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经过简单的商议后,谢明毅让谢夏,谢冬和唐钺各带一队十人登山,李彬阳单独一队。狼兽被他们带走了三十多只,作为坐骑代步。

狼王小白自是被李彬阳骑着,他有明确的行进方向,带着五只狼兽小弟早早的绝尘而去;谢夏,谢冬和唐钺三队人马没有明确的行进方向,不过他们也不愿意搜索环彻山脉的同一个地方,各自划定了一定的搜索区域才离开。

环彻山脉的树木虽然茂密,但是达不到原始森林的程度,李彬阳骑着小白登山,既可以感受到风驰电掣的畅快,又能够感受到阳光的灿烂。

小白的巢穴不算太远,翻过几个山头就到了——一个位于山顶上的古怪石洞,呼呼的风声从洞中传出,仿佛里面有鼓风机在向外吹风一样。

收服了小白和数十只变异狼兽后,李彬阳查看过几只变异狼兽的属性,发现它们无论有怎样的毛发颜色,有怎样的体魄上限,名字都是统一的风狼。

没有变异过的狼兽李彬阳也查看了几个,发现它们是以毛发颜色来命名的,比如白狼,灰狼,青狼等。

普通狼兽的属性列表和游戏人物的宠物小月在本质上没有太多区别,罗列出了野性本能,天赋能力,特性等。当然,它们的这一系列属性和小月没得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以一个比较强的三阶普通青狼为栗,体魄上限是40点,只有一个增加10%力量和灵敏的野性本能,天赋也只有狼血之力一个,每层加的体魄不过3点,总共六层,特性更是没有。

变异狼兽的属性列表就不同了,它们多出了一个异种兽核的属性,该属性没有被归于野性本能,天赋能力和特性之中,以小白为栗。

小白(风狼)驯服物(归属李彬阳)三阶成年巅峰(每阶体魄上限120+30)基础体魄:480+120命力:1200意志:600

野性本能:狼之狡诈——灵敏效果增强25%,力量效果增强15%(可跃迁,不可升级,下同)。

狼王威严——凡是生命层次或者阶位等级低于你的狼类生物,都会在你释放出气息时,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具体为基础属性减弱,最小5%,最大35%)。

野兽身躯——身为野兽的你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恢复力,体力等(命力成长为体魄×2,也即是正常人的2倍来计算)。

兽性坚韧——身为野兽,你拥有额外的伤害减免(同阶物理攻击威力减免10%,能量攻击减免10%,对低一阶效果翻倍,高一阶效果减半)。

天赋:狼血之力——远古狼兽的血液在你的体内流动,运行之下,能让你的体魄,力量,灵敏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共十五层(现十五层圆满,可跃迁,可升级)。每层增加8点体魄,5%的灵敏,3%的力量和20%的肉身攻击防御加成。

特性:古狼搏杀——远古狼兽的传承在你的身体和灵魂内蕴藏,让你习惯杀戮,擅长追猎,共十五层(同上)。每层提升爪牙8%的坚硬度和攻击力,5%的灵敏,3%的力量,4%的危险感知和4%的猎物追踪。

势:狼王·震慑(入门二层)。

异种兽核(风狼):1.异种能量——在风狼兽核的作用下,你的精血可以催生出特殊的风系能量,该能量不仅可以让你释放出不同种类的风系技巧,而且能够用于加持自身。

风系能量总量=基础体魄×40%,风系技巧有三种,分别是风刃,风翼和风盾,攻击防御辅助都有,效果很像印法;风系加持是风狼之力,可以提升体魄,有点像真元诀。

2.异种改造——在风狼兽核的作用下,你的每阶体魄上限得到了30点的提升。

3.异种感应——在风狼兽核的作用下,你对风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应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风来帮助你。实际效果为在使用肉身攻击时,获得1%-40%的移动速度加持;在使用风系技巧时,获得1%-20%的攻击威力加持,加持大小与周围的风力强弱有关系。

小白的天赋和特性之所以全部达到了圆满层级,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资质极佳,对提升天赋和特性有极大的增幅,另一方面是因为两者需要的熟练度都和人类的初级功法相当,奥义所需要的青铜突破点更是只有人类初级功法的一半。

风系技巧和风系加持就不同了,对熟练度的需求不下于李彬阳的天赋特性,因此小白练的最好的风刃只有八层,最差的风盾更是只有三层。

在对青铜突破点的要求上,风系技巧和风系加持同样不多,各只要一点和两点,不过它们没有奥义,类似于基础功法,在达到顶层的时候会有一次质变。

没有异种兽核,小白可能连弱一点的天王都打不过,有了异种兽核,顶尖天王都未必是它的对手,哪怕它对异种兽核的开发程度很低。

由此可见,异种兽核对异兽的重要性,完全能够相当于人类的变异能力。

小白的巢穴就是群狼的巢穴,李彬阳到来时,群狼正在角逐狼王之位。它们面对上一代狼王,仍旧保留着一定的尊敬和畏惧,所以它们的角逐暂时停了下来,露出复杂的神色看着一人六狼。

把最强的狼兽挑走后,李彬阳就对其他狼兽不感兴趣了,他一边骑着小白向洞窟深处行进,一边感受着越来越猛烈的狂风。

小白巢穴的最深处是一个向下延伸达百米的巨大地洞,巨大地洞的入口却很小,只容得下一只狼蜷曲着通行。以李彬阳的身形,按理说要匍匐前行才能进入,怎奈他是一个有瞬闪能力(逍遥游中层奥义)的男人,根本无需爬狗……狼洞。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