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家在“修仙”中结束了训练。

而郑凯还在回味着,鸟练肺,内引外导,故土纳新,中正安舒,唤醒精气神。

这是五禽戏。

司马懿练习的这个五禽戏,熬死了诸葛孔明,熬过了曹家三代人。

这是三国剧情里的故事。

但是不得不说,确实有用。

毕竟郑凯开始练习的时候,就感觉不一样了。

或许是因为短暂的休息让郑凯调整回了状态。

也或许是郑凯现在的恢复能力很强大。

但是不得不说,作用还是有一点的。

毕竟全身伸展还是挺舒服的。

训练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每个人的显现又各有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

训练也是一样。

每个人也有各自的心态。

这些训练中的小技巧,没有谁会刻意去教。

似乎是这样的。

毕竟部队这个环境,很多时候都是大开大合的样子。

这些细小的地方也就那些平常细心的人会观察到。

而且同样的训练生活。

基本上是一力降十会。

实力就是标杆。

学习那么多的技能,最终的结果就是提升自身的实力。

提高战斗实力,是整个带兵的目标。

相对于这个目标,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不断的学习各种技能。

主要技能,辅助技能。

冲的快,打的准,投的远。

这是我们这些基层战士生存的准则。

如何冲的更快,打的更准,投的更远。

也是我们这些人要研究的方法。

整个环境,都要有一个标准。

至于为什么会有武装负重五公里,这个硬核标准。

因为两军对垒的时候,之间的距离一般就是这个距离。

不达标的人,上了战场只会成为炮灰,成为牺牲品。

更别说保家卫国,杀敌制胜了。

我们训练的,就是如何在这个战场上体现战斗力。

就是在各种残酷的环境下依然还有战斗力!

说简单一点。

这种训练对于自己也是收益良多的。

毕竟强化的身体素质是在自身上。

而且因为有这个基础,我们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是任何人也反驳不了的。

一段重重魔鬼坡多少人的辛酸,多少人的回忆。

说这些都是虚浮的,主要还是看生活状态以及心态。

虽说看状态以及心态。

同时也是看环境的。

生活环境还是有点影响的。

与人为善,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与人为恶,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就像在学校中朝夕相处的同学,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影响既可谓润物无声,又可毁人无形。

孟母三迁,古人就总结过这方面的事情。

至于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实在是有点难度。

毕竟洁身自好,既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守得住本心。

这些对于成长中的人,还是有点难度的。

毕竟很多青年人,都在发育阶段,很多世界观还没有完善。

说这个有点远了。

说回训练。

重重魔鬼坡之后,也就到了中午。

从早上出发,在周围转了一圈。

看到很多事情。

感受很深刻。

尤其是大学城。

在之后就是陀市桥论道。

在后来就是重重魔鬼坡。

一个上午训练节奏很紧张。

若是前期基础不牢固的话,根本没有什么好说的。

毕竟训练的节奏让人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其他的事情。

但是从一开始就超越了训练水平。

生活还是很舒服的。

一边训练,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还能够学习新鲜的事物。

当然,不是说只有郑凯这种状态才能做到。

很多人都能够做到。

毕竟生活的心态,每个人都不一样。

简单来说,那些“修仙”的家伙,过的更舒服。

但是回过头来想这些事情,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

相对而言,我们的训练还是很舒服的。

毕竟,此刻我们已经集合在食堂的门口,准备吃饭了。

而教导队的那帮老兵们,还在训练!

荤素搭配的伙食。

干净整洁的食堂。

标致的物品摆放。

整齐的队列。

肃穆的人群。

阳光充斥着每一寸空间。

这是很多人向往的军旅生活。

然而此刻,我们这群人在无奈的鄙视着。

“幽幽兰山路已经被我们踩在脚下,重重魔鬼坡已然被我们征服,教导队的训练又算什么。”

这是我们这群人记忆最深刻的广播。

我们很多人在心里鄙视着。

“这是谁写的稿子!”

带队干部听到这个词语也是有点感觉不合适的。

“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听到广播,班长眉头都皱了。

而昌羽面带微笑,摇摇头。

“一群考生。”

郑凯更是在内心鄙夷着。

幽幽兰山路,我郑凯独领风骚,甩开你们好几座山。

我说什么了吗?

我自己都不敢说幽幽兰山路被自己踩在脚下。

征服重重魔鬼坡?

笑话!

简直就是笑话!

轻松的跑过去,就以为自己体验过了?

还征服!

那是征服?

高谈阔论!

不着调!

花里胡哨!

这些训练科目对于我们来说,是锻炼的方法,是提升自己的手段。

而对于某些人来说,竟然是吹嘘的资本。

真是可笑。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甚至很常见。

不同的人群总是会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群的做法观念进行抨击。

“把广播关了!”带队干部很严肃的说着。

“本来是提升士气的,这倒好,播放的什么玩意,还不如放音乐呢!”

这种事情很常见。

就像大学生答辩一样。

学生自己含辛茹苦绞尽脑汁写的论文,自我感觉,相当有水平,堪比头脑风暴,划时代的巨作。

学长看了,似曾相识,微微一笑,儿童作品,过时了。

而导师看了,狗屁不是,稻草垃圾,眉头紧皱,欲哭无泪,这是自己带的学生?

我们现在的状态也差不多。

写这些文章的人,确定是我们同伴?

别说我们这些人不懂文化。

就这文章写的,花里胡哨,让人反感!

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在这里大家把幽幽兰山路当做耐力意志力训练的道路。

重重魔鬼坡是爆发力,协调性的训练道路。

让别人来过来当做炫耀的资本,如此的贬低不堪。

这哪里是在鼓励别人积极训练。

这分明就是在抽打我们这些人的脸。

而且,说这些话的人,要是换一个群体,大家也不会反感这么大。

问题是,说这些话的人,完全就没有体会过这些东西。

教导队目前有三个群体。

三类人。

一个是士官集训群体。

也就是我们班副们训练的那个群体。

一个是我们这类人。

指挥班集训。

还有一类人,是参加军校考核的一群人。

三群人,相互之间都看不顺眼!

准确的说是两群人。

毕竟士官集训那群人和指挥班这群人还是很融洽的。

也就是考军校的那群人最让人看不顺眼。

不说原因。

没什么意思。

对于这类现象,很好理解。

说回我们的饭堂小广播。

音乐一改,氛围瞬间起来了。

大家差点嗨起来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