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足球赛是这个结果,确实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也确实让很多人产生了微妙的心理变化。

谁说友谊赛的输赢不重要?

我们晚饭都吃完了,教导队的家伙们还在搞体能。

没日没夜的搞体能,十个人九个人都受不了。

就这这种情况下,依然是十个人里有十个人坚持了下来。

别问军人苦不苦,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

只要能过得去,那么都是好日子。

各有各的训练,自己的训练还有那么多事情呢,就不要去看别人的训练了。

除非自己的训练任务能够出色高标准的完成。

那样才会有足够的精力去接受更多的训练。

这些事情,对于郑凯来说就是机遇。

千载难逢的机遇。

生活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问题接着问题,训练接着训练。

但是对于郑凯来说就是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惊喜。

学会一样接着学习另外一项。

很多人会追求舒服的样子。

不能说很多人,应该说是绝大部分人。

像郑凯这样的,也就郑凯这么一个。

郑凯是有追求的人。

在迷茫的年纪不知道何去何从,那就好好的积累一点东西。

那样能够避免在需要的时候捉襟见肘。

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会后悔以前浪费时间的姿态。

处在正当时的年纪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到那种遗憾的。

为了以后没有遗憾,至少要做好目前的自己。

这也算是在迷茫的时候能够坚定一些。

“对,这个一定要坚定。”

“对于指令的发出,一定要坚定,不能让接收人怀疑。”

此刻,我们开始训练射击指令的训练。

毕竟我们训练这么多都是为了传达指令。

“别人能够接收不就好了?”

有人表示不服,或者说有人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叫指令。

或者说,有人还不知道自己的作用。

“让你坚定一点,你就坚定一点,最起码要像个军人的样子,知道吗?”

对于新兵的疑惑,班长更多的只是命令。

至于其他的原因,谁愿意多费口舌的解释。

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感情。

有简单的方法,干嘛要搞复杂的?

如果在关键时候,接收到软绵绵的口令,估计很多人都非常的不舒服吧。

关于这一点,以后会有现实情况。

这里还是说回训练。

“你见过那个军人下达口令的时候是软绵绵的。”

“别想着什么富有深情,只有一个,要有杀气!”

“口令的传达,不仅仅是一个口令,更多的还有精气神,懂不懂。再来一遍!”

“表尺275,方向向左007,三发连射,一发装填!”

“错了,下一个。”

“表尺275,方向向左007,三发连射,一发装填!”

“错了,声音大一点,错了,也得有气势!怎么,错了就没有气势了?谁知道你错了?训练,就要有训练的样子!”

“……”

在训练中,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有气势!

没有气势那就会弱上三分。

在这里,没有人希望自己带的兵是软脚虾。

而且在训练中没有气势的话,很难会被安排到某些岗位上。

毕竟作为一线作战人员接受到指令的话,还是希望是肯定的。

要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那可真的会要命。

会让人产生错觉。

毕竟谁都是有自己的思考。

对于作战指令,谁都会有一个潜意识。

若是产生细微的怀疑,都会让执行产生稍微的偏差。

尤其是那些极其自信的人,本来是可以迅速执行的,可能就会因为口令的传达有问题,而产生稍微的偏差。

这些不是没有发生过。

目前的话,只是在训练还没有那种现实感受。

所以在训练中会有各种情况。

到了实战的时候,基本也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记忆中,是有一次的,但是也只是那么一次。

有那么一次,因为对于指令的怀疑,导致执行产生了稍微的偏差。

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至少目前来说的话,这些事情对于郑凯来说完全都是小意思。

郑凯的自我要求那是真的高。

训练的激情远不是大家所能比的。

而且郑凯练习的口令声,可不仅仅是战术指引。

还有很多其他的口令声。

和自己有关的,和部队有关的,郑凯都在练习。

包括士官集训的口令,郑凯也是全部给上手了。

简单的口令,包括立正,稍息,跨立。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这些基本口令,听着好像是简单的口令。

但要是真正能够体现出气势的,这些都是要练习的。

而这些口令,练习最多的就是教导队的士官集训了。

他们经常会在饭前练习口令。

一群人,一个方阵。

看着好像很轻松的样子。

其实不然。

口令是从胸腔发出的。

不要以为是从喉咙发出的。

声如洪钟,可不是嗓门大。

那是一种气势。

看过很多影视资料,那些口令的下达,说实在话,实在是看不下去。

喊的什么玩意。

还立~正!

自己感觉有气势一样,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垃圾。

立正是两个字。

最恢宏的时候喊出的是一个字。

这些东西都是练出来的。

光想象,描述是有点废话的。

只要经历过集训的人都知道怎么下达口令。

为什么会写到这一个呢?

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总会遇到一些没有经历教导队的家伙转士官。

没有经历过的人转士官其实也没有什么,只要相互之间多学习一下就好了。

问题是,有的人就那么盲目的自信。

总以为自己很牛批,殊不知,自己的声音,自己听到的和别人听到的是不一样的。

就像自己录下自己的声音,再听的话,总是感觉不一样的。

可惜,我们的单位可不容许有电子产品,可没有这个机会去感受。

同样的,不要以为有电子产品,就会有人去开发这个功能。

少,很少!

关于口令的气势这一块,更多的是练习。

看到不同的人下达口令的样子,真的是挺笑话的。

要是不知道怎么发声,怎么下达口令,可以向阅兵的指挥学习啊。

那是非常标准的,包括气势,以及节奏,那把握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要不经历练习就以为自己很厉害。

这种人是不存在的。

不练习就跳出来下达口令,虽然是自信了一点,但是这种样子真的很滑稽。

自己表现的很有气势,那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别人可不一定感觉到威严和气势。

“立正~”

“立正~”

“稍息!”

“稍息!”

“向右~转!”

“向右~转!”

“……”

口令声在不断的重复着。

声势滔天,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教导队的家伙们,在八百米开完,依然会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样子。

刚毅的建筑,古朴的大树,郁郁葱葱的山林。

到处都透露着威武霸气的气息。

部队的样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里是摇篮,是士官的摇篮。

也是指挥员的摇篮。

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会因为在这里呆过而感到自豪。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自己在这里得到了成长。

关于气势。

自身的气质,是一方面。

另外一点就是口令声。

气质这个东西,那是军人的基本素养,这里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训练,不用大家说,每个当兵的人都练,而且都会练好。

但是口令,声音的训练,这个还真不是每个人都练习过。

当兵的群体里大概也就百分之十的人参加过吧。

这个百分之十只是一个概略,或许更多。

关于这个数字没有办法统计。

义务兵这个群体,反正是大部分的人是没有参加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当兵只当两年的话没有什么意义。

两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的东西确实有限。

而且个人的各方面素质提升也确实有限。

而口令声这个项目,有机会的话,大家还是练一下吧。

别和别人吹牛的时候,练个口令都不清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感觉良好,不要发生这种尴尬。

能提升的话,尽量提升一下。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