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朋不敢在老妈面前抽烟,可他今天真是一反常态,完全不顾及后排座上坐着的老妈和姑姑,偷摸着就想把烟点上。这不就是在作死的边缘徘徊,顶风作案吗!
莫非佳朋是故意的?
佳朋还真就是故意的。
那他这个小白为什么敢向家里的大王发起挑战呢?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首先,老妈和姑姑现在正聊的风生水起,昏天暗地,根本无法顾及到他。当然了,这一点确实有赌的成分。佳朋不是个赌徒,也不喜欢赌博。在单位里,同事们打牌的时候如果以香烟做赌注,那佳朋还会凑凑热闹,但只要以钱为赌注,那佳朋是绝对不参与的。
有的时候同事打牌不够人手,就招呼佳朋。“哥们儿,打两局,兄弟们手都痒了,帮个忙呗。”
“不玩。你们要是赌烟,就陪你们练练手。要是玩钱,免谈。“佳朋在床上躺着,两眼盯着电视,头也不回的说。
“赌烟?那就是光磨手。就没有赢家!昨天我们几个打了一下午,我才赢了五盒烟,老宋、志明和小朱三人输了就开始玩赖,一直找我借烟抽,还他妈一根接一根。到最后一算账,我是赢了,可我不仅没捞着烟,还倒贴进去两盒。”老曹叼着烟,一边嚷嚷着,一边手指着两外两个同事。
那两个其中胖一点的是老宋,40多岁,是这里的老员工;另一个个子矮的叫志明,小朱今天下午班,所以没参与。
两个人听到老曹说他们,也哈哈笑着,“什么?那烟就我三个吸了?你不说你那小气劲儿!我承认,我们是把烟都输给你了,那兄弟们抽你根烟不行吗?你看你那上不了台面的样子,嘁!看我们吸的多了,赶紧把剩下的烟都在嘴里舔一下,你恶心不恶心,你舔过的谁还抽呀,还不是你自己抽了。来,佳朋,不说他了,快来,打两局,让我们今天也报个仇,把老曹赢光。”
“你们那是找我要烟吸吗,好家伙,知道是自己输的,那就可着劲儿造。一根接一根,那根本都不带用打火机的。”老曹反驳道。“佳朋,快点!咱不赌大的,就小赌怡情就好,快点呀”。
小朱和志明也附和着,喊佳朋打牌。
“不玩就是不玩,别打扰我,看电视哪。”佳朋不为所动。
老曹三人互相看看,只得作罢,改玩跑得快了。
其实并不是佳朋不爱玩牌,也不是立场多坚定,而是只要跟赌沾边,佳朋就手气臭得不行,逢赌必输。就连石头剪刀布,那也是几乎没赢过。一直如此,毫无悬念。
上高中时,关系好的同学经常打了饭一起吃,吃完后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划拳,谁输了就把大家的饭盆一起洗了,每次都是佳朋洗饭盆。后来大家都懒得划拳了,结果是不变的,还走那形式干吗!
到了大学,没课的时候宿舍里就聚在一起打牌。开始的时候佳朋还积极参与,结果越玩越没有信心,终于在赢得了“散财童子”“点炮儿小能手”等光荣称号后,毅然决然地金盆洗手,退出牌坛。
读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点名是随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猜不出会在哪节课上点名,防止学生们逃课。佳朋他们宿舍里每天晚上夜生活那么丰富,第二天上午肯定起不来呀。逃课吧又怕老师点名记违纪。于是大家每天都赌老师是不是点名。猜测老师会点名的,那就硬撑着睁不开的眼皮晃晃悠悠去上课;赌老师不会点名的,就直接蒙着头继续呼呼大睡。在经过几次被点名的代价后,舍友们找到规律了。只要是佳朋赌老师不会点名,得嘞,哥几个还是硬撑着去上课吧,十有八九老师要点名的。
看吧,在赌的方面,佳朋就是这么有“天赋”。
渐渐地,佳朋逢赌必输的特长在整个系里都传开了,被“尊称”为奇人。
佳朋有个朋友叫小超,与他恰恰相反。只要是打牌就几乎没有输过,不管是赌钱、赌烟,还是什么饭票、喝酒等等吧。据说,小超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小超爸爸喝酒后约了几个人来家里打牌,也不知怎么地,手气不好一直输,兜里钱很快输光了。扭头看见刚写完作业的小超,便喊儿子帮着码一下牌,他去邻居家找小超妈妈要点钱。
小超妈妈在邻居家串门,听小超爸爸说明来意,一下子火就上来了,就是不给钱。“兜里200多块钱输光了,还想要钱打牌!输了那么多钱还没找你算帐,你倒是蹬鼻子上脸了”小超妈妈气呼呼的喊。小超爸爸本来输了钱心情也不太好,又喝了酒,再加上这是在邻居家。当着别人的面,让老婆这么指着鼻子喊,面子也放不下呀。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
看这两口子吵起来了,邻居赶紧劝架。等劝得这两人消停了,都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小超爸爸估计他这一耽误,家里的牌桌已经散场了,牌是肯定打不了了,那就回吧。于是两口子便别扭着从邻居家出来往回走。
等到了家,竟然发现牌局没散,还打得正热闹着呢。更让小超爸爸震惊的是,小超不仅没输,而且除了把他输的钱全赢回来以外,还多赢了30多块钱。这下,两口子都乐了,别扭也没了。从此以后,小超便经常出没于牌局之中。什么放学后呀、逢年过节呀,十回得有九回赢。等小超上初中住校以后,这货变得更猖狂了,每次放月假回家,参加几次牌局,就把下个月的生活费赢到手了,根本不需要向家里要。
小超了解佳朋打牌不赌钱的原因,所以经常笑话佳朋,“别人都说我打牌技术好,经常赢很少输,难得,不容易;要我说,你佳朋逢牌必输,更难得!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