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刘裕讨伐卢循谯纵
卢循,是卢谌的曾孙,娶了孙恩的妹妹。孙恩作乱时,与卢循相勾结。孙恩败亡后,众人推举卢循为统领。刘裕率兵讨伐卢循,卢循势穷,逃往番禺。又侵犯广州,自己掌管广州事务。当时朝廷刚刚击败桓氏,内外事务繁多,于是暂且委任卢循为广州刺史。刘裕讨伐慕容超,卢循的姐夫徐道覆派人劝他趁机起兵,卢循没有答应。于是徐道覆亲自前去游说卢循,卢循不好拒绝,于是就答应了。道覆率众顺流而下,江州刺史何无忌率军抵抗,被贼军打败,无忌因此丧命。朝廷惊惧,打算北走依靠刘裕,又听说贼军还没到,人心稍安。刘裕班师回朝,到达山阳时,听说何无忌被害,担心京邑失守,遂率数千兵马到达京口。四月,刘裕回到京师,刘毅率水师两万从姑孰出兵。道覆听说刘毅大军将至,于是给卢循送信让他率军共同抵御刘毅大军。刘毅败绩,卢循打算退还寻阳,占据江陵与朝廷相抗,道覆坚决不同意,他以为现在应当趁势进军,两人相持很久,最后才赞成了他的建议。贼军攻破江、豫二镇,军队人数达到十几万。孟昶等人商议应该拥天子过江,刘裕不从。刘裕移驻石头,道覆打算领兵从新亭、白石北上,刘裕登高望之,刘裕看见卢循军队从新亭出,大惊失色。卢循不赞同道覆之计,卢循多次率军出击,都被刘裕打败。七月,贼军从蔡洲退还寻阳,刘裕开始大练水军。当时谯纵遣使游说姚兴,请求派兵入侵。姚兴派桓谦等人率两万大军进犯江陵,卢循也给苟林增兵,让他讨伐江陵。桓谦大败,乘船逃走,半路被杀。苟林大军也溃败,刘遵追上苟林将其斩杀。十月,刘裕率水师南征,徐道覆水兵侵犯江陵,被刘道规打退。孙季高从海上进击,焚烧卢循战船,四面围攻广州城,攻陷后大肆屠城。刘裕怕贼军败退于还是逃散,于是命王仲德率两百多艘战船在海上拦截。十二月,卢循、徐道覆率两万人乘船逃窜,刘裕下令全军追击,朝廷战船上设有万钧神弩,贼船皆沉毁。卢循军停靠西岸,岸上的朝廷军队早就准备好了火具,船靠岸后,岸上大军立刻点火焚毁了卢循的战船。卢循率余众退还寻阳,刘裕大军赶到全力进攻,卢循军死战,还是不能抵挡朝廷大军,卢循一个人乘船逃走,刘裕派人追击。路上卢循又收敛散卒,聚众数千人,回到广州,道覆回到始兴。七年,二月,卢循到达番禺,孙季高率军抵御。攻打了二十多天没有攻克,卢循率军撤退。到达龙编的时候,被当地刺史诱歼,卢循投水自尽。孟怀玉率军围攻道覆,攻打半个月多终于攻陷,斩杀道覆。
谯纵占据蜀地,向羌人卑躬屈膝,卢循作乱时,谯纵也曾响应,谯纵俨然有做刘备之志。义熙九年,刘裕灭掉刘毅,安定荆州,任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两万人伐蜀。刘裕事先与朱龄石谋划好了,故作声东击西之计,使敌人迷惑,然后趁势收复蜀地。大军从外水进发,臧熹等人从中水袭取广汉,派出精锐战船从内水进击。谯纵派重兵防守内水。七月,朱龄石率大军攻陷彭模,众人舍战船步行前进。谯纵想派道福去涪城,道福不肯,以剑投向谯纵,射中了谯纵的马鞍,谯纵自缢而死。道福被擒,斩于军门。朱龄石让沈叔戍守涪城,蜀地遂平。
历史知识普及:卢循。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
东晋末年,随从孙恩发动天师道信徒起兵反晋,史称“孙恩卢循之乱”。趁着桓玄作乱之际,攻占广州,拜平南大将军、广州刺史,设置百官,割据岭南地区。义熙六年(10年),乘刘裕北伐南燕之际,发兵进犯建康,连败何无忌和刘毅的军队。刘裕凯旋回师后,发兵讨伐,卢循兵败自杀。
卢循神态风采清秀雅静,擅长草书、隶书、弈棋等技艺。卢循年幼时,当时佛门僧人慧远(一作惠远)善于品评人物,当他见到卢循之后,便对卢循说:“你虽然体态状貌比较有素雅的儒风,但是心里却隐藏着不遵守法度的志向。”
卢循的妻子孙氏是孙恩的妹妹。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兵作乱,与妹夫卢循共同策划。孙恩性情残酷,卢循时常劝谏制止他,因此人们多依赖卢循得以活命。
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兵败自杀,孙恩的残余部众数千人推举卢循为首领。当时,太尉桓玄打算用安抚的手段使东部地区的局势稳定下来,于是,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虽然接受任命,但是却依然为非作歹,行劫施暴。同年五月,卢循从临海进犯东阳,桓玄派遣抚军中兵参军刘裕带兵进攻卢循。卢循失败,逃往永嘉。
元兴二年(403年)正月,卢循派他的姐夫司马徐道覆进犯东阳。二月,建武将军刘裕率军击败徐道覆。八月,刘裕在永嘉打败卢循,乘胜追击卢循到晋安,再次将他打败。卢循形势窘迫,于是渡海向南逃走。九月,卢循攻打广州南海郡的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广州刺史吴隐之率军固守抵抗。十月,卢循夜袭攻陷番禺,抓获吴隐之,将城中府舍、民居焚烧殆尽。卢循于是自称平南将军,自己主持广州事务。卢循下令聚集焚烧数万死者遗骨,共同安葬在洲上;并派徐道覆攻打始兴,抓获始兴相阮腆之。
义熙元年(405年)四月,卢循派遣使节前往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献贡品。当时东晋朝廷刚刚诛灭桓氏,内外多事,没有时间前往征讨卢循。四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徐道覆为始兴相。卢循赠送给刘裕益智粽,刘裕回赠给他续命汤。
卢循任命前琅邪内史王诞为平南长史。王诞游说卢循道:“王诞我本来不是军旅出身,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我一向被刘镇军厚爱,如果能够回到北方去的话,一定会得到他的委派重用,这样,不管是为公为私,遇到机会,我一定要报答您的厚恩。”卢循认为他说得很对。这时刘裕写给卢循一封信,让他派吴隐之回去,卢循没有听从。王诞又对卢循说:“将军这次扣留吴公,对公对私都不是好计策。孙策岂能不想扣留华歆?只是因为一个地方容不下两个君长罢了。”于是,卢循派吴隐之与王诞一起回去。
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带兵北伐南燕,徐道覆得知后,便派人劝说卢循乘东晋空虚之机袭击建康,卢循没有听从。徐道覆亲自来到番禺,向卢循游说道:“我们住在这五岭以南的地区,难道你还以为是因为理该如此,并且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吗?我们正是因为刘裕力量强大,很难跟他为敌才这样的。现在刘裕的大军集结在坚固的城池之下,什么时候回来还说不定,我们用手下这些希望回到故乡的敢于拼命的士兵,突然进攻何无忌、刘毅这些小辈,不过就像把手掌翻过来而已。不趁这个时机起事,而只是追求一天的平安,朝廷却一直把您当做心腹大患。如果刘裕平定三齐地区之后,让军队休息一二年,再先用诏书征召您进京,随后刘裕亲自在豫章屯兵,派遣几个将领率领部队翻过五岭,即使将军再神机勇武,恐怕也不一定能抵挡。今天这个机会,是万万不可错过的。如果我们抢先攻克建康,把他们的根基全部摧毁,刘裕即使回来,也没有什么办法。您如果不同意,我就要率领始兴的兵众直接进攻寻阳。”卢循非常不愿意起事,但却没有说服徐道覆的办法,因此,只好同意他的意见。
当初,徐道覆暗地准备制造船只,便派人到南康山砍伐可以制造船只的木材,谎称要到下游城中贩卖。后来,徐道覆说劳力少无法运到下游,便在始兴廉价出售,价格比市面上低好几倍,居民们贪图便宜,卖掉衣物而争相购买木材。赣江水流急而且多石,出船很难,木材都储存在当地。因而这样许多回,百姓的船板积存得极多,百姓却没有任何怀疑。徐道覆举事起兵后,根据卖木材的收据一一索取,不准隐藏不报,雇用许多人拼装战船,十多天便完成。卢循从始兴出发进犯长沙,徐道覆进犯南康、庐陵、豫章诸郡,这些地方的官员都放弃职守逃跑。东晋安成公、镇南将军何无忌从寻阳带兵出发迎击卢循。三月二十日,何无忌与徐道覆的军队在豫章遭遇,何无忌兵败阵亡。
不久,卢循向北方进犯,派徐道覆进攻寻阳(一说江陵),自己准备攻打湘中地区各郡。荆州刺史刘道规派遣部队迎战他们,在长沙战败。卢循开进到巴陵,打算直奔江陵。徐道覆听说刘毅就要攻来,派信使飞马报告卢循说:“刘毅的军队很强大,我们的成功失败,关键就在这次战斗,所以,应该同心协力把他打败。如果这次能够取得胜利,那么江陵就不值得担忧。”卢循当天便从巴陵出发,与徐道覆的兵力会合,然后顺流而下,兵卒十万,战舰数以千计。
五月初七日,卢循与刘毅在桑落州摆开战场,将刘毅的军队打得大败,一直打到江宁。刘毅扔掉船只,只带着几百名下属步行逃走,剩下的士兵全部被卢循俘虏。他们丢弃的军事物质堆成小山。当初,卢循抵达寻阳时,听说刘裕已经北伐回师,还有些不相信。击败刘毅的军队后,才从俘虏的口中得到证实,他和他的党羽们互相对看着面色大变。卢循打算退回到寻阳,攻克江陵,占据这两个州来和朝廷对抗。徐道覆很有胆略和决断力,打算与敌军拼死一战,于是对卢循说应该乘胜直接进攻,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卢循犹豫好几天,才依从他的建议。
五月十四日,卢循大军抵达秦淮河口,东晋朝廷都城内外戒严。徐道覆请求从新亭进军白石,然后烧掉战船登陆,分几路进攻刘裕。卢循多智谋而少决断,打算以尽可能保险为目的,便对徐道覆说:“我们的大军还没有到,只听见一些风声孟昶便被吓得自杀,根据大趋势来说。敌人自会在几天内崩溃散乱。现在,决定胜负也就是一个早上的事,一味凭侥幸在战场投机取利,既不是一定能战胜敌人的办法,还可能损伤我的士卒,我看不如按兵不动,等他们上来。”徐道覆因为卢循疑心太重而缺决断,于是叹息道:“我终将被卢公耽误,事情一定不会成功。如果我能有幸为一位英雄卖命奔波的话,天下早就平定。”
刘裕害怕卢循发动突然袭击,所以采用虞丘进的建议,砍伐树木在石头城和秦淮河口等地全部立起栅栏。卢循把伏兵布置在秦淮口南岸,命令一些老弱将士坐船向白石进发,并声称全部大军准备从白石登岸作战。刘裕留下参军沈林子、徐赤特戍守南岸,切断通往查浦(一作祖浦)的交通,命令他们坚守阵地,不要轻举妄动。刘裕和刘毅、诸葛长民等向北出兵迎击卢循军。
五月二十九日,卢循火烧查浦,进兵到张侯桥,以伏兵大败徐赤特,徐赤特乘船逃往秦淮河北岸。沈林子、刘钟据守栅栏奋力作战,朱龄石亦率援军赶来相救,卢循军才撤退。卢循带着一支精锐部队急进,到达丹阳郡。卢循不久因攻打栅栏失利,战舰遭暴风吹翻,死者众多。在南岸列阵交战,再次大败。
六月,卢循进攻京口,掠夺各县,但什么都没有抢到,对徐道覆说:“军队出来时间太长,已经疲惫不堪,我看不如回到寻阳,合力攻取荆州,这样我们占据三分之二的天下,就可以慢慢地再与建康的东晋政权争强斗胜。”七月初十日,卢循从蔡州向南撤退回寻阳,留下他的部将范崇民带领五千人据守南陵。七月十四日,刘裕派遣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钟、河间内史蒯恩、中军谘议参军孟怀玉等人带兵追击卢循,自己率领大军随后jin击,在雷池打败卢循。卢循想逃回豫章,便拼全力在左里设置栅栏。刘裕命令部众攻栅栏,卢循军队虽然死战,还是不能抵抗住官军。刘裕乘胜进击,卢循单船逃脱,收拢逃散士卒得到一千多人,退还再保广州。刘裕先派孙处从海道占据番禺城,卢循攻城不下。徐道覆退保始兴,依险固守。卢循袭击合浦,攻克合浦后,进攻交州。到龙编时,刺史杜慧度用巧计战败卢循。
卢循势力丧败,知道不能免死,先把妻子儿女十余人毒死,又召集妓妾问道:“我现在要自杀,谁愿意跟我一起死?”多数人说:“麻雀老鼠还贪生,去死实在是人情所难。”有的说:“官家还准备死呢,我岂能想活着!”于是把那些不愿随死的人全部毒杀,便投水自尽。杜慧度捞出卢循的尸体斩首,连同他的父亲卢嘏一同处死。同党全部擒获,把首级传送到京都。
谯纵:谯纵(?―413年),巴西南充(今四川南部县)人,十六国时期西蜀政权建立者。谯纵出身世家大族,初为东晋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刺史毛璩遣谯纵等领诸县氐兵东下征讨桓玄,士兵不愿离乡,谯纵当时在军中担任参军,个性一向和蔼谨慎,大家都很喜欢他,侯晖、阳昧逼其反叛,推举他为首领。同年,谯纵自称成都王,建立西蜀政权。义熙九年(413年),东晋刘裕派兵讨伐谯纵,谯纵兵败自杀,西蜀政权灭亡。
中国十六国时期后蜀国君,汉族。405~413年在位.巴西充国县(今南充南部)人.出身世家大族.初为东晋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益州刺史毛璩遣谯纵等领诸县氐兵东下征讨桓玄,士兵不愿离乡,谯纵当时在军中担任参军,个性一向和蔼谨慎,大家都很喜欢他,侯晖、阳昧逼其反叛,于是想要推他为首领,谯纵本人不肯接受,投水欲自杀,被救起后又向大家叩头拒绝,然而变军仍以暴力逼他就范.攻占涪城(今四川涪陵)后,诛西夷校尉毛瑾,自称梁、秦二州刺史.遣弟谯明子在绵竹设伏兵大败毛璩部下王琼.毛璩死,纵自称成都王,以谯洪为益州刺史,谯明子为镇东将军、巴州刺史.四年,击败晋征蜀都督刘道规.向后秦姚兴称臣,姚兴封谯纵为大都督、相国、蜀王,加九锡封为蜀王.九年,既公元413年.刘裕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兵2万,自江陵讨纵,纳刘钟之计,斩侯晖,大败谯军,攻入成都.谯纵自缢而亡,西蜀亦亡.
补充
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益州刺史(又自领梁州攻取汉中)毛璩,起兵3万计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的桓振(乃桓玄从子)。令参军谯纵及其将侯晖领诸县氐人,走涪江东下,会师伐江陵桓振。蜀兵不愿东征,侯晖遂与巴西杨昧合谋,发动兵变,以武力逼谯纵为主,并出兵攻杀毛璩弟西夷校尉毛瑾于涪城(今绵阳市东北涪江东岸)。谯纵遂自称梁、秦二州刺史,兵指西南的成都。毛璩闻变,自略城徒步赶回成都,令参军王琼带兵3千前去讨纵,又令弟毛瑗带兵4千继后,谯纵遣弟谯明子及侯晖领兵对敌。两军在广汉相遇大战,侯晖战败退绵竹,谯纵命谯明子设伏二道以待王琼。王琼身陷重围,才发现中伏,至毛瑗兵到,才杀出理围。但部队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只好退回成都。谯纵兵抵成都,益州营户李腾开门迎纵兵。谯纵杀却毛璩、王琼、毛瑗等,自称成都王。以从弟谯洪为益州刺史;以亲弟谯明子为巴州刺史、镇东将军,率兵驻白帝城,防晋军东来。
四川脱离东晋独立,这关系着南朝的安危,南朝主政者决不允许这个现实存在;四川难以单独抗击东晋的讨伐,要保持政权则必须靠近北朝。北朝如能不战而控制四川,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控制四川的目的是为了顺流而下进攻南朝,这是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证明了的。这就是后蜀九年兵连战接的原因。
406年,益州刺史司马荣期攻破白帝城,击败谯明子;年下,龙骧将军毛修之,与司马荣期、文处茂、时延祖等率晋军攻后蜀,至宕渠因内部发生变乱而退走。
407年(义熙三年),毛修之与汉嘉太守冯迁合兵,击杀前年叛乱的杨承祖,准备继续进兵讨伐谯纵,因益州刺史鲍陋反对未成。
408年,襄城太守刘敬宣,受刘裕之令,率兵5千攻后蜀。秋七月,兵入三峡中,遣巴东太守以2千人出外水(今岷江);他与鲍陋、文处茂、时延祖等率主力由垫江(今合川)走内水(涪江),转战至黄虎(今射洪一带),离成都只有500里。这里,后秦姚兴也遣平西将军姚赏,南梁州刺史王敏将兵2万人入援;谯纵也派辅国将军谯道福,率众拒险死守。两军相持60余日,晋军不能进,且军中食尽,又疾疫流行,"死者大半,乃引军还"。
409年,谯纵接受后秦的封赏为蜀王。次年,谯纵以桓谦(桓玄族党)为荆州刺史,以谯道福为梁州刺史,起兵2万攻东晋的荆州。后秦姚兴也令前将军苟林统骑兵前来相助。并派人与东面卢循相通。
谯道福攻破巴东(今奉节),杀死晋的守将时延祖等。桓谦率兵进入荆州,招集旧部,得2万余人,进驻江陵西北的枝江。苟林的骑兵在寻阳击败入援建康的司马镇之,进军到江陵东南的江津。晋的荆州江陵处有两面夹击之中;晋都健康又受到户循的进攻,不但没有援兵,音信也阻隔不通;守嘉陵江的荆州将士也在另谋去就,这个形势对晋军十分不利。守嘉陵江的刘道规首先安定部众,他向众将士说:"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若欲去者,本不相禁。"他这样一讲,反而没有人走了。恰好,这时雍州刺史鲁宗之率数千人由襄阳南下援江陵。有人还怀疑鲁宗之有异图,刘道规则单骑往见,并委之以守江陵的重任。他则率统全军之众,首先攻击西北的桓谦。迅速战败桓谦,回师打败苟林,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完全胜利。谯纵经此失败后,再也无力向东晋进攻了,后蜀也就很快的走向了它的末日。
411年后蜀军败回四川。412年,东晋刘裕又筹划取蜀,以西阳太守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宁朔将军臧熹、河间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刘钟,起兵2万攻后蜀。出发前,刘裕与朱龄石根据前次刘敬宣走内水相持失败的教训,订下诱蜀人防内水,主力走外水的速战之策。为了防止风声早播、蜀人审得虚实,刘裕具一锦函,旁书"至白帝乃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
「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一,建安文学,代表三曹,建安七子。特点:政治理想的高昂,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是建安风骨的构成。二,正始文学,代表人物阮籍,嵇康,特点: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揭露礼教虚伪,表现个人的苦闷。三,两晋诗坛,代表: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名家辈出,诗人对诗歌做了有益探索。陶渊明,绕不开的诗人,开创田园诗。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炫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历史知识普及:南燕。南燕,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广固。统治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史称南燕。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410年二月广固失陷,南燕亡。
后燕慕容宝在位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
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宝北奔龙城。十月,北魏破中山,后燕被截为两部分。德以魏将来攻,邺城难保,于398年率户4万南徙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
东晋元兴三年(404),刘裕率兵击败反晋称帝的桓玄,掌握了东晋朝。
义熙五年正月(409年),南燕帝慕容超嫌宫廷乐师不够,欲对东晋用兵掠取。二月,慕容超轻启边衅,进击东晋宿豫,掠走百姓2500人。东晋中军将军、录尚书事刘裕率抗击南燕,外扬声威,于四月自建康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灭亡南燕的著名战争。
五月,进抵下邳,留船舰、辎重,改由陆路进至琅邪。为防南燕以奇兵断其后,所过皆筑城垒,留兵防守,这时有人劝刘裕不宜深入,刘裕认为慕容超等性贪婪,无深谋远虑,必不能守险清野。南燕鲜卑人恃勇轻敌,对晋军进入其境不以为虑。慕容超没有采纳征虏将军公孙五楼“凭据大岘山之险,使晋军不能深入”或“坚壁清野”、“断晋粮道”之良策。
慕容超闻晋师将至,召集朝臣商议。征虏将军公孙五楼等极力主张遣兵固守地势险要的大岘山,不与速战,以疲晋军;然后选派2000精骑沿海南行,断其粮道;再以驻梁父一带之师,沿山东下,侧击晋军。慕容超认为燕国富兵强,无须示弱,决定引晋兵入岘,然后以优势骑兵迎战。于是将莒县、梁父的守军撤回,修筑城池,整顿兵马,以待晋军。晋军不战而过大岘,刘裕大喜说:师已过险,将士必有死战之志,粮食遍野,军无匮乏之忧,此战必胜无疑。末帝慕容超先遣公孙五楼、贺赖卢及左将军段晖等,率步、骑兵5万进据临朐。慕容超得知晋兵已过大岘山,自率步骑4万继后。燕军至临朐,慕容超派公孙五楼率骑前出,控制临朐城控制临朐城南的巨蔑水控制水源。与晋军前锋孟龙符遭遇,公孙五楼战败退走。刘裕以战车4000辆分左右翼,兵、车相间,骑兵在后,向前推进,晋军进抵临朐南,与燕军主力在临朐南激战,慕容超派精骑前后夹击,两军力战,胜负未决,刘裕采纳参军胡藩之策,遣胡藩及谘议参军檀韶、建威将军向弥率军绕至燕军之后,声言由海道至此,乘虚攻克临朐。慕容超单骑逃往城南左将军段晖营中。刘裕纵兵追击,大败燕军,段晖等十余将被斩。慕容超逃还广固。刘裕乘胜追击北上,攻克广固外城。慕容超退守内城,刘裕督兵挖堑三层,筑高三丈的长围以困燕军,同时抚纳降附,争取民心,并就地取粮养战。慕容超被困于广固内城,先后遣尚书郎张钢、尚书令韩范,驰往后秦求援。
闻张纲善制攻具,命人在途中截获,并让其绕城大呼。当时江南每发兵北上增援,或遣使至广固,刘裕皆在夜间遣兵往迎,天明则张旗鸣鼓而至,以示援兵众多。执兵器背粮食归晋的北方民众日以千计。
七月,后秦主姚兴派卫将军姚强率步、骑兵1万,与洛阳守将姚绍汇合,统兵共救南燕。并遣使向刘裕宣称,后秦以10万兵屯洛阳,若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刘裕识破姚兴虚张声势,不为所动。不久,姚兴被夏主刘勃勃击败于贰城,遂令姚强撤周长安。
慕容超等久被围困,不见后秦援兵,城中兵民惊恐,见救兵无望,张纲被俘,于是请和,愿割大岘以南之地,称藩于晋,遭到拒绝。南燕大臣张华、封恺、封融及尚书张俊相继降晋。
九月,刘裕截获为借兵去后秦的韩范,使其绕城而行,以示后秦救兵无望,城内南燕守军惊恐。十月,燕臣张纲被俘,晋军制飞楼、冲车等各种攻城器具,加强攻防能力。
十月,降晋张纲制成各种攻城器具,覆盖牛皮,使燕军的矢石难以生效。410年,刘裕督众四面急攻,燕尚书悦寿开城门纳晋师。慕容超突围被俘,俘送于建康而杀之,南燕亡。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敌之失误,扬长避短,以战车阻燕军精骑;并将军事进攻与攻心相配合,稳扎稳打,掌握主动,终获全胜。
张茂:张茂(278―325),字成逊,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前凉昭王张寔胞弟。
清静好学,不慕名利。初任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建兴六年(320年),兄长张寔遇害后,继任凉州牧。尊奉晋朝,西控诸戎,东攘刘曜。太宁三年(325年),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谥号为成。张祚称帝后,追谥成王,庙号太宗。
张茂,字成逊,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为人清虚恬静而好学,不把世俗的名利放在心上。
建兴元年(313年),南阳王司马保征任张茂为从事中郎,又举荐他为散骑侍郎、中垒将军,张茂都不就任。
建兴二年(314年),征召张茂入任侍中,张茂以父亲张轨年老为由坚决推辞。不久,拜任张茂为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同年五月,张茂的父亲张轨去世,张茂的哥哥张寔继承张轨的职位。建兴六年(318年),张寔建立前凉政权。
继位
太兴三年(320年),张寔被部下阎沙、赵卯等人杀害,左司马阴元等人认为张寔的儿子张骏年幼,于是推举张茂为大都督、太尉、凉州牧。张茂不肯听从,只接受使持节、平西将军和凉州牧的职位。于是,诛杀阎沙及其党羽数百人,在境内实行大赦。又任命哥哥张寔的儿子张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封西平郡公。
张茂为人高雅,有志向和节操,能决断大事。凉州大姓贾摹,是张寔妻子的弟弟,势力压倒西土之人。在此之前,有民谣说:“手莫头,图凉州。”张茂认为民谣中说的是就是贾摹,便把他诱杀了。于是,豪门大族都销声隐迹,张茂威严风行于西凉。
去世
太宁三年五月十四日(325年6月22日),张茂去世,在临终时,拉着侄子张骏的手流泪说:“从前我们的先人以孝友著称。自从汉朝初年以来,世代忠诚顺从。现在华夏虽然大乱,皇上漂泊迁徙,你也应当谨慎地遵守人臣节度,不要有所丧失。我碰上天下大乱的时代,秉承先人的余德,代理此州,以保全性命,在上想不辜负晋室,在下想保护百姓。然而官职不是朝廷任命的,职位出于私下的议论,苟且地以此成事。哪里有什么荣耀呢?到死了的那天,戴白色便帽入殓,不要穿朝服,以表达我的心志。”享年四十八岁,共在位五年,谥号为成。前赵皇帝刘曜遣使赠张茂太宰,谥号成烈王。张茂死后无子,由侄子张骏继位。张祚称帝后,追谥张茂为成王,庙号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