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这件事急不得,还要从你皇兄身上下主意,以你皇兄的性格,就算你嫁给他做平妻,恐怕你皇兄也是不在意的,不过现在不急,他没有足够的功劳,他必须去一些功劳才有资格来娶你,你现在应该是尽力的延迟你的结婚就算我不提,相信太后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会给你提亲的,这件事太清楚,毕竟自己不小了,皇家的子女到这个时间差不多再有一两年就要嫁出去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其实明朝的假期是很短的,一开始朱元璋认为放假过多会养成官员的惰性,所以规定一年只能放三天假。

后来迫于压力,从冬至开始放假,放置一个月。

马上就到了最后一个朝会了,他也准备好自己的土豆才算推广全国来年之后,毕竟土豆的种植面积可是很早的。

今天他早早的就起床了,大朝会差不多要5点起床。

走到大明门已经人山人海了。

玉阶丹陛,黄瓦朱檐,双龙蟠着汉白玉的石柱,巍巍的龙凤纹雕石牌楼显出威武庄严的帝阙。当第一缕晨曦映在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上顶时,百官上朝了。

金水桥上,当先三人白发飘飘,宽袍大袖,手捧着玉笏,昂然而上。第二排是头戴乌纱方角,身着酱红官袍的六部九卿,次后是穿绿袍的、蓝袍的官员们,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谈天说地,正在和自己熟悉的人聊着天呢,只有他手提着一个大袋子,一副奇奇怪怪的打扮,众人不知道他在搞什么。

但也没什么人去问,毕竟他在明光中的名声可不太好啊。

夏大人,不知你这提的是什么东西呀?哦原来是李大学士,不可说不可说,不过绝对是好东西,一会儿诸位就明白了,还神神秘秘的。

李东阳没问出是什么来也就算了,他的好奇心倒是不重,只是谢迁让他来看一看是什么东西。

御前太监大喊了一声,圣上上朝百官接驾。

之间中百官上了朝堂,正德天子高坐龙椅之上,一身正装,真是有了一丝皇上的风范,不再是当年那个糊涂打闹的小子了。

他穿着麒麟服站在五官的行列,手里还拎了一个小袋子,众人十分好奇,但又不好意思问。

这是正德当皇上第1年的朝会,其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是哪里有雪灾啦,哪里又干旱了,哪里有救灾?哪里有叛乱了?其实大明朝自从建立到结束这200年时常有过叛乱,但是都习惯了,重众人也就不在乎了。

陛下臣有本奏,哦,爱卿快快说来陛下臣前些日子在洋人手里获得一种神奇的作物叫土豆,他的亩产可以高达1000斤到3000斤左右,而且一年可以种两季还耐饿,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地方丘陵等地,我想请皇上下至全国推众。

其实他们二人早就商量好了,这都是他们演练过程中,谁反对也猜到了,不外乎是那几个顽固分子。

胡闹百姓乃国家根本即可种植一些来历不明的东西。其实这种反对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是第1次种植这种东西。后世第1次种植某些东西还心惊胆战的,更别说大明朝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第1个反对的便是大学士谢迁,但是自己会用事实来打他的脸,也没有反驳他,用事实说话比一切语言上的反驳都有利。

陛下,臣已经把土豆带过来了,请陛下查验。各位请看,这边是那土豆随即把袋子里的土豆倒了出来,圆滚滚的落了一地,众人十分纳闷的看着这种东西能吃吗?圆圆的,黄黄的。有的人十分好奇,把他拿在手里感觉还挺沉的,各位大人不知道吧,朕早就吃过这东西挺好吃的,不信真让御厨做出来给诸位大臣尝尝,来人把这些土豆拿下去,顿一顿端上来,让诸位大人尝尝鲜,顺便把宫里那些土豆也给炖上。

陛下还要慎重啊,但毕竟每个地区的环境降水土壤都不一样,不一定适合这种农作物种植,况且要去哪里种植呢,总不能陛下强行下令,强行推广吧。但是李东阳说了一句实在的话,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众人还被此事争论不休,主要是争论他到底能不能高产。二是能不能吃,能不能当饿,三是土地适合吗?

大多数的文官都不太同意,只有少量的,觉得应该试一试。正德皇帝也拿不准主意,毕竟这么多人反对,他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两边争吵不休。一会御膳房便把热腾腾的土豆端上来了,众位爱卿尝尝,今年咱们君臣吃的最后一顿饭呀,每个人都一个小碗,然后坐在地上品尝了起来,唉,这土豆的味道还不错,众人尝过之后可以一试啊,知道味道不错,众人的想法大大改变了,一是他们没有吃过,而是没有真正见过这种东西,所以才怀疑他们也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大明。

吃过之后众人又开始争论了,文官的嘴皮子果然不是盖的,自己竟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就在这个时焦芳出来了,他身为吏部左侍郎。

臣有话说噢,爱卿请讲,他还记得这个老头上次给他送过礼了,虽然是为了减免河南等地的租子,但也是有心了,总比那些动不动就用圣人之言来劝他的人好多了。

臣同意夏大人的想法,这事关天下百姓,然而不得不慎重,陛下应该得一州之地试验,然后再推广。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谁都不愿意去自己的家乡推广,推广好了还好说又是推广的不好,那不是挨骂呀,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呀,毕竟古代的人都是很注重名声的,尤其是叫家乡,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那焦爱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臣没有好的办法,但臣愿以一世愿意在臣的家乡推广这种新作物。上次臣的家乡受到大旱得夏大人相助百姓们才得以活命。

我们相信夏大人绝对是为我们的好,如果成了那天下百姓的福祉如果败了我们也不埋怨夏大人就当试验一次,不知您感觉如何,这中百官看到有人做出头鸟了,愿意在他们那地方试验,也不说话了,毕竟他们尝过之后这土豆还可以,况且陛下已经在皇庄试验过了,高产起码比小麦水稻都高产,试一试也无妨,这个好吧。

这倒不必,只是学一些比较贫瘠或者农作物难以生长的地方先试种,况且如果焦大人同意我可以命人因为四处搜寻粮食,然后分到每家每户,这样众人无后顾之忧岂不美哉呀,如此一来,那就更好了,这样百姓们就更加感谢您的大恩大德了,就这样吧,我让布政司立马去办。皇帝听到后立马拍板了,这毕竟是他继位后的第1件大事。

众人感觉这土豆还是挺好吃的,吃过之后竟然还想吃,只是不好意思。

各位大人想吃土豆的可以去买,现在集市上应该有卖的,也不贵很便宜。毕竟皇庄种的太多了,要是单论皇家的消费能力是很难消灭这些土豆的,只好拿出去卖,这些农民更打算卖一些稀奇古怪的,卖个好价钱嘛,毕竟没见过的东西谁都想尝试一番。

散场之后他还穿着几个红薯赶到了后宫,毕竟当时答应过正德皇帝给他做红薯吃,自己不能食言,师傅你又带了什么好东西快给我瞧瞧,他随即从小包里掏出了几个大红薯来,这是什么东西,这叫番薯也是炒着吃吗?不合适,那怎么吃烤着吃,烤着吃,那真要亲自烤,怎么考?我教你。

没想到正德皇帝玩儿性大起是要亲自上手,夏春秋只好一把手把手的交给他。

先点燃火堆,然后挖个坑,把那些热灰埋在土里,把红薯埋在热灰之中,然后慢慢让它烤熟,这样的才能吃,如果放在火上烤外面对焦了里面还会不熟,等到过了半个小时挖出来之后热气腾腾的红薯,外面焦黑,掰开之后里面是金黄黄的瓤,尝一口香软,甜蜜电视好吃不够啊。

他小时候就最爱吃烤红薯了,又不贵,每次买一大块,上学的时候揣着还可以暖手,等到饿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消灭掉。

刘瑾快去,公主给叫过来,让公主也尝尝,一天天的待在屋子里,有去没去,皇兄你找我什么事啊?来皇妹快尝尝,这是夏爱卿亲自带进来的红薯,你可尝尝很好吃的。

只见眼前鹅黄色宫裙曳地,前边隐隐露出一对纤巧的靴尖,鼻端已嗅到品流极高的淡淡幽香。

曾参见长公主殿下,夏大人快快请起,不必多理。看到自己的心上人竟然跪拜自己双方之间就这么大能够不由得内心一阵酸楚,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修成正果呀?每每想到这就内心凄苦不已。

本来他看到这脏脏的不想吃,一听说是自己心上人带来的,也感觉还没那么脏了,说着拿在了手里一尝,嗯,味道果然很好吃,这是什么东西啊?皇兄我以前怎么没吃过?这也是外面那些洋鬼子带过来的,夏爱卿说叫红薯可以烤着吃。

味道不错,剩下的这几块给皇后娘娘和两位妃子还有太皇太后和太后送去吧。

这个没牙口的人也非常适合吃,还很容易消化。

不过这个种植方案已经同意了陛下这几日要亲自筹备两种了恐怕暂时无法抽出时间来进宫了还望陛下见谅。

听到这种的皇帝有些失望,这是他最喜欢的玩伴,跟他玩自己才感觉前所未有的舒心,而且总是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他不来自己又要无趣了,唉,好吧好吧,都是为了国家大事,朕允许了。

其实他也没那么忙,主要是最近刘瑾和西厂东厂那边人斗的正嗨,他可不想牵扯到其中,现在已经水深火热了,不是他们死就是那边儿了,不过按照刘瑾等人估计,那边儿办网的可能性更大,虽然那边儿有权,但是这边儿有皇上撑腰啊,早就立于了不败之地,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这本来就是应有的替换方式,可是正德皇帝竟然忘了,不过他迟早会想起来的。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