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迪等人是要办他们所谓的大事,他们从日出终于等到了日落。夜幕降临了,学校门前的这条街路开始热闹起来了,街道两旁的霓虹灯姹紫嫣红,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双卡录音机播放的流行歌曲叮叮咣咣的,叫卖声、嬉笑声、鸣笛声混响在这条大街之上。同学们饭后这点时间是自由安排的,大都借助这个空来采购点生活所需。杨大顺的书店除了图书之外还有一些杂货,晚饭后是前进书店最繁忙的时候,买书的、购物的还有闲逛的,门槛就要被挤爆了,杨大顺一家三口齐上阵仍然人手不够,这时大顺会差儿子杨慕名把爷爷奶奶请来帮忙。大街上热闹来的快去的也快,大家都在这个时间区间活动,商店里的钟表是关注的焦点,热闹繁华的程度和持续性完全取决于学校晚自习的铃声。铃声未响,街道上的“洪流”逐渐撤退,刚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瞬时却都不见了踪迹,匆忙的选择匆忙的离去,手里惦着大大小小的必需物品。
只要学校在,则这条街道的繁华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人来人散一切都是按点来的,做生意的商贩也都遵循着学校的作息规则,由不得自己的性子来。镇上家家挂满灯火,街上的行人已散去,一阵子忙乱后,店外的百货被扯的杂乱无章,孙花花低头弓腰在门外收拾,杨大顺半蹲着开煤球炉子的煤球是否还旺,燎壶放在上面只听着里面的水吱吱啦啦翻滚着,一听就是热水马上就要开的节奏,俗语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就是这个道理。茶炉旁放着一个保温桶,半桶开水冒着热气,以便迎接晚自习后来喝水的同学。
茶水里没茶叶就是白开水,一白瓷碗一毛钱,如果有人自备餐具买水,一搪瓷缸子两毛钱。多数拿着餐具来买水的都是女生,男生就带着一张嘴来,喝点开水吃点夜宵,在门卫老杨未关门之前,他们吃饱喝足后拍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