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节课上完。

理论的东西学习的再多,也是无用的。

就像很多人,读了很多书。

没有实践,没有实习,那都是纸上谈兵。

而且就算懂了,实际操作也会了,但是能够确保自己能够轻松掌握的,还是寥寥无几。

所以,我们还要实践。

走出上课心情。

其他的训练队伍,也开始了新了一轮。

“啊,遇到这种头型奇型怪状的,一定要注意。”

“谁奇形怪状了。”

“我说你是奇形怪状,那就是奇形怪状!老实一点!”

“刚刚是这里出血了吧。”

“没有!治好了!”

“我说有就有!”

这个训练都是相互的。

都是轮流来的。

但是为了训练的记忆深刻,可不是按部就班的。

而是各种作死,各种蹂躏。

机会只有一次!

这么多人,轮流到头,可不会再来一次。

这是教导队的训练方式中的一种。

毕竟时间有限。

“啊,包扎的种类也有三种。”

“接来下,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首先是头部出血。”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就是这么残忍。

训练。

在这里是训练。

各种痛苦要切实的感受到。

因为到了实战当中,现实的伤害,远远要比这个伤害要大。

而且战场救护远远比这个要残忍。

虽然是训练。

但是那种氛围必须要营造出来。

“风帽式包扎。”

“你是想死啊,就不能老实的不要动。”

“疼啊,疼啊,你不能轻一点。”

“轻一点?谁让你受伤的。”

“不是你让我受伤的啊。”

“滚,你这是被流弹擦伤,流血不止。”

“现在我们明显的能够看到,他的头皮已经被灼烧完了。”

这???

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们要进行风帽式包扎。”

“由于受伤严重,整个面部也被灼烧了。”

“现在进行面部包扎。”

“包扎的时候,一定要看准了,是哪里出血了。”

“一定要包扎到位。”

“就像这样。”

这个训练,确实残忍。

不忍心看下去了。

“这个奇形怪状的家伙,很不幸,现在腿部骨折。”

“如何进行处理?”

“首先要排查原因。”

“不要盲目的进行救治。”

“找到断骨的位置。”

“啊,是这里断了。”

“是不是这里,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啊,有,有,有,疼。”

“说明就是这里断了,而且断的很严重。”

“一定要进行固定。”

“腿伸直了。”

“我腿断了,怎么伸直。”

“你在给我犟,不好好配合,受罪的只有你这个伤员。”

相互伤害,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我们的训练,就舒服多了。

“通过刚刚上课,老班长讲的已经很透彻了。”

“接下来我们就开展训练。”

“方法,大家都懂吧。”

所有人若有所思的说着。

“懂。”

“真懂假懂,就看各位的表现了。”

“两部器材。”

“通过整理连测,计算出,牛公山最高的电塔到观察所的距离。”

学习理论之后就是运用到实践中。

想想这个是不是特别简单。

无非就是四个点。

一个观察所,主观分划。

一个测观察所,测观分划。

还有一个辅助基线长。

通过这三个点,确定电塔的角度。

也就是两个三角形。

知道两脚一边,自然就能算出所有想要的数据。

郑凯迅速在纸上,画出原理示意图。

在脑海中迅速酝酿出了,各种要操作的数据。

“开始!”

训练就是这么直接,没有什么各种鼓舞加油。

大家立马行动。

轮到郑凯的时候,郑凯迅速跑到观察所,记录主观分划的各种数据。

首先是基线长。

在然后就是侧观察所的磁方位角。

以及目标的磁方位角,和目标与测观察所的夹角。

记录好之后,迅速跑到百米之外的测观察所。

开始操作仪器。

记录主观察所的角度,以及目标点的磁方位夹角。

但是!

不对!

不对,不对!

如果是这样思考的。

虽然逻辑上是对的。

但是缺少一点东西!

缺少一项很重要的数据。

往下看!

郑凯迅速移动测观察所的方向盘。

将方向盘向东一侧移动了五十米。

“郑凯在干什么啊?”

“你们猜猜。”

“那之前的观测数据,估计全部要作废。”

“不一定,看就好了。”

至于郑凯为什么要移动方向盘。

那是因为,郑凯绝对能够确定。

之前的位置看不到目标。

在方向盘里的电塔,不是目标点。

“由于战场形势影响,只能单人肩背抱法,立刻将伤员转移。”

教导队的家伙们,和郑凯开始抢场地。

“班副,你们这么猛,这里已经暴露了,不能安置伤员。”郑凯大喊一声。

郑凯和一群老兵们对峙了起来。

“那还等什么?还不赶紧转移伤员。”

值班员再次下达口令。

郑凯赶紧架设好方向盘。

毕竟我们的训练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本来,通过两组设备,操作,观测,记录数据,时间就有限。

现在郑凯还又转移了,测观察所的设备。

时间显得尤其不够用了。

架设好设备。

立马记录各组数据。

郑凯再次折返。

在折返的路上,郑凯计算着,有用数据。

跑到主观察所,重新记录各组数据。

所有的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

两次百米冲刺。

一次设备转移。

一次提交答案。

“好!”

全场郑凯是最快的。

不仅仅是郑凯跑的最快。

而且郑凯操作也是最快。

不仅仅操作快,而且计算也快。

一群人基本就是这个操作,若是有不同,也是细微的差距。

“停!”

值班员大喊一声。

“集合!”

指挥员很严肃的表情。

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

“难道是训练的时候,冲撞了其他单位的人?”不少人在内心里想着。

“全场只有一个人是对的。”

“其他人不用在组织训练了。”

“那么多的答案,没有一个是对的。”

“看不见吗?那个电塔,距离这里至少两公里,怎么那么多人的答案只有一百多米。”

“郑凯。”

“到。”

“只有郑凯一个人的答案是正确的。”

“后面的人,也不要测了,肯定是错的。”

“测观察所,和目标不通视,看不出来吗?”

“你们在方向盘里看的是什么,自己没有数吗?”

“你们都是怎么学的?”

“除了郑凯,其余人,围着操场跑五圈。”

“开始!”

郑凯惊讶了!

是的!

只有郑凯一个人是对的。

其他人都是错误的。

这是什么情况?只有郑凯一个人是对的。

这个环境,这个氛围,郑凯的光环也太强了吧?

简直就是人生巅峰啊,这个巅峰,源于自信!

从现场形势判断。

只有郑凯一个人在移动方向盘。

其他人没有。

难道只有郑凯一个人发现目标点不一样?

不!

其他人也发现了。

但是其他人没有做出相应的举措。

郑凯百分之百的确认,目标点不一致的时候。

立马进行了修正。

更改测观察所的位置。

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

但是还是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

而且,通过坐标,位置,激光测距。

郑凯的答案完全正确。

这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少了,或者错了,都做不到。

但是郑凯做到了!

看着众人。

郑凯明白,要想优秀,要想成就不一样的成绩。

必须要有相当的自信!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