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视这个观念,古代的农民起事,几乎每一个王朝都会有这样的标语,一次或许没有任何效果,但几百次之后,就会让所有人都相信。
最响亮的是李自成,高迎祥去世之后,李自成被封为“闯关之君”,此后数年,李自成被明兵打的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然而,他宣布了“平分土地,免除赋税”的号召,让他一跃而上,成为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叛逆之主,就连三岁孩童都知道这一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自成才一击覆灭了明朝。
西山乡的人对林背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如果林背继续这么干下去,他们也会相信,到了那个时候,西山乡的人一定会全力保护他,甚至会修建寺庙,将林背当为神明。
当然,这只是未来,没人会考虑那么遥远,就拿西山乡来说,当这些人返回西山乡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将自己的经历告诉西山乡的村民,得知他们的主人再次请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立刻,建书院就成了最好的工作,西山乡的居民都来找安忠直,表示他们也要建书院,给学校做点贡献,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能有一桌丰盛的饭菜,安忠直根本没办法回家。
卞夫子与崔氏阿兰的马车在夜幕降临的那一刻来到了西山乡,在他们的身边,还带了不少人,其中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笑容的男子让人很是喜欢,而甄八则是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正是甄氏商会在越南分部的实际负责人甄定。
甄氏商会是中原数一数二的大粮商,在这种小地方,甄定平很少露面,顶多也就是和那些达官显贵混在一起,扩大甄氏的影响力,他之所以来到西山乡,就是甄八告诉他,西山乡有一条魔龙。
甄定用一张请柬将卞夫子叫了过来,从卞夫子口中,甄定总算确认了,那条魔龙是真的,尽管听起来很是荒诞,但甄定还是决定去西山乡看看,看看卞夫子口中的那位魔龙。
甄定原本还觉得西山乡很偏僻,没想到却是一片繁华,虽然已经很晚了,但村子里却依旧人声鼎沸,到处都是人,三五成群的聚集在这里,还有一大帮人,合浦县的宵禁还真没见过。
“老师,西山乡的人口还真多,怎么这个时候都来了?”
卞吉不懂,也不能回答,但旁边有不少眼睛好的村民,注意到了崔兰,立刻将她团团围住。
“终于等到你了,阿兰。”
“阿兰,旅途劳顿吗?我们秀儿可是很想念你的,一直说要和你说几句不好听的。”
“阿兰,我们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我们一起去。”
甄定被这么多人的热情弄得目瞪口呆,有些怀疑地打量着崔氏小姐,一路上都没有发现,难不成崔家女在西山乡的百姓中,还不如卞吉呢?甄八连忙在甄定的身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甄定顿时瞪了甄八一眼,心中暗暗懊恼,这么大的事情居然瞒着自己,甄八一路上对卞夫子很好,而崔兰对自己的态度则完全忽略了,看来甄定还真是看错人了。
他刚要说几句安慰的话语,一个嗓音叫了起来:“阿兰,你终于来啦!”
安忠直快步走了进来,崔兰躬身行礼,安忠直走到崔兰面前,伸手一指:“诸位村民,有什么要求,可以告诉阿兰。”
崔兰心道:“难道是为了抓蝗虫?”就在这时,一个熟人走了过来,差点走到阿兰身边:“阿兰,明天要盖一所学校,有没有我们的份?”
“啊?”不是为了抓蝗虫吗?开书院?
旁边有人叫了起来:“阿兰,我们家有点钱,要修一所学校。”
“阿兰,我们大牛的力气很大的,肯定会来的。”
“阿兰,我们家的桂花虽然是个女人,可是你也知道,她能扛,能搬,最起码也能给我们做点吃的,至于书院,总该有个桂花吧?”
崔兰一头雾水,卞夫子也是一头雾水,按理说,现在不是更应该抓蝗虫吗?为什么要建书院?
安忠直心中一喜,之前被这么多村民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现在村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崔兰的身上,他虽然失望,但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好在安忠直还算是老实,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跟崔兰说了一遍,两人这才知道,他们之所以要建造书院,完全是因为崔兰的邀请。
“真是个废物。”崔兰这样想着,可一想起刚才的美味,崔兰就感觉自己的胃在咕噜噜响,“都是你的手笔。”崔兰难得抱怨了一句。
崔兰也不傻,也不是傻子,也不是傻子,只是耸了耸肩,说道:“诸位乡亲们,阿兰刚刚进城,还没有来得及喝一杯,等我回去休息一下,我们再说吧。”
“那就在这里休息吧。”
“我们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一起喝点东西。”
“阿兰,我们就在这附近,我们一起走吧。”
崔氏阿兰依旧微笑:“诸位不必担心,我自会将事情办妥,我先回去了,如何?”
崔兰话已经这么说了,村民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但还是跟着崔兰走了过去,看来今晚是要彻夜难眠了。
按常理来说,一次五斗蝗虫就能买到一只兔子或者一只鸡,所以村民们并不关心建设书院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抓蝗虫这种事情,三岁孩童都会做,可建造学校,就必须要有力气,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如果有力气的人来修书院,那就更好了。
再说了,力气大的,平时都是要吃饭的,如今又是干旱,能省就少,至于吃别的,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