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长老,在西北方近八百里处,发现一具枯骨,残留的衣饰有点像本门的,怀疑是刘师弟,弟子们已带回,请长老查验。”

“嗯?在哪儿”

手一挥,一副已不成型的骨架散落在地面,旁边还有一些早已破烂的布条。

骨架上没有一丝肉,还有不少地方已被咬断缺失,也不能确保都是同一人的骨架。

破碎的布条,只能依稀分辨,早已不能看出本色。

不过对于修士,尤其是高阶修士,辨识能力不同凡人。长老还是一眼看出了这是本门弟子服饰常用质地的布料。

“那里有打斗痕迹么?”长者问。

“没有,这人像是被猛兽吃掉,完全没有挣扎迹象。”

“近年门中弟子没有失踪的,这个应是刘胜了。金丹修士会被野兽吃掉?一定是有人帮着那个凡人杀了刘胜,再暴尸荒野。”长老似是自语。

“只能从那个武师查起了,画影后全国缉拿!”长老决定道。

古向阳不知道,一个不小心自己就已闻名全国了,当然海捕文书上没有名字,写的是“江洋大盗”。如果早知道刘仙师会被从布料上被认出,他会不会把他给剥光呢?

四个月中,前段时间更多在练习御剑术,后来越来越多去领悟风之法则了。

在御剑术中,他也不由自主地揉进了对风的领悟,飞剑更见灵动。

现在,他对风的感悟不只是自由、飘逸,还有凛冽,肃杀。

“飞砂走石”,配合御物之术,完全可以做到利用一切可移动的物体来伤人。

御剑术,其本质是御物术。御剑,只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

御物,通灵宝物自然最好,没有通灵的,大量地来袭也很让人头痛。就算对付不了高手,对付同等法力的人也是不错,况且里面还可以夹点“私货”。古向阳禁不住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

迅速地,大夏国各城城门纷纷贴起了海捕文书:

今有江洋大盗者,于月明城杀人越货,残杀官差,无恶不作。有知其下落者,禀告官府抓获其人,验明正身后赏钱五百金。若能抓获其人,官府验明正身后千金。

千金就是一千文钱,不是一千两黄金。城池里的价格略贵,只能买150多斤米,或一个人在饭店吃上几顿饭——这就是官府对古向阳发出的赏格。发出海捕令的落霞宗长老也没想到,官府赏金居然才这么点,和他们要捉拿古向阳的决心相差甚远。

赏金一千文,悬赏捉拿的又是“江洋大盗”,那自然是很危险的,多数人都不会动心,不过,一些闲着的地痞无赖们到是动了起来,另外还有一些有心人。

大夏王朝,年轻人多数已被强行征招从军,不过每个地方多少都有一些混混。这些混混有些是官宦子弟,有些是他们的跟班,无论是从官官相护,还是从管理方面,军队都不愿接收这些人,这样反而成就了他们的逍遥。

这些人不干正事,一心想着大发横财,尤其是关系不硬的那些跟班。

几乎每一个城池,在城门处、大街小巷都有他们的存在。

又是半年过去了。

这半年中,古向阳在法力修炼、御剑术修习和风法则的领悟中度过。

修炼之余,古向阳已经把这个山洞探了大部分。

这个山洞向上还有两个出口,也已被古向阳用阵法遮掩,同样布上了杀阵。

向下,通往一条地下河,古向阳已无力探查,山洞已探索长度已有十多里。

地下河探出上百里,还没有见到尽头,分枝众多极为复杂,他只能按一路做的记号原路返回。然后其它洞口一样,用迷阵、杀阵以及幻阵一同封闭通往地下河的洞口。

为确保安全,每隔一段,他都会布置一系列阵法。

在自身修炼和蟒肉共同作用下,法力又有了巨大的提升。

现在,若再遇到那个刘仙师,古向阳认为自己一下就能把他弄死,完全不用考虑飞剑给那个仙师带来的战力增幅,现在他的战斗力比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御剑术,早已收发由心,现在的他,已可以在极小的地方御剑。惯性,对他的飞剑来说已成为过去!

对风的领悟,也已上了一个台阶,现在他的御风术已登堂入室,悄无声息的情况下速度远超飞剑。

在使用御剑术时,也可以用风辅助,不会让人发觉。

另外,在与大蟒打斗的提示下,古向阳命名为“飞砂走石”的风攻术法已有小成,疾风一出,拔树倒屋。若里面夹点石块什么的,那可比枪械子弹厉害多了,要是再在里面夹点法器什么的,嘿嘿!

穴位又点亮了几个,离全身三百六十个全部点亮,只差十几个了。“不知全部点亮会有什么惊喜?”古向阳深深期盼着。

随着大量的实践,对阵法的领悟也已进入另一天地!

古向阳感觉,御剑术修炼已经进步不大,而风法则的领悟,也已到了一个瓶颈。至于法力,他修炼已经够快了,过犹不及啊。

御剑术已练成,古向阳决定还是要出去,在三皇洞里不一定安全——若修炼时又有人传送过来,自己不见得安全。

这里,在迷阵遮掩及杀阵保护下,加上位置偏僻了无人烟,可能会更安全些。可自己的理想,是修炼有成,并能回地球。

再说了,自己布的阵自己明白,没有强力法宝做阵基,威力还是差了些。

月明城西北二千多里,这里有一个大城,比月明城更大。这是大夏除都城外最大的几个城池之一,名为白虎城。

大夏王朝,都城名无忧城,是全国最大城池,另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座主城,城中各有郡王坐镇。

在大夏,天下城镇,并不是王朝直接管理,而是由几大郡王管理。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周朝的分封制,王朝能直接管理的,实际上只有都城周边的少数地方。

各大郡王,都是“听调不听宣”,名义上奉大夏为主,实质上各自为政,这本就是落霞宗掌握局势的一种手段。

王公贵胄,并非没有修仙者,集中起来势力也不小。若是合力与落霞宗对抗,麻烦不少。现在这样的格局,却是落霞宗刻意制造的。

帝王心术,每一个管理者或自觉、或不自觉都在运用,落霞宗这样的王国背后势力也一样,在很大程度来说,大夏之乱的根源,就是落霞宗!

五大主城,都处于王朝中心地带,远离边境,也远离一些荒蛮所在,较其它一些城镇就安定了许多,自然也会繁华很多。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