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夜,也就进行了两天。
对于郑凯来说是进行了两天,对于教导队的家伙们一直继续着。
每个兵种的职责不同。
郑凯是指挥兵。
自己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
领先众人的情况下就可以在众人学习同一个技能的时候学些其他技能。
一步领先,处处领先。
学无止境,不断的学习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郑凯在不断的学习各种资料。
接触的,不懂的,都会及时向排长请教。
至于为什么三天三夜停止了。
因为带队的排长回去了,同时班长也回去了。
带队排长升职了,之前的副连长升为连长。
空出来到副连长职位就由带队排长顶上了。
因为连长的业务相当厉害。
对于各种比武,那是很容易被点名的。
所以连长去执行任务去了。
相应的连队的日常就要副连长来管理了。
这一年整个连队都很忙碌。
很多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和我们这些参加集训的新兵没有多大关系。
有关系,也只是一点点。
这两天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郑凯也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写到这里,往往会感叹时间的流逝。
不知不觉这些事情都是过去的历史了。
人生短暂,太短暂了。
青春的岁月只有那么一会,且只有一回。
感觉错过了很多东西。
又感觉好像没有错过。
人,是不是总是会回忆过去?
班长不在的日子,我们过的反而更轻松。
感觉没有了拘束。
训练中似乎更放的开了,对于训练中的错误,也是敢于直接的询问了。
同样的,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更多了。
“郑凯,你这是怎么操作的?”
面对这样的训练,大家还是很疑惑的。
不是班长不会,而是新兵有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询问班长。
即使不会,也很少去询问。
哪怕是考核的时候交出不合格的成绩,也不会去询问班长。
不要问为什么。
相比较而言,面对不合格和面对班长,很多人还是选择面对不合格。
不是班长不会教,而是班长有的时候真的不会教。
两个不会教是两个意思。
一个意思是班长愿意教,另外一个意思是班长教不会。
很多东西道理是那个道理。
原理是那个原理。
都懂。
但是在紧张的氛围中,很多细节就会被忽视,忽略。
以至于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
这些事情,不能说训练方式不对。
只是某些人的心理素质不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是非常紧张的。
就像上学时候的考试,明明会的题目,就是做不出来。
这些事情,也不是知识掌握上的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易错,只是题型,出错是常态,做对了,那才是偶然。
“哦,这个啊,你应该是懂原理的。只是时间不够而已。”
郑凯感觉这些事情不被理解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面对大家的请教,还是会毫无保留的讲解着。
“你看啊,对于题目,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首先要知道题目的要求,设定射击参数,主要是要计算出各种射击诸元,射击诸元的计算来自于各种数据。”
“用逆推的方式思考,然后倒着进行数据补充,对于要用到的数据做好记录。”
郑凯讲的和班长讲的有点不一样。
按照班长的逻辑,一般是告诉大家要记录那几个数据。
但是那么多数据都要记录的话,往往会让大家凌乱。
而且记录方式,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记不清,或者分不清,那都是出错的原因。
段时间里的训练,让大家跟多的是提升速度。
而至于其中的原委,只是达到记住的层面。
真正达到运用的层面也是有问题的。
一个转移射,记录的数据就要用到一张A四纸,在进行火炮参数设定,计算量是非常大的。
而如何准确的运用数据,这里的各个数据就要清楚的记住。
对于原生数据,本身的手法就要分毫不差。
差一点,到了计算射击诸元的时候,就会产生误差,这个误差会伴随着整个计算过程。
再进行修正,转移,其中的误差会被放大。
而最后要的答案远远不止一个数据。
可能是两组数据,也可能是三组数据,甚至是五组数据。
每组数据大概是两个五位数,而误差不超过五米的话,那就是万分之五的误差,要是精确到米的话,那就是万分之一的误差。
从测量记录开始,就不能有误差。
这是现代武器的玩法。
要是以往的落后的武器,那是随便计算的。
毕竟设备的误差可比人的误差大多了。
而遇到高精尖的武器的时候,人的误差才是主要的误差。
低界射击,可视目标,那都是非常简单的。
瞄准目标直接打就行了。
但我们常常是遇到高界射击,不可视目标,打的是看不见的目标,活力覆盖的地方是炮阵地看不见的。
所有的参数都是指挥所,观察所给的数据。
哪一个环节能错?
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错!
错了一个,都是对武器弹药的浪费。
不是说不能转移到看到目标的地方进行射击,在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对自己的保护,能够看到敌人,那么敌人也是能够看到自己的。
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视野里,是非常不明智的。
火力覆盖可不仅仅是自己的专利,那是每个人都会玩的东西。
至于我们这群人,指挥兵,那就是炮兵的眼睛。
我们能看到,我们的炮群就能看到。
我们定点错误,那么炮群的爆炸点就会错误。
一般战斗的时候,我们这群人都是在最前线的前面。
这是战斗属性决定的。
所以我们这些人的技能是一定要准确再准确,快速再快速。
比敌人快才是我们生存的希望。
被敌人火力覆盖了才计算出结果,那都是没有意义的。
时间限制,是一条不可讨论的底线!
那是生命线。
看着大家好像懂了,又感觉自己好像又没有说清楚。
郑凯索性上手操纵了。
“你看啊,我们的目标是两个山头的电塔,对吧。”
“首先我们要计算出炮阵地到两个电塔的距离和方向。”
“而我们只有一部方向盘,关于距离这一块我们可以利用标杆进行计算。”
其实就这么一个数据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毕竟手法,误差这个东西总是有的,若是没有误差,那只能是熟练在熟练。
在有限的时间里,架设两次方向盘,对于大家来说,两次架设方向盘的时间基本就用完了所有的时间,数据记录好了之后,再进行计算基本就没有时间了。
两次架设方向盘的时间对于郑凯来说可以忽略。
因为郑凯的速度真的很快。
每次的架设对于郑凯来说只是热身。
找到方向正北,磁针归位,准确架设到预定地点,都是先在脑海里产生预定的方案。
这也是之前地图作业优秀所带来的后期成绩提升。
训练一步一步走到这里,都是扎实带来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