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主城名为“星火”。

建城时,曾有人提议城名还是用“商丘”,却遭到了大家一致的反对。

商丘城或许曾有过辉煌,不过最终带给大家的却是心灵的创伤,没有人希望心头的伤口一次次地被揭起。

四座卫星城针其它方向,而主城却是针对内陆方向防御,以后扩大地盘建立新城也将会是主城向内陆方向建造。

古向阳对城池的名字无可无不可,并不是很关注。

理想国度,以后不会只是这几城之地,将会以这城池群为根基,逐渐蚕食扩大。星火燎原,“星火”为名,也算适当。

五座城池城墙已成,现在正在修筑民居和道路等其它设施,这些却不是短时间能弄好的了。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居习惯,但统一的规划是必要的;宽大整齐的房舍,能让多数人满意。

五座城池,本可辐射千里,只是目前人手不足,目前规划的辐射区域并不是很大,甚至没有把不远处的依山镇包在其中。

正如薛天所料,教主老仙儿对这场战争足够关注,不但同意了薛天提出的圣女计划,还将多地“起事”的教众派来,支持这里的圣教大业。

教主和一些心腹没有过来,还在守着即将出世的“仙宝”,这里的主事者依然还是长老薛天。

仙音袅袅,香风袭面,不时还有修士掐诀施放一个绚丽的术法。

一个数万人的队伍行进着,头前几百人头扎土黄色束发头巾,上身杏黄色短衫,下身深蓝色裤子,各执长刀,威武雄壮。他们没有穿这个世界流行的长袍,而是一身短打扮,这是白莲教护法的“黄巾力士”。

包括阙界在内,明黄色是皇家专用颜色,这些“黄巾力士”并没有触犯忌讳,他们的使用的颜色是杏黄色。或许修士不太在意皇家,没人愿意承受“因果“,修士也是。

一众“黄巾力士”之后,是六十四名壮汉抬着一个“平台”——不是轿子,的确是一个平台,这叫“云台”,是一个足有六丈见方的平台。上面一座锦制莲台,是金色的。莲台上方,有一只青色华盖,几条丝带随风飘扬。

莲台正中,一位十七八岁的绝美少女盘坐其上,面色平和,双目微闭,一路行来也没动过分毫,若非偶有轻风吹动少女的鬓角,会让人以为这只是一座精美的玉雕。

在平台后面,有几百衣着整齐的教徒,淡青色的长衫,左胸绣着一朵月白色的莲花。这群人中,不时有人手里捏个法诀,施放一个没有什么攻击力,只有炫彩的术法。

在这些人身后,则是几万名身着各异的百姓,迷茫的眼里并无神采,只是麻木地跟随着队伍,不时有人推桑一下。

转眼间,半年时间过去了。

凭借着水泥的帮助,星火城及四座卫星城池早已建好,城内居民的房屋以及必要的公共建筑也已完成,几座城池已初显繁荣,不时会有人携家带口前来投奔,这些人往往都有亲朋在星火领。

五座城池的初步完工,自然也引起了有心人的觊觎,依山镇先后三次派兵来,想要收服这五座城池。

第一次,城池刚开始建设不久,依山镇有三百人前来探视,狂妄地要收编这一行人,被击溃;

第二次,时隔半个月,依山镇派出一千兵丁,想趁这里立足未稳击败他们并夺取正在修建的城池,又被李玉明带领的人马击败。

两次失败而归,依山镇有人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地方。

个别活泛的人偷偷地溜了过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一次,依山镇几乎尽起全部的三千兵马,步步为营,想毕其菌于一役,占领诸城池,俘获众人。

依山镇的镇守已打探明白,星火诸城这边总共只有二万多人,不可能有多少兵,近三千士兵,足够了。

星火城初建,并不等于对周边情况一无所知。从一开始,崔浩就向各方派出了探子,而虎视眈眈的依山镇,又曾经两次犯境,他们怎么可能会忽视呢?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并非只有地球上才能的,这里虽然没有孙子兵法,道理是相通的。

古向阳并没有过多关心这些,虽然已传送到阙界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完全融入这个世界,除了医治一些别人治不了的病人外,他已沉浸在收集到的书籍中。崔浩等一应修士,见到古向阳对书籍感兴趣,也是想方设法地收集一切可以收集的书籍给到古向阳。

古向阳不喜欢这个世界,太残酷,太现实。一段时间以来,除了提供了砖和水泥的制作思路以外,他并没有对城池发展作过多干涉,一切都是崔浩带着李玉明、姚鹏飞等世俗中人在处理相关事务。

阙界没有印刷术,所有的书籍都是手工抄绘,能收集到的毕竟有限。在看书之余,古向阳也整理了一下阙界修炼体系,包括修炼功法及炼丹、炼器方面的知识。不得不说,乱——真的很乱。

从收集到的资料,这里的修炼方法很杂,甚至有些相互冲突!难怪崔家没有办法从这些典籍里找到突破元婴的方法!或许,这个世界元婴突破的方法就是强行碎丹成婴——不成功便成仁!

不过这些书也不是对他毫无作用的,一些关于阵法方面的书籍,对他有不小的助益。而一些名人传记,从毫不怜惜的赞美词句中,他更多看到的是光鲜历史后面埋藏的无尽血腥!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才是这个残酷世界的真实写照!”古向阳喃喃低语。

地球上的生活,铸就了他的基本世界观,可是在这里一切都崩塌了。

古向阳不怕杀人,在修士的眼里,杀人也算不了多大的事儿。几次大开杀戒,古向阳心里没有什么负担。

不过偶发的杀戮和必然的杀戮是完全不一样的。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就算以旁观者的心态,但能为身边普通人做一点什么,让他们能过得好一点,能减少一些死亡,也是他愿意看到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修士漠视众生,并不是完全不在意众生,而是对众生一视同仁。

崔浩前来协商如何对负依山镇,古向阳也没有表达出意见,他并不想太多插手——修士应有修士的心性,过多插手俗事对于修炼不利!他在迁徙中已过度入世,现在想淡化在世俗中的存在。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