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王县令的嘴角微微一抽,手里的杯子都差点打翻了。

要不是知道这地方隐秘,平日里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在这春凤楼里。

此刻王县令,恐怕都要跳起来了。

王县令干笑了两声,“老弟这就是开玩笑了。”

“咱们这里可是海禁啊,轻易不准下海的。”

“王大人,这种事情嘛,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呢?”李子安笑了。

王县令踟蹰了一下,“这,恐怕不妥吧?”

“大人放心,就像大人说的,咱们这福州偏僻,人又少。”

“我呢,也不会到很远的地方去,就在海边捕捕鱼,捞点海带什么的,不会有事的。”

“到时候赚了银子,自然要少不了大人的好处。”李子安继续说道。

王县令咬了咬牙,一时间还真有些犯难了。

他倒不是真的贪得无厌,主要是这福州……实在是太偏僻了啊!

同年分配到杭州去当知府,三年十万雪花银,如今步步高升。自己倒好,留在这鬼地方……

恐怕一辈子都没钱孝敬上面,只能当个清汤寡水的县令了。

“这件事,你知我知,旁人又不知道。到时候真要出了事,大人干脆推到我身上就是。”李子安十分豪爽的说道。

“这……李老弟说笑了,我岂是那等小人?”王县令连忙义正言辞的拒绝。

但这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王县令却觉得,这主意……好得很啊。

自己只需要装聋作哑,就有银子。

到时候就算真的出了什么事,自己也可以装作不知道,再怎么样,罪不至死吧?

“咳咳,那李老弟啊,你看看,有什么需要本官帮忙的啊?”王县令说道。

听到这话。

李子安就知道这条鱼上钩了。

“我想要一块靠近海边的地,寻常不许人靠近,大人觉得如何?”

李子安直接又拿出了一叠银票,乍一看,至少在两千两银子。

王县令不动声色的接了过来塞进袖子里,“自然,自然。”

“李老弟从京城来我们这儿行商做生意,肯定是有独门秘籍的,怎么能让别人窥视?”

“要一块这样的地方,完全正常。”县令开口道。

两人对视一笑,觥筹交错。

这笔生意就这么谈拢了。

谈好了生意,接下来就是写风花雪月的事了。

喝喝花酒,赏赏美人,不亦乐乎啊。

第二天李子安醒来,官府的地契都已经盖了章,留下来空白的地方。

“厉害啊,竟然随便我填?”李子安喝了口浓茶漱口,忍不住啧啧称奇道。

要知道就算是在太平村,自己一开始做生意也没这么容易。

光是建造那个水泥厂,简直是求爷爷告奶奶。

不过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现在从太平村,还有京城两地送来的银票,那可是源源不断。

想干什么,大笔花钱就行了。

银子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儿。

“老爷,那人也说了,这海边的地,压根就没人用。”

“朝廷颁布了海禁的命令,不准开船去外头做贸易,顶多就是自己打鱼而已。”

渔民能捕捞多少海货啊,自己吃也就不错了。

捕的那么多,也运不出去啊,还不是白白的烂了臭了。

所以海边已经渐渐不怎么住人了,不管需要多大的地方,自然都管够。

李子安叹了口气,好家伙,私人海景别墅,这么好的地方,竟然没人要。

不过倒是也能理解,这些人不是不知道海边好。

只是对海里的资源认识不充分,尤其是海禁,就更加让沿海地带生活贫瘠了。

“先建造个工厂出来,海景房也建着,别人不住,我来住。”李子安拍板道。

而且,只要海景别墅建出来了,根本不需要担心没人住啊。

古时候有钱人,一样会享受的很。

几天后,福州府都开始震动了。

“你们听说了没,京城来了个富商,说要在这儿建工厂哩。”

“建工厂,那是做什么?”百姓们议论纷纷道。

“不知道。”在茶楼里说书的男人微微一顿,也有些卡主了。

他虽然收了钱,但的确不知道工厂是个什么东西啊。

“不知道?”

众人起哄,甩了甩袖子就准备离开。

但对方不愧是收了银子,十分专业的说书人,眼看着人群就要散了。

顿时咳嗽了两声,“你们不听就算了,反正损失二两银子的,是你们又不是我。”

“二两银子,什么二两银子,谁丢银子了?”

“是我丢的吧,你们都让让,被踩坏我银子了。”有人顺势接口道,顿时引来了一阵哄笑。

这里是最简陋的茶棚,都是给干苦力的人歇息用的。

别看茶棚里至少坐了十几二十个人,但真要凑一凑,恐怕都凑不出二两银子来。

众人这么你来我往的搭话,不过是嘲笑那说闲话的罢了。

但说书先生嘛,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这点小场面,根本难不住对方。

“你们不信就算了,那工厂招工,一个月可是给两银子!”

“只要合格了的,都能去。”

“二两银子,开玩笑的吧?!”

“就是,怎么可能啊,平日里在田里干活,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还赚不到十两银子呢。”

“这一个月,就有二两银子了?”

“不是哄人的吧,我听说有的人故意说招工,其实是骗人去做那见不得人的勾当!”有人神神秘秘的说道。

那人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你这破落户,也不瞧瞧自己的模样。”

“你说骗那黄花大闺女也就罢了,臭男人有什么可骗的?”

这话糙理不糙,逗得一群男人大笑起来。

但笑过之后,有人忍不住真的动了心,“难不成,真有这好事?”

“也辛苦哩,我亲戚和我说了,你们要去干活的,就要能吃苦。”

“每天至少也做五个时辰的活。但是工厂里头,那是包饭吃的。”

“你们要是有谁家里住得远,自己带着铺盖,住在里面也行。”

“但是吃不了苦的,那可不能去。”

一天干五个时辰的活,那也不算辛苦啊!

众人对视一眼,眼看着气氛都活络了不少。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