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家气势汹汹的集合到了拱门前。

部队的作风已经在众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了。

已经初步有了军人的样子。

参加拔河的人要展现出自己的自信。

啦啦队人员更会烘托气氛。

每个人都很兴奋。

“我们单位的来了。”

郑凯很意外。

意外的是这个称呼,我们单位。

人未到,声音已至。

又是谁来了?

“副指,我们排在第几个。”排长打招呼说着。

“还没有开始,等会统一抽签。”

“杨杰啊,我们单位的杨杰,一个顶三个,今天必胜了。”

原来这个我们单位来了,这个单位是指我们这群人。

众人把目光投向了杨杰。

杨杰是我们这群人里存在感最低的。

平时少言寡语。

很少交流。

长的很壮,有点像士兵突击里草原五班的老魏。

新兵阶段,每个人很少会去关心别人怎么样。

更多的精力主要放在自己身上。

每天要学习那么多东西。

很难有精力去关心别人。

“嗯,不错,挑出来的都是精兵强将,冠军稳了。”

被称为副指的家伙嗓门很大。

这个时候,郑凯还不知道什么叫副指。

很长一段时间,对军人的这个职位和军衔都不清楚。

主要还是郑凯很少去关心这个细节。

之前的郑凯只知道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司令为最大。

军棋玩的不少。

现在当兵了,只认识老兵,班长,排长,连长,首长。

老兵好,班长好,排长好,连长好,首长好。

也就这么几句。

其他的没见识过。

连长也就见过两个。

一个是三连长,进入部队的第一天,听到的第一声和自己有关的声音,就是三连长喊的。

还有一个连长是和自己住在一栋楼里的。

其他的带军衔的都是老兵。

带枪的都是班长。

是星星的都是首长。

不是班长没有教。

而是郑凯没有往心里去。

看得多了,眼花了,总是简单化记忆。

完全没有意识到还有其他的职称。

这个区别,对于还是新兵的郑凯来说,还真的没有花费任何精力脑细胞去记忆。

副指算是第一个。

主要是这个家伙实在是有点特别。

嗓门大,说话十分有底气。

戴着眼镜却没有一点斯文样子。

个子不高,却给人一种雄壮威武的感觉。

主要还是因为副指这个称呼。

好像很牛逼的职位。

果然这里的人个个都是人才。

说话又好听。

“我们单位有杨杰,你们好好挑选挑选,认真比赛,争取拿第二吧。”

还没开始,第一的名头就被我们单位给拿下了。

副指很自信的安排着这场盛宴。

这场盛宴,为什么叫盛宴。

因为在这里,郑凯第一次感知到一支特别的队伍。

之前一直忘了有这么一支队伍的存在。

和郑凯一起坐火车来的那群挂着牌子的人被安排到哪里去了郑凯一直没有在意,今天看到了。

是第六组。

特战排。

郑凯所在的单位是五连。

特战排是六连。

一群在地方人武部就被选中的人。

此刻组成的是六连。

特战。

听到这两个字,郑凯就有点小激动。

这个单位里可是有郑凯认识的人。

多少还是有点亲切感的。

只是郑凯巡视了一圈,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人。

略微有点小失望。

小失望不仅仅是没有看到想看到的人。

还有就是特战的输了。

特战又怎么样?

还不是输了。

挂着那么明显的牌子,让那么多人羡慕,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本来就是那么一回事。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一定的过程的。

虽然每个人的过程不一样,有长有短。

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这个过程的。

成长,不仅仅是身高体重的成长。

同时还有心理成熟稳重的变化。

身体素质好,是一个好的基础,好的开始。

强强在一起不一定全部变强强。

也有可能变成强弱。

和强者在一起就会变强?

不见得。

都是一个概率问题。

可能会变强,变强的几率可能会高一点。

没有肯定的事情。

更多的是自己追求强大的决心。

以及自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能否发挥发掘自己的潜力。

这都是因素。

摆正自己的心态,清楚的认识自己,这种情况,在某个年龄阶段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特战,那是真有个别人非常强。

但是全部人员同样的训练节奏,可不是每个人都变强。

有的新兵可能就被练难受了。

我不说谁。

强者恒强。

第一名被我们单位拿下了。

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

还玩什么?

讽刺失败者?

没意义。

这种活动,也就在新兵阶段有,在往后就没有这么友谊的比赛了。

而且这种活动有很多作用。

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提高团队的活跃程度。

同时每个人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很多。

赢得比赛和比赛输了都是好事。

就看组织者怎么组织语言了。

把所有的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也是一种能力。

由于拔河比赛,我们五排夺得第一。

所以每个人都很开心。

参加比赛的人很开心。

没有参加比赛的人也很开心。

参加比赛的人,在比赛过程中取得了成果。

增强了自信。

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开脱了眼界。

认识到自己并没有那么差,稍微努力一下,也是可以上的。

不训练的时刻,未必没有成长。

其实哪里有不训练的时刻。

每时每刻都在训练。

包括比赛的时候。

只不过训练的科目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

意识到部队强者很多时刻并不是我们拔河夺得第一。

而是在接下来的活动。

拔河比赛过后,我们又组织了一场篮球赛。

这种活跃程度,那是杠杠的。

因为拔河比赛赢了,给很多人增长了不少见识,让不少人提高了活跃。

篮球比赛,几乎每个人都上了。

是几乎。

并不是全部。

毕竟还是有那么几个人是不太习惯,不太能够融入到新环境里。

篮球赛,郑凯见识到了各班的精英力量。

一班施志凯,张海涛,杨泽葵。

二班彭劲,戴炎聪,李沈源,马帅。

三班吴世伟,马尔吉,张文南,徐文斌。

四班臧其运,郑展清,等等。

以前郑凯是很少去认识这些人的。

毕竟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各自都有各自的训练学习任务,也没有精力去了解别人。

这次的篮球比赛,活跃的各位一下就全凑齐了。

这是一种心态的变化。

对周围人的认知,对各位战斗力的了解。

这种心态的变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了解自己的能力,能够非常完美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了解众人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安排各项任务。

这是走向管理的第一步。

了解自己,了解众人,了解任务,安排任务,这是提升团队战斗力的必要能力。

看着众人,郑凯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团队。

这个世界不仅仅有自己,还有很多人。

篮球赛,我们自己排就能凑出两组参赛人员。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根本就不用区分是骡子是马。

每个人都是相互帮助,互相携带。

这个氛围也就在这个地方存在。

在这个世界的其他任何地方,好像都找不到这种情况。

这个社会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不希望别人过的比自己好。

很多人不希望别人过的比自己幸福。

真心帮助自己的人,很少。

在部队里,不一样。

似乎每个人都希望身边的人越来越好。

一场篮球赛,打的也是热火朝天。

并不是说每个人的球技如何的厉害。

而是每个人都尽全力在赛场上挥洒汗水。

打球不是技术性比赛,而是一场新的体能运动。

一场相互之间的协作,相互之间的比拼。

纯粹的就是运动。

说到打球,真的是运动。

技术这一块谈不上。

新兵打球,顶多是知道规则。

至于说运用规则,故意钻规则空子,是没有的。

自己排里打球是这样。

到了和其他单位打球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和其他单位打球,多了一份好胜心。

必胜,似乎已经刻在了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心里。

毕竟能把特战的赢了,还有谁能作为自己的对手?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