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鹊立在屋顶,瓦片下,门口上匾刻百香酒家。酒家内有巨石,形状优美。石上刻一诗,上旧下新。字迹不一。诗无名。
上旧
君可见,今人民悠悠何处来。不知何处去。
君可见,今生平平幸也幸也,忧也忧也。
人生若若几时来。弱弱何时去。
我欲踏风追古时,不知千金用。
狂欢世间笑金苦,可明和为贵。
忧忧古,说说今,井底之蛙也。
笑谈间,笑谈间,对口酒已空。
下新
白剑客,白剑客,可知以为偶。
为妻忧媚思夫。夫可知?可知!
夜晚星辰落满天。百味酒家二楼一屋内。
军师倒酒给将军满酒盅。放下小酒壶说道:“贺国境内有一条大河。大河直通前线,谷国必定夺之。并且大河周边城防一定会重兵把守。谷国大将军一定会出现在那里,你若想和他打一架。去那里便可。”
将军拿起酒盅一饮而尽。
“可这并不是你的计划呀。”拿起酒壶回倒给军师。
军师答曰!“是啊!本来我想。将军率领奇兵直袭双口城。可是那样,你这辈子。只能是百姓口中的第二了。你甘心吗?”饮酒。
将军问道:“如果不是我,谁会去?”
军师答曰。“武绝之人贺国就有三位将军。不是,你肯定是另外两个了。”
将军问道:“另一个干什么?”
军师答道:“媚皇宣战的是五国,你说呢?哦!不对,是四国了。明国灭了。”
将军又问。“那曾经明国境内怎么样了?”
军师稍稍有点忧愁说道:“谁知道呢?”
明国境内都城。
一位老臣望着眼前的黄袍少年点灯坐在椅上看着桌子上各个地方呈上来的奏折。眼中尽是心疼。
明皇看完起身背手瞭向远方。感慨道:“明国既然已降,为何各国不派官员驻城。”起身走出屋外。望向月亮。满面忧愁地对着老臣说。“现在各个地方。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朕心如刀绞啊!”
老臣跟着走出来落泪。“明地靠海,山多地少。接管后得不偿失。肯定无人愿来。他们只在乎虎口城的得失而已。虎口城后面的明国百姓。又有谁知道他们的苦呢?又有哪个国家在乎呢?”老臣低头伤感。
明皇虽小却气吞山河地说道:“朕在乎!朕要让明国的人吃饱,穿暖。家家户户欢声笑语。无匪。无叛乱。”
老臣被感动。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道:“臣建议!写文招兵阻止这场叛乱。再写一文安抚。不安的人心。”
“不!我还要去虎口城。”
老臣一脸不解地问道:“去那里干什么?”
“借兵!平匪。”
“可是!别国的兵马。别人怎么会借给咱们呢?”
“那我就去求他们。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明国皇上天亮起身去往虎口城。一路上见明国子民苦不堪言,易子而食。内心万分愧疚。
明皇下马车。面向虎口城。进城。见城内设备房屋恢复得七七八八。走到一名干活的士兵旁边彬彬有礼地问道:“你们城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