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自己的速度已经提升了,但是现实却告诉你,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太慢了,太慢了,天天带着你们训练,你们不烦,我都烦了。”
三炮的老兵钱宁说着。
“怎么不烦,我们也烦的要死。”
张品早就有点不耐烦了。
“天天训练这个玩意,手都麻木了。”
昌羽也打哈哈。
“我现在一闭眼,满脑子都是计算盘在转。”
“谁不是啊。”
“新兵阶段都是这样,等以后你们速度提上来就好了。”
钱宁虽然这么说,但是说归说,总是缺少点什么。
其实这不是说老兵们不教什么。
而是有的人天生不是教学的料。
自己会,和自己教别人会,那是两个概念。
大道三千,说一句实话,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也理解很多道理。
但是这些道理,让某些人自己组织语言的时候,却很少能够说出来。
就像很多老师给大家讲知识,讲道理,那些大家都懂。但是让大家自己讲出来。却是另外一个味道了。
简单举一个例子,股长给我们上课,再让听课的人讲授,完全就是两个意思。
就像一个人说了一句话之后,经过另外一个人的转述之后,意思往往就变了。
听懂了别人的意思,却不会表达。知道了别人说出来的意思,自己却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去表述。
说到底就是因为,相互之间还有很多差距。是能力上的差距,同时还有境界上的差距。
“我们的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吗?”
这才是我们这些人在意的东西。
“切,就你这速度,还算速度啊?”
“班副,要不我们一起比一下吧。”
张品这么一说,似乎一下就调动了我们的神经。
是啊,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和老兵们之间的差距呢。
“切,没意思。你们的水平刚刚及格而已。”
“就你们的样子,甩你们几条街。”
“不会吧,班副,光说不练谁不会啊,要不一起比一下。”
“不比,赢了你们没有意思,要是让别人知道,我在你们之间找存在感,那就太丢人了。”
“耶~吹牛逼谁不会啊?”
“这样吧,你们实在想比,那就比一下,但是不准说,我在欺负你们啊。”
“我们互相学习一下,怎么能说是欺负呢?”
这~
一看就是要搞事情!
但是我们这些人耶确实想看一下老兵们的水平。
张品是我们之中最顶尖的水平代表了。
而老兵代表只有三炮班副钱宁一个。
所以挑战对比自然在他这里。
想看一下差距,也只能从这里看一下了。
毕竟,除了三炮老兵带我们训练,其他的都是班长了。
这里为什么只有一个老兵,那是有历史原因的。
我们一炮的构成是知道的。
一个班长带两个新兵。
为什么没有老兵,这个放到以后说。
二炮也没有老兵,为什么也放到以后说,毕竟每个单位都有每个单位的故事。
至于三炮为什么会有老兵,因为这个老兵是三炮班长从新兵带出来的。
老班长带老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会减轻自己的训练琐事。
同样的也会有其他的影响。
这里就不说了。
“行吧,那就相互学习一下吧。”
“既然相互学习,那就拿出学习的样子。这样,我们比,其他人也不能闲着啊。”
“休息一下,怎么了?”
“那不行!必须一起进步!”
“这样,等会呢,每一道题分为两个比拼,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准确度,慢了,为输,错了,为输。”
“你们是一个集体,既然输了,那就一起接受这个结果。”
“输掉的一方,做俯卧撑吧,这个简单。”
“行!”
“昌羽报题。”
“郑凯计时,都没有意见吧?”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因为要体现公平和集体参与。
郑凯是一个严肃的人,谁都知道,所以郑凯卡时绝对的公平公正,至少在任何人眼里是挑不出毛病的。
一切看似随意的安排其实都是有深意的。
三炮老兵和二炮新兵相互切磋,一炮新兵来见证。
完全是所有人一起参与进来了。
“行,这都是小事。”
昌羽和郑凯两个人相视微微一笑。
这个微微一笑,也很有意思。
两个人瞬间达成了某种共识。
我们报题的话,肯定会报出平时我们易错的解题例子。
而郑凯计时还没有开始就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都不会怀疑郑凯这个人会不会瞎搞,肯定会认真的计时。
同时,郑凯计时的同时,也会观察。
这或许就是作为旁观者的福利了。
旁观者清啊。
“正运算。”
“观察所坐标”
“磁方位角”
“基线长”
“开始!”
咔!手中的计时开始!
从昌羽报题结束,郑凯的计时开始。
老兵钱宁看着好像是慢悠悠的计算着,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
而新兵代表,张品,那是稀里哗啦。
不是说动作稀里哗啦。
而是整个状态,虽然速度很快,但是依然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琐碎。
这些都是感觉。
这是旁观者的感觉。
老兵钱宁的动作像是话剧舞蹈,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
很流畅。
新兵张品的动作就像是街头炫技,花里胡哨动作特别多。
“好!”
钱宁优雅的报出结束的声音。
“七秒!”
“好!”
接着张品也报出了结束的声音。
“十二秒!”
“还要比吗?”
钱宁慵懒的样子,悠悠的说出了一句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张品表示,怎么可以这样快?还有人比自己快这么多。
快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快这么多怎么可能被接受呢?
要知道张品自己在训练的时候,可是遥遥领先众人。
在这个比试中,竟然被别人甩了这么多,完全没有对比性。
“我要看答案!”
这是张品最后的倔强。
“两个人的答案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
什么概念?
当时我们刚刚开始接触训练的时候,是学会计算方式,然后练习计算速度。
刚刚开始的时候,郑凯和昌羽是四十多秒啊!
这个是一种什么概念?
再后来,我们勤学苦练,从四十多秒,变成了三十多秒。
再从三十多秒变成将将及格的二十七秒。
正运算的方式是,
通过一个已知点的坐标,两个五位数,或者是六位数的数字。
然后在通过一个角度,一个距离,计算出看到的位置的坐标。
要知道郑凯的计算速度是正常人类中拔尖的。
正常人的计算速度,一开始的速度就是四十多秒。
通过熟练一下,可以提升到三十多秒。
再稍微严肃一下,可以提升到二十多秒,这是入门的门槛。
入门之后通过严格训练,可以再提升。
可以提升到十几秒之内。
张品的速度是反人·类的。
一般人的速度是达不到这样的。
那是张品的天赋。
但是谁能想到,即使天赋这么高,在老兵面前竟然落了这么大的下乘。
七秒之内计算出四组数据,并且记录下来。
这是什么概念?
手机中的软件打开也是要几秒的。
而在手机软件打开的时候,有的人竟然在这个过程中计算出了两个五位数的数据,并且记录下来。
这个时间里,手中同时还在操作设备。
听,说,写,算。
听别人报题,手中笔写出题目,手指操作计算题目,再通过大脑计算,手指再写出答案。
几秒,也就几秒,这是什么概念。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这还比什么?
一切小心思,在实力面前都是跳梁小丑。
这还比什么啊?
最简单的一组计算,被完虐!
这还怎么比?
“偶然事件,记答案,算什么本事。再来!”
张品表现出了最后的倔强。
把题目的计算速度归结于老兵对题目的熟悉。
想要再比一次,找回自己的自信。
“就比你最拿手的吧!”
“好,刚刚学会整理交会,相互定向,比这个!”
这个计算量比较大,在近阶段的训练,这个是重点。
“老实一点,承认自己不足有那么难吗?”
“你们就老老实实的坐俯卧撑不好吗?”
“非得让我拿你们当猴耍,你们才开心啊?”
“放屁,不吹牛会死啊,准备开始!”
“没有一点谦卑之心,让你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整理交会,相互定向,观察所坐标。”
“你们啊,趁我讲话的时候开始报题,你有没有公德心啊。”
“基线长。”
“话没有说完呢。”
“磁方位角,磁偏。”
“哎呀,可以啊,加快速度了,张品你能跟得上吗?”
“主观分划,测观分划。”
三炮老兵钱宁一直似乎都没有怎么在意一样。
注意力似乎一直在和我们聊天。
但是当题目报完的那一刻。
他的记录已经告罄。
然后就是飞速的转动计算盘。
再然后就是记录过程。
得出结果!
快!
非常的快。
反观张品,还在计算着。
“好!”钱宁已经停笔。
张品还在做最后的记录。
“不行吧,小伙子。”
“你们玩吧,我不陪你们玩了,好好训练。记得俯卧撑做了!”
“多长时间,多长时间。”
“没记,这个时间记录还有意义吗?”
“也是哦,没什么意义。”
“这怎么练的,速度也太逆天了吧。”
“哎,不看了,做俯卧撑吧。”
郑凯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在想事情。
想着刚刚老兵是怎么计算的。
动作简单到了极致。
计算盘的使用,数字的计算,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手法和自己的是一样的。
但是他怎么比自己少了一个计算?
到底是哪里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