咸康七年(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
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患病,中书监庾冰为了留住颖川庾氏家族与皇帝的血缘亲近,于是以国家外有强敌,宜立年长君主为由劝服成帝以弟弟琅琊王司马岳为储君。六月,晋成帝驾崩,年仅22岁,庙号显宗。
晋成帝年纪小小就很聪敏,有成年人的量度。苏峻之乱前,庾亮以谋反罪诛杀了南顿王司马宗,成帝一直不知,至乱事平定后才问及失踪的司马宗,庾亮答称他因谋反而被诛,岂料成帝却哭著说:“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作贼,复若何?”吓得庾亮恐惧失色。至后来,庾怿送毒酒意图毒杀江州刺史王允之,被揭发后成帝就怒道:“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邪?”庾怿被逼自杀。不过成帝年轻时被舅舅家族颖川庾氏势力所限制,并不亲政。至后来长大,却留心事务,而且生活俭约,曾因射堂需耗用四十金而放弃建造。
在石头城时右卫将军刘超仍为成帝讲授《孝经》及《论语》,但因刘超与锺雅带成帝逃出去的图谋泄漏,二人遭苏峻派任让收捕杀害,期间晋成帝抱住任让哭求:“还我侍中、右卫!”但任让不听小皇帝的命令,将二人杀了。苏峻之乱被平定后,任让原本因与陶侃有旧情而得免死,但成帝记恨他,任让还是被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