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二十四小时过去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太阳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或者因为某件事而挂在天空不会动。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每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里生活状态不一样而已。
有人得过且过,有的人浑浑噩噩。
而有的人努力的补充自己。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努力的补充自己。
因为环境因素,不允许有人懈怠。
也不会有人懈怠。
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依然会有层次不齐的水平。
这个说起来有点微不足道。
毕竟,每个人的技能都能够达到优秀这个地步。
对于每个人来说,优秀是必须的。
只不过有的人会追求优秀中的极其优秀。
这是纯粹的个人信念和追求。
完全是没有其他杂念的。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两种人最可怕。
一种,完全是为了利益。
另外一种,不为任何利益。
爱是一种力量,恨也是一种力量。
有的人努力是因为爱,有的人是因为恨。
还有的人是因为责任,这是这里的人的状态,还有一种是压力。
这个因素很特别。
压力这个东西很特别。
有来自别人的,也有来自自己内心的。
这些因素都是会变化的。
有一种是不会变的。
那就是不为任何利益的动力。
只是一个信念,郑凯的信念就是好好当兵,当出一个样子出来。
不让自己的军旅生涯有遗憾。
在迷茫的时候好好积累自己,虽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或许也是因为这个迷茫让郑凯更加单纯的投入到训练吧。
未来不知道,只能是在现在不断的努力。
而谁又能知道,仅仅是个人的积极影响到了集体。
这支集训队的每个人都进步很快。
而且好像每个人都很厉害。
新兵,老兵,班长,似乎不存在差别了。
对于各项技能的掌握,每个人都非常熟练。
这是每个阶段的不同感受。
过去的事情,可以回头思考总结。
未来的事情,对于一位青年来说太早了。
未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会有幻想,但是绝对不是一步到位的。
最好就是努力的活着,不断的补充自己的能力。
努力的活着就是最快的进步方式。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次重生。”
是不是很多人都喜欢絮絮叨叨的。
尤其是指导别人的时候?
我就发现,林介航这个土豹子,慢慢的是不是受到蒋文的影响了。
时不时的和郑凯讲一些人生哲理。
“拳法一定要有气势。”
“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
“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那样暴发力才能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动作追求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
郑凯在不断的提升自己。
同时提升的还有这帮家伙们。
自己打的时候,和看别人打的时候,状态是不一样的。
“劲力讲求崩、憾、突击。”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
“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
“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
“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擒是死的,拿是活的,擒拿有成,方进兵器,兵器乃手足之延伸”
“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以刚劲为主。”
“行气要始于闾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气要下沉,忌浮。”
“所谓人气和一,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
“内阴外阳,内外贯为一气。”
“ 一关在腕,寸桥破!”
“二关在肘,刚桥打!”
“三关在肩,入三关任我打!”
“身法九要:意正身直,松肩气下,外方内圆,含胸拔顶,抖胯合腰,手脚相合,气力贯通,三盘连环,意守丹田。”
“功夫通背,发力讲究肩,肘,拳,脚。”
“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入炸雷,势如身随,疾如闪电,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无根无极,太极,劲发八面”
“一起来吧,你这么说的话,我都想找个人练练了。”
“不着急,慢慢来。”
“步法不丁、不八、不弓、不马,即用拥搓步跺碾步和翻身跺子。”
“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两膝微下蹲,松胯易伫腰,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飘摇。”
“八极,八极,两脚不离地。”
“技击手法讲求寸截、寸拿、硬开硬打、挨。戳。挤、靠、崩、撼、突击。”
“一寸、二裹、三提、四挎、五戳、六搂、七硬、八摔。”
“彼不动,我不动,彼若不动,我以引手诱敌发招,随即用崩开裹迸之法强开对方之门,贴身暴发,三盘连击,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举成功。”
“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
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
五练心肝胆脾肾,六练筋骨皮肉合。”
一边听,一边练,郑凯的状态就是这种如疯魔一般投入。
“上打云掠点提,中打挨戳挤靠,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舍正门,脚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处。
贴身近发,三盘连击。”
“郑凯你练的可以了。其中还存在这么几个问题,要注意一下。”
“发力的要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致使发力时在某一个侧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其它方面则违背了拳意要领的要求。”
“在整体还没有和顺的情况下,急于在动作中发出劲力。”
“从而急于发力,图一时之快,结果导致了劲力僵硬。”
“要自然地溶于动作中去,然后逐渐尝试发力,自然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能还是基础有点不牢,毕竟时间就这么点,还是有很多地方要补充的。”
“以后练习的时候,要注意。”
“仔细琢磨发力的原理及过程,这样边理论边实践。”
“打顶肘、左右提打、端档、托窗、转环掌、大缠、小缠、挎塌、跪膝、扑面掌、落步要准确到位,不可马虎。”
“步型以弓步、马步为主,步法以震脚闯步结合。”
“腿法不宜过高,主要有弹、搓、扫、挂、崩、踢、咬、扇、截、蹬。”
这些看似好像是很激情。
其实,这些感悟都是在静态中感悟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这是一种状态,投入的状态,没有思考,更甚思考。
敛神调息无极式,进步撞锤震天宇。
双羊顶肘人不识,双手捧合抱拳礼。
拉开硬功式无敌,开弓撮顶窝里炮。
翻顶两仪气鼓荡,狮子摇头小张口。
缠丝叠手十字拳,腰似蛇行平掌穿。
齐步坐胯朝阳掌,拧腰扭胯雄鹰立。
其中各种滋味,各自体会吧。
这个东西也不是说有人教那就能学会的。
境界这个东西,都是在不同层次的感悟。
就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无非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再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而对于正在处于的状态,最好的姿态就是努力的活着。
努力活着就是最快的进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