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蜀王是想怎么样?”

长孙无忌的脸色阴沉无比,一双眼死死盯着李恪。

李恪完全无视长孙无忌的威胁,淡淡笑着道:“听说,你们长孙家是名副其实的大唐首富。长孙大人难道不知道破财消灾的道理吗?”

“你想要银子?”

长孙无忌语气依旧不善,但态度明显轻了很多,他看着李恪的眼神,也没有之前那么锐利了。

果然还是那个纨绔子弟,看来,是大人我高看你了。

长孙无忌心中一番算计,只当李恪是沉迷玩乐。

李恪哪会不知道老贼心里是怎么想的?

“不错,一万两纹银,本王就当做无事发生。”

李恪嘿嘿笑着,故意装出一副傻愣愣的模样。

“将银子给他!蜀王,现在可以放人了吗?”

“好说好说。”

点了一下到手的银票,李恪轻飘飘一招手,立刻,王府的侍卫就将打成猪头三一般的长孙冲给松开了。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儿子的事情解决了,他也不再跟李恪废话,一转身便离开了。

“殿下,那长孙无忌视财如命,他的银子,岂是那么好拿的,你……”杨牡丹一声叹息,看着李恪连连摇头。

她本以为李恪能救下武媚儿,应该是个心思纯良之人,杨牡丹根本没有料到,李恪会如此贪财,如此愚蠢。

“杨夫人不必担心,本王早就跟长孙家有些过节,得罪他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倒是你们,既然要离京,手里可不能没有盘缠。这一万两银子,就当是本王送给武姑娘的盘缠吧?”

李恪大大方方的,将手里的银票塞到了杨夫人的手上。

这一下,杨牡丹才知道,她是误会了好人。

“娘,公孙冲临走的时候还在看我,我怕咱们前脚离京,他们就……”武媚儿被李恪救下,原本就对李恪有些好感。

眼看李恪如此大方,武媚儿更加不愿意走了。

与其冒险离京,倒不如暂时借住在李恪的王府。

“蜀王殿下,您看……”

杨牡丹也有些担心长孙冲会找她们母女的麻烦。

之前拒绝了李恪的好意,现在又临阵反悔,杨牡丹实在不好跟李恪开口。

李恪一听杨牡丹的语气,当即心里面就乐开了花。

这可是武则天啊,后世鼎鼎大名的女帝。

趁着武媚儿还不是武则天,李恪能将她收进王府,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安稳不少,更何况,武媚儿长得国色天香,配李恪,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忍着心里的高兴,李恪表面上却是客客气气的回话:“夫人不必拘礼,你们若是愿意,暂且去我王府住着就行。”

“多谢殿下!”

看到李恪答应了,武媚儿立刻抢着答应下来。

杨牡丹也由着女儿的性子,谢过了李恪之后,母女两便抓紧收拾东西,搬去李恪的王府暂住。

留下一队侍卫保护她们,李恪确定他们的安全之后,这才先一步,回转王府。

虽然对武媚儿有些意思,但立刻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有些事,更适合水到渠成,越是关心猴急,结果往往会不尽人意。

“王爷,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立刻刚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热,霍青龙便急急忙忙的,直接闯进了李恪的书房。

“什么不好了?你别急,慢慢说……”

“是,王爷。”

霍青龙喘了口气,这才急急的开口:“王爷,属下得到消息,长孙无忌方才进宫去了,属下怕他对您不利,所以……”

“所以,你就提前给我报信来了?放心吧,本王心里有数。”

李恪淡淡笑了笑,挥手让霍青龙先下去了。

长孙无忌进宫,一定是冲着李恪去的,李恪就算不用想也知道,长孙无忌准是去皇帝那告状去了。

这个老阴比,一肚子坏水,最擅长的就是蛊惑圣听。

李恪瞧不上长孙无忌的为人,但惹了小人,一点防备之心,总该是有的。

不等李恪想清楚,长孙无忌是在哪里做了文章,宫里的人就已经先一步到了王府。

“传圣上口谕!”

“蜀王李恪,即刻进宫来见朕,不得有误!钦此!蜀王爷,请吧。”

来的是李世民宫里的大太监。

宣完了圣上的口谕,大太监便催着李恪立刻动身。

到了御书房前面,大太监进去通禀了一声,才将李恪传唤进去。

李恪进门一看,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边,脸色貌似不太好看。

皇帝身边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长孙无忌!

果然,这老阴比在李恪手里吃了亏,立刻就跑来皇帝面前,进了谗言。

李恪也不知道长孙无忌都跟皇帝说了些什么。

心里狐疑着,李恪先跑去皇帝面前行礼:“儿臣参见父皇!爹,您找儿臣有何事?”

“何事?无事,朕就不能找你吗?”

李世民的声音清冷,不见喜怒。

“儿臣不是怕打扰了爹处理政务嘛。”

“政务不急,先说说你的事吧?朕听说,老六你整天不务正业,有这回事吗?”

“爹你听谁说的,该不会是长孙大人吧?”

李恪面皮抽抽了下。

不管是之前的李恪,还是现在的李恪,为人都很纨绔,长孙无忌虽然是公报私仇,但他这话,也没有全部说错。

“你别管谁说的,你先说是不是?”

“是。”

李恪大大方方的,直接就认罪了,不等李世民说出责备的话,李恪便抢先一步开了口:“爹,三哥和大哥,他们都很优秀。儿臣只愿做个闲散王爷,所以平时做事便纨绔了些。”

“你还有理了?”

李世民眉头一皱,笑骂了李恪一句。

老大和老三是李世民最看好的太子人选,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的很紧。

李恪一句闲散王爷,就是明说,他是不愿意抢了老大和老三的风头,所以才故意纨绔,不在民间留什么好名声。

李世民也没有立李恪为太子的心思,李恪这话,倒是答得让李世民很是满意。

“你大哥和三哥,年纪比你大,学的也比你早,不说他们如何,你也是朕的儿子,朕对你们,都是一视同仁。往后可不能如此懈怠,省的总有人来朕面前,说你的闲话,知道了吗?”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李恪躬身,一副乖顺的模样。

李世民这么说,李恪顿时就明白了他的心思,皇帝这是不打算追究李恪纨绔的事儿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