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空气晚来秋,明月山间照,麦黄云日升”。大雨过后,素秀和邻舍背着竹篓上山捡地皮菜。下午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一本十分破旧的书给了明玉和明朝,母亲说是在南山捡地皮菜的时候捡到的。让兄弟两人看看有没有用处,没有就拿来引火用了。
明玉看着泛黄的封皮和硬化了的纸张,很难再一页一页打开,没什么兴趣,便随手扔给了旁边的明朝。
明朝最近比较喜欢看一些历史故事等书籍,从椅子上顺手拿了过来。仔细看看,书的前后封皮都没有了。明朝将书页一页一页捋直,第一张便是从第七页开始。随手翻了翻都是一些图文信息,包括祭祀、五行八卦、占卜、养生的一些知识,但是又很难看明白。字迹被日晒风吹,有些已经完全看不清了,还有几页只有一半。
翻到最中间的几页,上面写着几行字:
“适土而生,沐水则灵,火木相合,与金一险
日照天辰,月转轮回,地支始末,凤涅九天,
与知后事风云,见地火明夷邪”。
读了一遍又一遍,明朝觉得还挺顺口,就将这些字抄写了下来,抄着便又想起了当年的那场梦境。
后来的日子里,素秀平时早晨生火的时候需要纸引火,便将那本破旧不堪的书撕了生火……。
小序:
人类至今也无法清楚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到底是否是虚无的,是否是人神共处的时代。即便沧海桑田的星际变迁,或是尔虞我诈的蛮荒世界,亦或是无限发达的未来空间。虽然人类卑微的如一粒尘埃,但是冥冥之中总有一种“状态”给予了他们永不为“奴”的智慧。
意念,即意识(包含潜意识,显意识)而成信念的精神状态。是主体轻度入静后原神能动的自律性调控自然积淀因的亚无极思维“状态”。它“舍弃”了一切中间环节,具有“穿透力”。统称为灵魂。
意念力很强的人,比较喜欢独处,甚至用意念力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有的人用意念力(普通人的念力)持续性(长期)“发力”可能和某一段时间状态相吻合的时候,做到一些“巧合”与“机缘”的事,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有的人的意念力(超强意念力),通过意念力可以发生一些很神奇的事情,比如”心念化物”,或者“念力成事”。
而上面所说的“意念”便是我们前面章节中提到到的一种“状态”。它是三维、四维、亦或是五维空间存在的一种“状态”。只不过在人类醒着(心神分散)的时候,很难掌控这种状态。其实在修心养性中最高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而做事最高的境界便是“知行合一”。人会生老病死,而更高维度的“物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灭,最终都会被时间“吞噬”。
生命短暂犹如露珠消散,人们在奔波中探寻答案,运数仿佛引火虚无缥缈,掌上脉络回路漫漫。岁月星辰刻画沧桑年轮,往事随流水兮悄然暗淡。横竖兮天下之局,谁能参悟兮世事如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