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可是受了夏琦的激,一门心思想好好表现表现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虽然只是三分钟的热情,可这三分钟还没过呢。他支愣着耳朵听得倒挺认真,在他想来,圣旨既然是以他的名义下的,那他就该好好听听。

接下来就开始封赏那些皇后的亲戚爱皇太后的亲戚啊,什么等等等等。

皇上生前并没有那太多的妃子,所以指一个皇后娘娘,他也没有太多的亲人,只有两个哥哥。两位哥哥,一个封了侯,一个封了伯,也不能再升了,再生那些文官岂不是闹翻了天,这还是弘治皇上扛着压力封的的呢。

所以不能再生了,只能给他一些象征上的赏赐,比如说测下什么预测的物品呀,测下一些良田呀,这些一些金银珠宝呀。

就在刘健留大学读到到赐给两位国舅爷的良田千顷。斗牛服各一件。斗牛服,飞鱼服,麒麟服蟒袍,其实都是皇帝御赐给臣子象征身份的衣服,只是一些荣耀。

正德皇帝本来就不喜欢他这两个舅舅在自己父皇病重的时候来看都没看一眼,再让他生气啊,上次还派人打了他,虽然不是他们主使的,但是他心眼很小呀,找那些人作对岂不是低了自己的身份,所以只能找两位国舅爷。

急匆匆的从皇位上跑了下来够了,两位国舅的赏赐已经够了,不必再赏赐了。

刘建听得这话目瞪口呆这是皇上金口玉言,而且象征对群臣的恩宠,怎么能说收回就收回呢?还没听说过新皇登基时当场反悔要撤了别人的恩旨的,自已怎么撤旨呀?那简直形同儿戏,也是对弘治帝的大不敬。要是不应,新帝头一道口谕自已这大学士就拒辞了,那皇帝颜面何在?

两位国舅爷在下面更是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呀,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己的嗓子被皇上要回去了,自己这个舅舅当的得多失败呀,都没脸见人了,真是让他们心灰意冷了,自己以前姐夫在的时候自己怎么胡闹看来都行,现在换到自己的侄子继位了,本来还能想到荣耀一世,没想到自己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想到这不由得心拔凉拔凉的,二人嚣张到了极点,没想到接下来的侄子竟然不给他们一些恩宠,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啊!传出去可没脸见人了,自己侄子把自己的份上又给要回去了,这是个什么事儿啊?

刘建也懵了几代皇帝,不对,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除了当今天子这个陛下金口玉言再收回去岂不是不妥,旨意不合适就要收回来,如果是错的还继续执行吗?大学是你说的好没有道理。

李东阳见他愣在那儿,急忙跪前一步奏道:“寿宁、建昌两位侯爷是当今国舅、皇上至亲,皇上厚人薄已、甘作表率,臣子们敢不应承?今天是大曰子,旨意既下了,再撤回来颇为不妥,依臣之见,两位侯爷回头上表请辞推恩便是了”。

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心中暗恨,被新皇当众拂了颜面,还得主动请辞谢恩,皇上倒落个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的好名声,这李东阳太会拍马屁了,可是形势比人强,两兄弟无奈何,只好连声应是。

听到了李东阳的话,他感觉心满意足了,还是这个大学是聪明。明白自己竟然明白自己的意思,过程不重要,结果最重要,只要两人没有得到赏赐,那自己就心满意足了,定又做了,回去准备听接下来的圣旨,这一惊一乍的吓得众人心心惊胆战的,还没见过这样的皇上,甚至说收回就收回。

剩下的人员,吓得刘建都不敢再念了,生怕皇上再找人收回赏赐,自己还要不要这个脸了,还好小皇帝很识趣,并没有说要收回别人的赏赐,这让两个国舅爷更心生不满了,别人的不收就收自家人的上次这不是赤裸裸的打我们脸吗?打你们母后的脸吗?但是他们心生不满也没有办法,皇上下的旨意谁能违抗,更何况他们俩别看着平时胆子挺大的,那是皇上对他们恩宠,现在弘治皇上去了,新皇对他们可不友好,他们可不敢乱发脾气,省得给他们一顿收拾,连爵位都丢了,那真是哭都没处哭去。

终于念完了,我们的刘大学是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这是吓坏了,生怕挂不住面子。

陛下圣旨已经念完可以准备接下来的事情了,哎,不对呀,大学士你是不是写漏了人的名字呀?忘记了一个人啊,众人都左看右看,不知道皇上说的何人,又核对了一遍圣旨,又问了问上面的两位公公,旨意可是从他们手中拿来的,众人都言之凿凿,陛下确定了没有遗漏一个人。

那锦衣卫千户神机营参加了夏琦怎么没在里面啊?这是自己的师傅,现在自己当了皇上了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给自己师傅加一加官职啊,师傅也看看自己的能耐,本来以为他们能领会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的师傅的名字加在内,没想到他竟然如此不失去,那好了吧,只有自己亲自上场了。

啊,可能是你们太忙了,忘了,不过没关系,补上就好了,就让他当个左督查副使吧。

刘健听了正德这话,差点儿一个倒栽葱从阶上摔下去,区区一个参将武官、一个二十岁的同进士,就想进入督察院任副督御史,正三品的官职?刘健急忙跪道,高呼道:“皇上,万万不可”。

谢迁、李东阳两位大学士,户部韩文、礼部王华、以及刘大夏、马文升等六部尚书一齐跪倒,吏部尚书马文升急道:“皇上,官员晋升自古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之法,无论哪一条,夏参将都嫌德望、能力、资历不足,岂可骤升御史之职,请皇上三思。”众人见他小小年纪便如此恩宠不对先皇对他恩宠至极,因为当今皇上也对他极尽于宠,竟然想让他1月从正五品编到正三品,哪有这样的好事,便齐齐反对。

正德到底刚刚做上皇帝,一见下边跪倒了大半的臣子,心中也有些慌了,可是就这么把话收回来他面子上又过不去,正德皇帝只好面色难看地道:“既然如此,我朕便收回这道旨意,既然众位认为夏爱卿不适合做这个督察御史,夏爱卿在入职之前还打过仗呢,要不就让他做个兵部侍郎如何?

这种人刚站起来又跪了下去好吗?换汤不换药呀,还是个正三品的官职,夏春秋既无功绩又没有资历,怎么能突然升至兵部侍郎呢?这会让天下士子不服啊,众人苦口婆心的劝导才把洪志皇的这道圣旨劝走。

那我就生他一个锦衣卫同知在御赐一件麒麟服,谢迁听到还要反对一个黄口孺子,怎么能升值如此高的职位呢?

结果还没等他反对,皇帝开口了,你们是不是还要反对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下去,我这个皇上做的还有什么用,不如你们来做好了。

李东阳刘建赶紧拉了他一下,今天皇上铁定要给夏春秋升值了,但是升的是锦衣卫,虽然他们不满意,但毕竟是皇家的力量,他们也不好反对,让毛兵去头疼的话,再说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当今圣上的旨意,圣上颜面何在?一会儿发火了,两边儿岂不是更闹的不可开交,众人便同意了下来,,小小年纪便位居从三品的官职,真是让众人有些汗颜啊。

刘健的心脏可实在是受不了这位正德大帝的折腾了,好在现在该举行的典礼也都举行的差不多了,于是刘健急忙安排文武百官在乾清宫内守灵,估摸着只不过在那儿跪着烧烧纸,这下一定不会再捅出什么篓子来了。

内官王宗见新帝登基之事已定,忙也着人去坤宁宫请了太后和公主来乾清宫一起守灵。

此时夏琦还不知道自己的乖徒弟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升职加官,还和众人大闹了一番,自己虽然升了官,徒弟的能耐也完了,没想到把自己这个师傅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众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尤其是那些文官,一个个看自己的眼神,简直像看奸臣一样。好像自己不死变大明会衰败一样,像吃了自己似的,眼睛里全是羡慕嫉妒恨的火焰,要把自己活活烧死。自己的乖徒弟果然是闯祸拉仇恨的好手了,刚登上皇位就把他师傅给害万人排挤。

这会儿功夫自已已经莫名其妙地去督察院兵部转了一圈,然后就成了锦衣卫的同知妥妥的锦衣卫的高层。他施施然巡察了各道宫门后,随便和宫中将士一起吃了顿饭填饱肚子,此时已是快三更天了。

这么大一座皇城走了这么一圈儿,夏琦脚后跟都痛得要命,可是宫城内又不能骑马,他好不容易一步步捱回乾清宫,腿都快累断了,这时见弘治帝殡天的东暖阁冷冷清清没有人影,便打发了两名亲兵离开,自已绕到厅中坐了,准备偷偷休息一会儿。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