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就城的事情了结之后,秦九重与白初见便不再停留,继续北上,跨过了边关,来到了大岷境内。
大岷是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强,被称为一国抵两国,文治武功皆是天下第一,
有肆意洒脱的诗仙大才,
有雄镇天下的铁甲边军,
有一骑绝尘的倾国美女
有俯视江湖的坐地天人
有剑意汹涌的剑道宗门
有金玉铺路的世家巨富
大岷种种,皆是物富民足,且以大岷骄傲。上一任大岷皇帝的年号为“国泰”,而今大岷皇帝的年号为“民安”,可见大岷的骄傲。
这一次,秦九重并未和白初见同乘一匹马,秦九重自己闭着双眼,坐在马上,他在整理自己此次所见所思,柴停舟此事对他触动极大,甚至他觉得凭此或许可以走出一条路,破除心魔。
两人就这样走着,也没吃饭,到了傍晚,秦九重这才想起要找地方过夜,但是现在这地方却正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且天边慢慢开始起了一场大雾,这场雾大的有点异常,真的不见前路。
秦九重曾经试着出拳打散这片雾,但是这雾太大了,不一会就回再度聚起来,两人也只能凭着感觉走。
不知走了多久,远处传来一点微弱灯光,两人皆是心中一喜,赶紧策马向那处灯光走去。
灯光离着确实不远,两人走近一看,是一片灯光,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村落整齐,每家每户门前皆是挂着一盏灯笼,微微发亮。
“是不是有点古怪啊”秦九重问道,
“确实是”白初见答道。
两人选了一家敲门,听见里面应答不一会出现一个身披衣服的老汉。“你们是谁啊?”
“老人家,我和我妻子迷路来到这里,想着借宿一晚,希望老伯答应”秦九重说着一手掏出一点碎银,一手抱住白初见,白初见只是在他的腰间掐了一下,就不再挣扎,看似是越来越听话了。
“这干什么啊,来者是客,这大雾天,容易迷路,跟我来吧”老汉热情招呼“老婆子,起来,有客人来了”
之后出现一个婆婆,也很是热情。
“老伯,咱们村叫什么啊,我看咱这每家每户都挂着灯笼,这是为什么啊”
“咱们村是徽宛村,据说是先祖来自江南水乡,才起了这么一个委婉的名字,这挂灯笼是因为咱们这经常起大雾,村长让挂起来给你们这样的迷路人引路的,你们这样的迷路人每年都有那么几个。
这雾确实大的离谱,不过除了看不太清路之外,别的也就没什么影响了,习惯就好了,还有就是大雾过后庄稼都长的特别好,也算有失有得吧,不过这大雾一起就是五六天,白天也走不出去,你们要是没别的事,在这住上几天,我和你婶子亏不了你们嘴的”两人笑着应答。
秦九重和白初见自然住在一起,这次秦九重让白初见睡在床上,自己睡在地上,一副谦谦君子做派,这完全不像是秦九重一路上的做风,毕竟这一路上,秦九重不强迫着抱着她睡就自己算是饶了自己了,更何况说让她独自睡床。
秦九重并未解释,只是自顾自的打好地铺,睡了上去,继续思考,他决定暂时沿着柴停舟的“善”行事,破除心魔。
两人起床之后看见了老两口的儿子儿媳还有一对可爱的孙子孙女,儿子憨厚,又黑又壮,一看就是常年劳作之人,一家其乐融融,大雾正如那个老伯所说,白天都未散去。
两人便在村中转了转,这地方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兄友弟恭,尊老爱幼,鸡犬相闻,热热闹闹,有老人在村头回忆时光,有孩子在田边嬉戏打闹,有壮汉在一起插科打诨,有妇人在一边聊闺房私密。
唯一不同之处便是村中土地庙前跪着一座铁人,村中之人走过此地都会习惯性的打一把铁人,村中孩童跑到这也会吐一口唾沫,据说这是一位大奸人的铁像,正是这位奸人,陷害了徽宛村的先祖,不得已先祖才会逃离故土,来到了这里。
所以徽宛村才会筑起这一座铁人,受徽宛村村民代代唾弃,两人就这样转了一整天,期间也去拜见了那个让村民挂灯笼的村长,晚间两人吃完晚饭之后再度回到房间中。
“这地方真的不对,你不是也发现了了吗”秦九重看向白初见继续说道“这地方太过其乐融融了,像我这样这种内心这么阴暗之人,不太相信这世上真有这样的村子,邻里家庭朋友全是如此。”
白初见嘴角含笑“我们是不是要死在这了,也还不错”
“别装了,你不是那种人,否则你早就在兴安京自杀了或者早就动手杀我了”
“为什么不在兴安京自杀是因为我当初没有杀了你,而现在我们一起死在这也算了却遗憾呢”
“我们都不是那样的人,我们将自己的性命看的最重”
白初见却是一反常态的双手搂在秦九重的脖子上喃喃道“你果然最了解我”
两人在这呆了三天,等到第三天时,秦九重与白初见两人不安越来越重,不顾那对老夫妻的阻拦,决定要离开这。
两人在大雾天四处走着,不知方向不知时间,直到远处出来一点亮光,两人赶紧来到亮光处,还是那个名为太谷的村子,只好再次敲开那个老伯家,那个老伯再次皮衣开门,看着两人问道“你们是谁啊?”两人一惊而后脑中似有什么东西炸开,两人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