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方小子,我可是你前辈!”李公看着方鸿说道。

“学无先后,前辈是时候让一让年轻人了。”要是以前方鸿也不会顶撞李公。毕竟李公也是自己的偶像,可是现在却管不了这么多了。

“圣上都要叫我一声李公,你竟然敢阻拦我?”李公吹胡子瞪眼的说道。

“陛下亲封太学博士,自然便要为陛下效力,寻找良才。”

两人谁也说不动谁,一时间僵持在了一起。

最后还是李公提出来了一个解决办法,那便是让封长生先跟着他三年,等他十八岁之后便前去长安,入太学院读书,这样一来既可以拜师,又不阻碍封长生进入太学院。

而至于为什么是三年后,便是因为到了太学院便不可随意离开长安,因为太学院里面都是国之栋梁,人身安全还是要保证的,所以李公自然不能经常见到他,所以要趁着这三年的时间好好教导封长生,这样才不会给他丢脸。

至于太学院可能大家有点耳熟,其实太学院又称作国子监,是全国第一的学习圣地,孔家的这一代家主孔颖达则是国子监的祭酒(祭酒=院长),而国子监还是其他过来交流学习的地方。

也就是说如果有别的国家的人想要学习大唐的技术,经过圣上允许后便会来到国子监学习,可想而知这影响有多大,

到时候交流学习的外国人回去了,别的国家的人都会知道,唐朝知识最前面最好的学院就是国子监,而在大唐治下,要是国子监的人犯了法,只要不是谋逆的大罪,其他官员都是不可以审问的,只能移交大理寺。

如此之多的特权,天下学子都会想要进入,可是国子监招生一届只有五十人,而起必须要有大儒的推荐信才可进入。

既然几人商量好了封长生的归属,那剩下的便是萧阳和吕风了,方鸿此时虽然算是抢到了封长生,但是却还有在等三年,所以也没有和他们多说什么,只是留下一句,“若是此次你们院试能得前三,那我便推举你们进入太子监,若是不能,那便好好读书吧!”

院试考过便是一名秀才了,也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而秀才过了还有举人、贡士、进士,状元等。到了举人之后,若是你不想再考了便可以申请为官了,当然只是九品的芝麻官。

到了贡士以上,虽然官位依旧不高,但是却可以留在京城,接触到朝廷权利的一角,要是再攀上个靠山,那是真的会少奋斗二十年了。

萧阳和吕风听到方鸿说的话之后,脸色一苦,杭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这次他们也就是趁着其他人已经过了年纪不能参加三院大比才能如此轻松的摘得前三。

这不是说萧阳他们两个怕了其他与他同辈的学子,而是科举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所以许多大他们几辈的人,也会参加考试,想要在如此多的人手里取得前三,这难度可不小。

不过虽然脸色难开,可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是,定然不会辜负方大人的好意。”

一阵微风吹过,将阁楼栏杆上正在休息的麻雀给惊扰的飞了出去。

“小封,你今晚来我府上一趟,然后你们都下去吧!”李公叮嘱了封长生一句后,就对他们挥了挥手。

三人再次拜别之后,便下了阁楼,依稀之间封长生还能听见几个老人的笑声。

出去倒是简单,虽然封长生是个路痴,但是很明显萧阳他们对这里很熟悉,封长生偷偷放慢了脚步,一路跟着他们就出来了。

二楼,付院长无意看见三人离去的背影,特别是看见封长生慢悠悠的跟着萧阳二人后面之时,不由得抚着自己的胡须:“不骄不躁,很好!”

封长生:???

南山书院外

在里面虽然看着过了许久,其实也不过不到半个时辰而已,王仲与李洛儿也正坐在阴凉处等着他。

在和萧阳与吕风打了声招呼后便向着几人走去,而原本打算请封长生吃饭,交流一下感情的两人,也不得不偃旗息鼓,回家认真准备着考试了。

“你们怎么还没走呀?”封长生走到王仲和李洛儿身边说道。

“王仲说你很快就出来,所以我们便在这里等着了,话说,你是怎么知道封木头会这么快出来的?”李洛儿回答完封长生的话之后,突然觉得不对劲向王仲问道。

王仲嘴角微微一笑:“此时进入南山书院,且进去的又是前三名之人,按我推测不是去领奖,就是前几天那条李公收徒的消息是真的。”

说道这里王仲紧紧的盯着封长生。

“没错,李公收我为徒了。”封长生偷偷瞄了一眼李洛儿,然后得意的说道,这语气便是和赵青差不多,都是一副欠打的表情。

“真的!”李洛儿惊喜的问道,或许是察觉到自己表现的太激动了,于是李洛儿强行按捺住自己的激动,平静的说道:“那还不错,恭喜你了。”

“呵呵,同喜同喜!”封长生脸上漏出一抹坏笑,凑近李洛儿的耳朵小声说道,“是吧!小师妹?”

“谁,谁是你小师妹了?”李洛儿连忙后退了一步,强做镇定的说道。

“王兄你来评评理,你说她是不是来我们学舍最迟的一个?怎么不是小师妹了?”封长生退到王仲身边,将手搭在王仲脖子上说道。

要是以前封长生敢将手搭在他的身上,早就被王仲摔出去了,可是这次王仲只是盯着封长生:“小师妹?”

“啪!”封长生拍了一下自己的嘴,旁边的李洛儿的眼睛和王仲一接触也连忙低了下去。

长阳街

“所以你就骗我们?”王仲和两人走在街上,冷冷的说道。

“哎!这怎么能叫骗呢?这是战略性隐瞒,这不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和你们说吗!”一旁封长生左右围绕着王仲转来转去。

“对呀!王哥哥,你也不忍心洛儿没办法读书吧!”李洛儿也在一旁眨着自己的大眼睛,一边可怜兮兮的说道。

“这,也罢,不过以后你们要是再敢瞒着我?”王仲说到这停顿了一下。

“不敢,不敢!”封长生和李洛儿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快,“我们发肆!”说完连忙举起了四根手指头。

王仲看见这两个活宝也没有刚开始那么生气了,“那你们怎么和赵青和铁牛说?”

“这你放心,铁牛一向听我的,至于赵青,不是还有他姐吗!”说着封长生挤出来一个大家都懂的表情。

忽然一阵哭声从不远处传来,封长生几人不由觉得好奇,便走了上去。

细看原来是一位初为人妇的女子正坐在大街上伤心的大哭,(ps:不要问我怎么看出是初为人妇的,古代只要是出嫁的女子都会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而这位女子的年纪又不大,所以···你们懂的。)听到周围人的议论,封长生等人便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是女子的孩子在她买菜之时,突然走散了,一直到现在都没能找到。

女子虽然心里着急但是却没有什么办法,也只能坐在原地大哭了起来。

正当封长生他们准备帮她寻找孩子的时候,人群外面一道声音传了过来。

“无量天尊,贫道或可一试!”声音沉稳而干净,不过一听便是一位青年。

随着人群的散开,青年男子也走到了前面,要说现在人还是非常崇拜神佛的,所以一般和尚道士,都会得到他们的尊重,更别提唐朝立朝之后,立道教为国教,尊李耳为祖先。

所以道士在唐朝代表的意义又不一样了。

不过封长生倒是不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但是他也是个无神论者,就算是穿越到唐朝也只是认为是因为磁场干扰了时空罢了。

“小道士,你能干什么?难不成掐指一算?”虽然封长生的话很嚣张,但是众人一看这一大一小的身影便脑补出了一种反差萌。

“贫道对着卜算之数倒是颇有心得。”封长生也没有料到那道人这么容易便承认自己想要靠算命的办法找人。

闻言,封长生犯了个白眼,正打算说什么的时候,只见那道人右手手掌一翻,出现了三枚铜钱,成三才阵势(ps:就是三角形的样子,毕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嘛!)。

随后道人闭目嘴里念念有词,右手轻轻一抖,手上的铜钱瞬间飞起,随后又被他一把抓住,慢慢放开。

“坎离柱天,元极坤牵!”青年道人看着手上的铜钱默默念道。

随后朗声说道:“诸位莫慌,我已找到孩子所在何地,坎为北,元极为事物本源,也就是天,所以孩子在北方的一座天神庙中,诸位谁知道那庙在何处?”

“这,北城没听说过有天神庙啊!”周围的人群都议论纷纷。

“对呀,我也没听说过。”

“我,我知道!”这时一个乞丐打扮的男子小声说道。

“哦,你知道?”众人都有点吃惊,他们都不知道,一个乞丐居然知道?

虽然其他的人不相信,可是那大哭的妇人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求求你,带我去,我要去找我的孩子!”

看见妇人哭的伤心裂肺,那些原本还想要讽刺乞丐的人都闭上了嘴巴,这时候实在是不应该打击这个妇人了,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

···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