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即便是以四万对五万,一众极左派代表仍旧有战而胜之的信心。谁让他们的手下都是化仙境高手,李彬阳的手下顶多有一半人拥有普通化仙境的实力,另外一半就算实力不弱,称得上是真仙境中的强者,也无法弥补与他们手下的巨大差距。

毫无疑问,朱宏泽又成为了唯一一个唱反调的人,他觉得对付李彬阳及其手下,数量优势是必须要有的,哪怕不能十倍于对方,也有比对方多出数倍。

一众极左派代表的信心来源无非是己方在人员质量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奈何朱宏泽最不相信的一个东西,就是他们质量上有优势。没办法,在这一方面李彬阳给了他太多的血泪教训,他曾一次又一次的以为他以化仙境对真仙境能取胜,却一次又一次的被李彬阳啪啪打脸。

脸被打得久了,疼不疼朱宏泽不想多说,他只想说出一个在他看来无比正确的真理,“千万不要和李彬阳的手下比质量,要不然你会死的很惨。”

朱宏泽不想死的惨,所以在讨论击杀计划的时候,他竭力劝说一众极左派代表,不要做以少敌多的事情,奈何他的劝说收效甚微,甚至还起到了反效果,让一众极左派代表生出了不服气的感觉,他们就不信了,他们手下的化仙境高手会败给一群比他们数量略多的真仙境高手。

眼看劝说无效,朱宏泽本已经打算放弃了,反正他在考虑击杀李彬阳的计划时,就有过躺平的想法,现如今他正好放下指挥权,让一众极左派代表自己去作死,他看戏便可。

然而随着又一个让朱宏泽和一众极左派代表意想不到的情报传来,击杀李彬阳的计划便被他们再次搁置起来。

“不好了,李彬阳的五万多手下突然消失不见了。”

“怎么会不见了?”“那么多活人,难道还能凭空消失不成?”“是不是他们钻入了地下,你们没有注意到?”……

“他们没有钻入地下,怎么消失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我们只知道他们一队一队进入到李彬阳乘坐的飞舟内,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李彬阳乘坐的飞舟我们早前探查过,虽然是极品化仙器,内部别有空间,但空间不是无限大,能同时乘坐三四千人已经是极限,不可能乘坐五万多人。”

“会不会是某种障眼法,他们压根就没有进入到飞舟内,有意误导你们?”

“什么样的障眼法能够骗过化仙境存在,恐怕是等闲的仙王也做不到吧?”

“他们看似进入了飞舟,实际上是用空间能力,传送到了别的地方?”

“空间能力又不是常规能力,李彬阳的手下可没有人掌握,要是靠他一个人传送,就算他的空间能力再强上十倍,也做不到连续传送五万人。”

……

在一众极左派成员争论不休的时候,朱宏泽打断他们说道,“诸位请静一下,且听我一言。你们应该记得我们刚才讨论过的一个话题,李彬阳会用空间能力召唤活人,现在他的一众手下消失不见了,会不会是他打开了某种空间传送门,把他的手下送走了?”

“这个可能性不大。”“我反正不相信李彬阳有召唤活人的能力。”“若是李彬阳真有召唤活人的能力,这便是最合理的解释。”……

“李彬阳接下来的动向是什么?”朱宏泽没有和一众极左派代表辩驳,转而向传讯手下问道。

“李彬阳收起飞舟,会和了他的几位得力手下,一起通过幕真塔,离开了第一层。”

“那他进入飞舟的手下可曾再度出现过?”

“我们一直有在幕真塔周边寻找,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发现。”

“给我盯紧幕真塔,只要李彬阳的手下出现,就立刻向我们汇报。”

“尊令。”

“各位也听到了,李彬阳的五万多手下确实是凭空消失,暂时寻找不到,或许等我们进入到第二层,就能够再度看到他们的身影,从而证明李彬阳确实拥有召唤活人的能力。”和手下说完,朱宏泽向一众极左派代表分析道。

“假如我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么各位应该能够想到这样一种可能吧?李彬阳既然可以召唤出五万多手下,他为什么不能够召唤出十万多手下,百万多手下?我们要是以区区四万多人去应对,你觉得我们能够对付得了他如此多的手下吗?”

“召唤活人的能力本就逆天,我觉得他能召唤出五万多人已经是极限,又怎么能召唤出更多?”“不错,此种能力必定有极大的限制,不是想召就能召的。”“以上只是你的假设,我们要是在第二层看不到他手下的身影呢?”……

一众极左派代表其实已经有几分信服朱宏泽的推断,只是有些人不服气,嘴硬的争辩道。

“我们现在讨论这些其实大可不必,等我们进入到了第二层,就能够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我们不能比李彬阳落后太多,准备安排人手进入第二层吧!”“是不能再耽搁了,省得到第二层又找不到他。”“幸亏第一层到第二层的传送不再像之前那么随机,有了相对的固定性,要不然我们到了第二层,又不知道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够聚集完人手。”……

借助第一层的幕真塔进行传送,只要人数超不过十个人,传送到第二层的时候就不会被分散开;超过了十个人,虽然会被分散开,但是分散的距离在百里到千里之间,不算太远。

李彬阳不想麻烦的聚集手下,哪怕聚集用不了太长时间,他才把华阳宫弟子送回了游戏,等到第二层再召出来。至于他会召唤活人的能力会不会被朱宏泽等人看出来,他不在乎,谁让这是早晚的事情,根本没有在乎的必要。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