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女娲娘娘心中有感,取九天息壤,用三光神水化开,依照自身,捏出一人。”

“娘娘捏土造人之际,气息愈见飘渺,仿若云霞之中,朦朦胧胧,元神之中鸿蒙紫气已见松动。”

“片刻后,凝神静气,一点精神射入泥体,只见光芒闪耀,瑞彩万千,泥体睁眼,却是活了过来。”

“娘娘造出一元之数,共计一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方始停手。对着新生种族道:‘尔等乃本宫依先天道体而创,天生不凡,赐名为人。’一言即出,元神之中鸿蒙紫气已是彻底相合。”

“瞬息间,洪荒传来阵阵悸动,璀璨功德金光,已如滚滚江水,向她倒灌而来。”

“一时间,天地间金花乱坠,万里飘香,女娲娘娘立时成就圣人!”

……

圣人传说是相同的,民间多有流传,门派之中也有记载。

文化的繁荣,说书人将很多传说整理出来了,他们也是宣传部的一部分。

有些故事有教育意义,也有些只是故事。领地的精神文化,不能让外来思想占据!

……

“话说接引道人,宣立大教,引得紫气滚滚。”

“接引道人静待紫气落下,便可成圣,不料半晌之后,不见落下,紫气竟欲离去。”

“道人大急,脱口发出大愿,紫气迟疑片刻,却仍欲离去。接引大急,一个个大愿脱口而出,接连四十八道,紫气方才犹豫间,慢慢落入道人黄庭,一时成就圣位!”

“准提道人一见,也是直接发下四十八个大誓,也已成就圣人,六大圣人就此归位!”

……

闲极无聊,慧心坐在茶馆,静听说书。

佛法传扬效果不佳,也没有多少人布施。他们放下了身段,和一般修士一样融入了星火城的生活。

进茶馆听书是要花钱的,他们早已习惯,没有哪个修士是没钱的,这里的花费并不贵。

和没什么效果的传道相比,听听评书故事更加有趣。

今天说的是洪荒传说,诸圣成道。

事关圣人,没人敢胡说,说书人也是整理了民间传说,并以书面的记录为准。

讲到西方两位圣人证道时,慧心大感兴奋,这不就是传扬我佛的大好时机么?

“那说书的,你可知两位佛祖四十八愿的内容?”和单纯的颂经相比,这些带有趣味性的东西才更吸引人吧?

茶馆本就人多口杂,被中途打断的情况并不少见。说书人也不着恼,轻呡一口茶,不咸不淡道,“道也不知。”

慧心朗声说:“佛祖四十八个愿,乃是我佛不忍众生苦,愿以自身之力普渡众生之大愿望,其曰:”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详细解说了一番,慧心才又说:“此四十八愿,可知我佛慈悲,苦众生苦,愿众生乐,欲天下众生皆归极乐!”一番说辞大义凛凛。

茶馆里的客人,多半都是修士,本就为了休闲而来。见到慧心打断说书,一番宣讲,倒是没人着恼,也只当看乐子了。

慧心认真的讲解,还说明了四十八愿的出处记载,虽是占用了说书时间,茶馆客人听着倒也有趣。

一次评话,一番讲说,给了慧心很大启发,光是颂读佛经太过枯燥,吸引不了人听。说些故事能吸引更多的人吧?佛经中故事很多,要拿出些能吸引人,还要有喻意的来说。

“世传,一日,释尊外行,遇一鹰之逐一鸽,鸽谓鹰曰:‘勿食我,纵我之命,犹有后鸽,而吾命唯一也。’鹰曰:‘吾何不知?然饥甚,非食尔不能活也,吾侪居世不易,不至穷途,吾何逐之不舍?’”

“释尊闻而生慈心,揽鸽于怀。鹰怒谓之曰:‘尔以慈悲之名救彼,则忍使我饥而亡耶?’释尊曰:‘吾不忍尔之伤鸽,亦不欲睹尔命亡,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乃削身肉,取天平,左置鸽,右置肉。然削肉虽多,难使平。至割尽,终平。方是时也,天地易色,风云变幻,而佛祖生矣。”

一口气,慧心将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讲出,没有吸引多少普通人,到是围了不少外来修士。

星火领,也有生存压力,因为劳动必有回报,大家热情很高,普通人多在劳作。

外来修士,身上有钱又对这里生活感觉不错,倒也有不少闲人。

说完,正待讲解,立时有人在旁起哄:“和尚,你可带有天平?”修士读的经书都是文言文,这种程度他们理解不难,不用慧心细讲。

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问我有没有天平?慧心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和尚,我要去吃烤鸽子,你要救它么?大和尚可有慈悲之心?”刚刚那声音又响起,引出一片哄笑。

“罪过,罪过!我佛慈悲。此地罪孽,何至于此!”慧心快哭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