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世界的精彩,只有勇于迈出脚步的人才能体会到。

夜间的射击,即将开始。

因为我们单位射击成绩明显优异。

全部命中算少见的,而且弹着点相当集中。

所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最美好的待遇。

试弹!

测验炮弹的性能。

怎么测?这个问题,不需要进行解释。

每年都会有各种武器研究出来,但是现代的社会很安逸,战争的那种事情,都比较少了。所以就会有库存。

但是那些放的时间长了的炮弹,就要检测一下,它的性能,是否还具有存在的价值。

而这项任务,我们有幸参与了。

那些实弹打的不怎么样的单位,都回去了。

而我们留了下来。

而这次也确实把机会给到了我们这些新兵身上。

这种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

这么多新兵,也就我们这个单位的新兵有这个机会。

这是什么概念?

就像小日子长崎接到原子弹一般稀奇,可遇不可求。

而这也是郑凯接下来会遇到大场面的开始。

本来这些事情应该和郑凯没有什么关系的。

有关系也就一点点。

因为每个岗位都有特定的主要工作。

郑凯作为指挥班战士,本来应该熟练的把我们的系统运用上的。

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神级别的炮神连长。

所有工作在连长那里都是一瞬间的运转,所以郑凯的存在很不起眼,同时还没有什么作用。

也不能这么说,作用还是有一点的。

至少在运输弹药这一块,战斗力不比老兵差,甚至隐隐有强的势头。

直到弹药运输完毕,郑凯一点都没有表现出疲惫的感觉。

完全很轻松的样子,和其他人相比简直就是两种状态。

要知道此时的老兵有不少人都显的疲惫了。

不对,应该说没有几个还有精神。

坐在后面,郑凯安静的欣赏着环境的优美。

宁静的天空,月明星稀,不存在的。

北斗七星横夜半,夏日凉爽正当时。

惬意。

最强火力就在自己身边,满满的安全感。

整个弹药库都在自己这里,

要好好感受一下火力覆盖的氛围。

今天白天还在火力覆盖,那得倾倒多少的炮弹才能把那里炸个遍?

没有想到,晚上就能看见了。

真是心想事成,妙哉,快哉。

穷则精准打击,富则火力覆盖,呵呵,就是这么富。

只是,知道这些炮弹的价值,多少还是有点那啥的。

每一发炮弹都凝聚着人民的心血,都背负着时代的使命。

他是人们希望凝聚,是所有人的重托。

在这里可不能随便的挥霍。

而且这不是富不富的事情,这是多少人扛多少趟。

所以,我们还得多练习技能,能够精准打击,那就精准打击,别覆盖了。

这滋味感受到就知道了。

在这个阵地上,是好一点的,只是把炮弹从山脚下运送到山头上。

要是像以后遇到的,从弹药库扛着,穿过一片山头,再上船,再抢滩,那滋味可上头了。

所以炮弹可不是随便打的!

能见到这样的场景,真的很稀少的。

“撤退,注意隐蔽。”

正准备欣赏壮观的景象的郑凯突然就听到了这个命令。

“什么情况?”

“一颗哑弹,没有打出去,落在炮膛里了。”

我草,这事怎么又发生了?

怎么用了一个又?

不是,这是第一次发生的哑弹事件。

哑弹很危险的。

最坏的结果是炸膛,炸膛的损失非常大。

当兵这么长时间,经历了这么多次实弹射击,从来没有发生过炸膛事件。

因为平时,我们对于武器保养很到位。

对于武器,我们是非常非常了解每一个部位的。

所以炸膛是不存在的。

安静,非常安静。

整个阵地上都很安静。

所有人都撤离了。

只留下了那一门怀孕的炮架。

第一次遇到这个哑弹事件,很多人还是非常新奇的。

偷偷的露出个脑袋,想看个新奇。

不是郑凯脑袋有的多,而是,郑凯也在想着,以后自己要是遇到这种事情,自己会怎么处理。

连长轻轻的走近炮架出,约有三步距离,停下了脚步。

身体重心放低。

一手扶地。

一手抚摸炮管。

然后缓慢拆下脚架。

放低炮口。

旋转炮管,取出炮管。

缓慢抬高炮管尾部。

将炮弹从炮口滑出。

温柔接住,轻拿轻放。

说到炮,还是介绍一下吧。

军事常识,没有一个基本常识的话,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团结。

迫击炮一般由炮尾、身管和缓冲机套筒组成。

这就基本需要三个人进行操作。

炮尾就是所谓的座钣,用合金钢冲压而成,呈圆形或三角形,由三炮手进行操作。

身管就是炮管,采用合金钢制成,由一炮手进行操作,附带的有一个瞄准用具。

在夜间射击时,配有二极管发光照明具。

缓冲机套筒也就是脚架,由二炮手进行操作,它含有我国首创的一项技术,套筒式缓冲机。

说到这个还是有点自豪的,毕竟是我们国家的技术。

它安装在身管的中部附近,与身管同心,套筒内有缓冲簧,保证火炮在射击时,套筒沿炮管上、下滑动,无论是后座还是复进,都不发生刚性撞击,这种设计结构紧凑,射击时稳定性好,有助于提高射击精度。

炮架用铝合金制成,高低机位于脚架中间,采用螺母螺杆结构,方向机在脚架上方、有套箍与炮身连接,也采用螺母螺杆结构。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