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嘛,佳朋上的医学院学制三年,最后一学期应该到医院或社区诊所里临床实习,可是佳朋就是不去,口口声声说自己与医学注定无缘。能在医学院顺利的熬了两年多且没有出现挂科已经是承受的极限了,如果再在医院呆半年,那可就真要疯了。关于实习的问题,父母曾和佳朋举行了无数次的家庭双边会谈,把不参加学校实习的后果摆在桌面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盼能说服佳朋。你不实习,就没有实习鉴定;没有鉴定,你就是没有完成学校的教学内容,学校就不会发给你毕业证,就等于这两年多的学习白费了。现在是以学历论成败的年代,学历高者走遍天下,无学历者寸步难行。你佳朋连个文凭都没有,以后步入社会哪个单位会要你?你怎么去成家立业?拿什么去养家糊口?
面对父母的劝诫和质问,佳朋始终摆出一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的样子。自认为不就是个文凭吗?没有它我还吃不上饭了?况且还是个中西医的大专学历,除了从事医学相关行业,在别的行业有什么用。佳朋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更没想过自己在学校学得这点皮毛还能去救死扶伤。为了老百姓的健康,为了病患的平安,还是放过自己吧,这个毕业证不要也罢。
年轻人的想法总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年少轻狂,这一点在当时佳朋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佳朋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哪根弦搭错了,任凭父母百般规劝,就是不为所动。最后父母也没办法了,总不能把他捆起来硬塞到医院去实习吧,即便能捆住他的人,可也捆不住他的心呀,他的心不在学医上,指不定他能给你惹出什么幺蛾子来,最终还得是白白浪费了半年的时间。既然如此,只能随他吧,于是联系了现在这个单位安排佳朋上班了。
佳朋在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心里的想法其实渐渐发生了变化,对当初的选择已经多少有点后悔了。随着初入单位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愈发的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乏味可陈,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尤其是每天都千篇一律,就像是一颗齿轮永远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不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在何方。日复一日如此,没有一点变化,哪里还有什么职业激情,何谈什么工作理想!
现在的这种工作不是佳朋想要的,他想要的是那种紧张而富有挑战,刺激而有意义的工作,就好像电视剧里那样,谈笑间运筹帷幄,挥手时指点江山,那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游戏人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羡慕归羡慕,现实归现实,佳朋也知道那种境界是自己望尘莫及的,那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有学历文凭作为敲门砖。所以学历是重要的,虽然学历不能代表能力,但是没有学历却是万万不能的。可高学历是怎么来的?那不还是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老天爷最公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回报。你现在嫉妒人家西装革履挥洒自如,那人家学习时挥汗如雨废寝忘食的时候你在干吗!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没有吃过过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苦,就想成为武林高手,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佳朋有点怀念学校的生活了,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曾经最厌恶的教室和课桌,现在想想其实挺亲切的;曾经感觉跟催眠曲似的课堂和天书般的课本,现在感觉是那样的悦耳动听令人茅塞顿开,可时光能倒流吗?不能!能回到过去吗?也不能!所以也只能是想想,暗自后悔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上学时任凭父母苦口婆心好话说尽,就是对学习不重视出工不出力;直到步入社会,尝尽生活的苦,才幡然醒悟,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真理的含义,可悲的是为时已晚,只能带着懊悔去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好好学习,而子女恰恰又像当年我们自己一样,对学习也是一曝十寒,不思进取。历史不断上演,一代代如此,一辈辈反复。
自从昨天认识了学云,佳朋的这种想法更强烈了。学云是首都某所高校的本科生,而自己就读的则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专科院校;她明年毕业就能拿到本科毕业证,还可以继续读研读硕,而自己如果连专科毕业证都没有混上,那得有多丢人,学云会不会嫌弃他?总不能这么解释吧,自己其实读过大专,只不过因为没有实习所以才毕业未遂的,这也不像话呀。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还是不能放弃这个大专文凭,虽然是中西医专业,虽然食之无味,但毕竟弃之可惜聊胜于无呀,于是着急起来。
中午下班,按照惯例需要把票据和公章还有财务转给他们科室的现金收进保险柜,可佳朋找不到保险柜钥匙了。佳朋暗自纳闷,钥匙会去哪呢?会不会有人跟自己逗着玩,把钥匙藏起来了?应该不会吧,虽然个别同事经常没有正形,喜欢恶作剧,但是没人会拿保险柜钥匙这种重要的东西去开玩笑。虽然心里这么想,他还是到所有科室跟同事们问了一遍,结果可想而知,谁也没拿。那会不会自己放在哪忘了?于是便把自己办公桌翻了个底朝天,又凭着记忆到上午自己曾去过的所有地方仔细的寻找,包括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