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黎王朝建国三百年,虽然偶尔与其他两国有摩擦,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十分太平的,这次太子的登基大典,两国也是派出了使团前来观礼。
黎皇今年五十三岁,膝下有两儿三女,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并不算多,其实说起来,这一代的黎熙岷三位皇帝皆是子嗣不多,虽然那两个年纪都比黎皇小。
黎皇算是一个十分勤勉的帝王,在位二十年,未出什么大错,未其兵事,国内太平,若是一直如此,在史书之上绝对会得一个明君的头衔。
正如大多数的皇子上位一般,黎皇的上位过程也是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最后还是那位站在整个大黎幕后之人一锤定音,黎皇才得以登上宝座。
大岷有最大的疆域,最丰足的物产,更是有天下最强壮的士卒——壮蛮卫,大熙有天下第一的宝马和天下第一的强弓,而大黎除了闻名天下的大世刀之外,便是拥有天下第一的谍报系统——千家万户秋风蝉,那个一手打造秋风蝉的大谍子也是大谋士的庙堂安便是那个始终站在大黎幕后之人。
黎皇其实有三子,嫡长子年少夭折,三子天生残疾,只余第二子李正则健康长大成人,而李正则也算是不负众望,虽然不是那种文武大才,但是勉强算是文武皆备,最重要的十分谦虚有礼,礼贤下士,这样人作为这样守成君主算是十分合适的,众大臣也是十分满意,按道理来说黎皇会早就将其立为太子。
但是奇怪的是,即便有大臣一再上奏,黎皇对于此事也不下旨,此事一拖再拖。
而母凭子贵的清妃娘娘对于此事也是十分着急,暗地打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打探出皇帝陛下在潜邸之时,有过一个私生子,而且更糟糕的是这个私生子居然拥有证明自己皇族身份的金匮印信,说明先帝其实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孙子,而且已经在族谱之上了,只是无人可知罢了。对于这种消息,清妃娘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加派更多人手打探。
终于有一天,传来消息,那位私生子动身入乾安城,也便是五年前那场祸事的开始。
五年前,秦九重还是一个少年,与一堆好友经常没事溜达出城游玩,他们几人便是这场祸事源头的七人,各自出生豪门权贵之家,而这也是他们能从那场祸事中留下性命的原因之一。
那一天,那名私生子李正瑾也是被密卫护送至乾安城外,正巧,有一位魔门大魔头与书院一位君子激战,两人皆是圣人,自然打的地动山摇的,而此时有人混乱偷出了这位私生子的金匮印信。
而在第一时间发现印信丢失的时候,李正瑾便带人便出来追,结果接头的人被率先发现,被护送的密卫斩杀,而送信之人也是深受重伤,不得已策划者自己入局,带着那封信,以一名孤女的身份不得已“恰巧”撞上了秦九重几人,于是自以为“行侠仗义”的几人与那私生子李正瑾对上了。
当时秦九重几人并不知道那位私生子李正瑾的身份,除了一人,那便是清妃的侄子正远公独子的楚唯安,当时秦九重和楚唯安算是这个小团伙的领头人,原先就只是秦九重与楚唯安两人,最后邱自英等人慢慢加入,凑成七人,而楚唯安也是秦九重最好的朋友。
当时保下那位女子秦九重是有几分见色起意,而楚唯安其实本是并不知情,只是听父亲谈起皇帝陛下有一位私生子,而在见到那名女子故意面向他露出的那一角印信和后面紧追而来的与皇帝陛下有几分相似的李正瑾之后,瞬间明悟过来,而他也是第一时间喊出“你们是谁,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
紧追而来的李正瑾一时语塞,当然不能说出自己是皇家私生子,只是说道这个女子透了自己的东西。
楚唯安马上问道“是什么东西”
李正瑾又语塞了,他当然不能说是金匮印信,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还见不得光。
看到这番场景的秦九重几人,想当然的坐实了他强抢民女的身份,自然要护着女子,而李正瑾自然是不能放他们离开。
于是两伙人开始了相互对峙,一会便已是晚上,看着与约定的时间逐渐逼近,李正瑾心中焦急不已,也不再隐忍,两伙人战成一团。
在山林之中,两伙人边打边退,密卫对于秦九重他们的身份是知晓的,所以出手有所收敛,主力是李正瑾,年纪不大,修为却很高,比秦九重和楚唯安皆高了一镜,招招无情,幸亏秦九重这边人多,加上身边的仆从,一时之间难分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