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听说林背要甄定讲中原的事情,崔兰拉起还没坐下的冯娘子,起身准备离开,林背则做了个请的手势,让他们先坐下,听听也好。

此处地处南方,远离中原的中心,正所谓“山高水长”,说什么都没有关系,再说了,让崔兰听一听也好,一个姑娘家,不用整天忙着家里的琐碎琐事,也可以去管一些国家的事。

甄定心里暗自叫苦不迭,这些话让林背听也就算了,居然还要让一个女子来听话?但甄定却不敢对林背有任何怨言,他知道,在场的人并不多,但也没有人过来,若是被人知道了,他怎么可能置身事外?谋反可不是小事。

甄定沉吟片刻,还是将自己能说的都说了出来,若是不能说,或者有什么禁忌,甄定也不会说。

甄定想了想,问道:“你知道我们甄氏是做生意的吗?”

卞夫子不等林背开口,就道:“甄氏是这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商人,你们甄氏自然也是靠粮食为生。”

甄定一脸的骄傲,“夫子说的对,我们甄氏靠着粮食发家,已经三代了。”三代都是粮食商人,甄氏果然是个了不起的家族。

安忠直说道:“我听闻中原最近几年都是干旱,很多州县都没有收获,甄氏的产业是不是很难发展?”

甄定点点了点头,“不错,我们甄家在十三个大洲拥有近百个商会,这些年来,中原一直处于旱灾之中,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饥荒,特别是冀、兖、豫三州。”

安忠直道:“那边的粮食涨价了吗?”

甄定看了看林背,又补充了一句:“就拿玉米来说吧,三年以前一斤三百两,现在一斤就是三四千两。”

一斤十两银子,三年来一斤大米三十两银子,比三年多了一百多斤,这样的涨幅让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冷气。

其实,越南的大米价格也在飞涨,一斤也就两千多块钱,但随着价格的不断攀升,几个南方人已经习惯了,一想到三年前的粮食价格就暴涨了一大截。

“难怪这些年来,难民越来越多。”卞吉感慨道。

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国家的大事,谁也无法否定,如今的粮食价格已经高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斤粮食可以换两斤,但这并不能持久,三年的粮食,足够让那些豪门望族倾家荡产了,当然,真正的问题,还是粮食的价格,朝政腐败,才是最重要的。

朝政若是干净,即使有什么灾难,也能渡过难关,最让人恼火的是,这些农夫没有进项,还要缴纳赋税,这简直就是在逼迫百姓,粮食价格不过是朝廷政治的一部分。

崔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说道:“难民们要如何生存?”

卞吉道:“那些实力较差的难民,会在各个州县里流浪,若是性情刚烈,便会成为一方霸主。”

“难道官府就不能去救灾吗?”冯娘子好奇地问。

卞吉和甄定都是一脸的无奈,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也是看过不少世面的人,只是他们不方便告诉一个女孩子而已。

安忠却是开门见山:“冯娘子,我们的银两,我们可没这么多。”

冯娘子点点头,心中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这银子,就算是官府也没有?听说就算是在合浦的县令,每天都能吃到这么丰盛的食物,官员们的身家可想而知,这些官员们一定是不愿意给自己的银子,但她却不知道,她的推测很可能是真的,因为官员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才会这么做。

甄定望着林背说道:“去年,冀州辖下的深泽县,万余难民涌入县府,斩杀那县尊,开启府库,分发粮草,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引起了刺史的注意,下令剿杀,结果斩首。”

崔兰和冯娘子都掩住了嘴巴,满是震惊之色,杀了上万名难民?这要花掉多少鲜血?

甄定长长一声叹息:“这件事情终究还是走漏了风声,之后好几州都是如此,天下大乱。”

卞吉于是望着林背,他想起了林背的叮嘱,现在看来,这样的事情正在上演,虽然规模不大,但也只是威吓暂时,难民们的处境会变得更加困难,到了后来,他们不得不冒险,只要有人站出来,就会聚集更多的追随者。

其他人虽未从林背口中听到,但也能看出,如今的汉人处境并不好,而崔兰与冯娘子,更是担忧这些难民,饿着肚子,最终只能将官员斩尽杀绝,这是何等的魄力?

林背默默地在纸上写道:“不管那么多了,好好吃饭,好好享受现在。”

林背对此早已有所耳闻,心中也有些舍不得,可就算他舍不得,三四百人他可以,可整个西山乡他都管不过来,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西山乡做得更好,说不定将来西山乡的消息传开,让难民们不会因为饥饿而来到西山乡,而林背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原和越南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林背一开口,所有人都将这个话题抛到了脑后,继续吃饭,林背的锅里只有一片最鲜嫩的牛肚,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口感鲜美,让所有人都忘记了一切,总之,最重要的就是填饱自己的胃。

就在他吃饭的时候,从队伍中出来了几个农妇,来到林背身边,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连林背都没有发现,一时间吓得不知所措。

一名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男子一脸的真诚:“老爷,我们不知道大义,跪拜在您面前,是看在您有饭吃的份上,我们真的很感激您,希望您能够长寿。”

林背刚要喊卞夫子过来,他还有些不适应,卞夫子还没有说话,几百个人就像约好了一样,齐刷刷的向林背跪拜了下去,崔兰一把将冯娘子抱在怀里,整个人都惊呆了。

卞夫子叹息一声:“先生,百姓的一片真心,您应该明白,如今中原的处境,如果没有您,再过些年,恐怕整个南方都会变成中原,西山乡能得到您家庇佑,也是我们西山乡的福分。”

说完,卞夫子一掀衣襟,也跟着跪倒在地,“卞吉卞学之,拜见您。”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