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回到家中,听说叔父被抓,心中大怒道:“官府逼人太甚,定要闹它个底朝天!”说罢就要去救两位叔父。二位婶婶急忙阻拦道:“侄儿不可鲁莽,你一人怎能救得出来?”项籍不屑道:“那些官差都不中用,我打将进去,定能救出叔父!”说罢就要出门,这时项冠也自告奋勇地来做帮手。项籍见项冠还小,就让他在家中保护弟妹,说罢就冲出大门。二位婶婶叫苦不迭。
项籍径直来到衙门口,向守门的官差索要叔父。官差冷笑道:“你小子真是愚蠢,抓来的都不够,哪有再将人放回去的道理,应该连你一块抓去!”项籍大怒,只用手一推,官差立即倒地。项籍径直走进县衙来找县令算账,县令正好不在署衙。项籍此时看见一个官差走出来,就上前揪住他问项梁关在何处。官差反问:“你是何人?”项籍回答:“我是他的侄儿项籍,要救他们出去,休要啰嗦!”官差大喊来人。项籍一巴掌将其拍晕。忽然从大院里蹦出了几十个官差,他们中间有前几天被项籍打过的,这时见项籍自己送上门来,就咋咋呼呼地上前围攻。项籍怒目圆睁,眸子里喷射出愤怒的火焰,只慑得官差连连后退。项籍于是直奔大牢。他来到牢房,发现里面关满了新抓来的壮丁,项籍就把牢门全部打开,找到两位叔父。项籍对大家厉声吼道:“你们随我杀出去!”壮丁们此时群情激奋,一齐响应,就跟着项籍一起越狱。
他们来到县衙大院,县令已经带着官差,举着火把从四面将他们围住了。县令就用剑指着项籍道:“大胆的狂徒,你竟敢放走犯人!来人,把他给我拿下!”官差们就一窝蜂地围了上来。项籍顺手夺过一名官差的刀,就要砍杀。项梁急忙大叫:“侄儿,不可行凶!”项籍道:“叔父!不杀了他们怎能出去?”项梁道:“只将他们打翻了,不可害了性命!”项籍于是挥刀与官差交手,官差哪里是对手,纷纷败退下去。大家便出了县衙,百余壮丁也一起逃散。县令见此,恼羞成怒,便喝令官差用箭射杀项氏叔侄。项梁见官差围得水泄不通,心想不开杀戒断难活命,又想到自己已经坐牢多年,今日若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想到这里,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大吼一声,先夺了一名官差的刀,便愤怒地大喊:“狗官!我们跟你拼了!侄儿杀将出去!”说罢挥刀向官差砍去。项伯也夺了兵器反抗。
项籍听到叔父的命令,就将平时所学的武艺施展出来。只见他舞动钢刀,快步如飞,刀锋如闪电一般,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这几十名官差全部砍翻在地,速度之快简直令人发憷。县令此时才相信项籍果真有力敌万夫的本领,就慌忙和县尉逃走了。他们来到后院,县令大哭道:“现在抓到的犯人全部被项籍放了,怎么向郡守大人交代啊?”县尉就仗着自己有些武功,跑到马厩里骑了一匹马,然后喝令官兵再次追杀项籍。此时项籍已经护送两位叔父奔出了县衙,不料县尉骑马赶到。项籍就招呼两位叔父先走,自己回头来跟县尉交手。一个在马上,一个在地上,过了几招,项籍就把县尉拖下马来劈成了两段,又夺过马匹,飞身上马,去追叔父。
回到家中,项梁道:“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趁着天黑先出城!”就把贵重的东西打了几包,又准备了一辆马车。项梁吩咐项籍保护两位婶婶和弟妹们先走,自己与项伯断后。项梁出了院门,拿了些钱财遣散了家客,然后点起一把火烧了庄院。两位婶婶回头望见火起,不禁泪如雨下。项梁道:“嬴政残暴不仁,我与他不共戴天啊!只要能躲过此劫,总有报仇的一天!”说完催促大家快走。项籍翻身上马,前去夺门,把守门的全部杀了,又用飞刀斩断吊桥索,出城而去。
项梁举家潜逃,大家吃了不少苦头,经历了许多磨难,半路上还与项伯走散了。三个月后,项梁和项籍带着一家人来到了会稽郡的郡府吴县。这时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官府也不再追查他们,项梁一家就在吴县住了下来。项籍这时恨透了始皇帝,总想找个机会杀了他。
吴县是春秋时代吴国的首都,吴国灭亡后,人们习惯上把这里称为吴中。此郡是江南一个富庶的大郡,有数十万户人家,一千三百万人口,二十二个县。吴县又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人口在十万以上,城中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经济繁荣。因为朝廷每年甚至每月都要向全国各地征集民夫壮丁,所以这几年来,城中的男子锐减,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那些稍有迟缓或者是抗命不遵的壮年男子,官府就抓去服役。地方官员只是按照朝廷的诏令办事,从不顾及百姓的死活,大家真是度日如年。就在吴中百姓惶恐不安的时候,他们突然又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始皇帝又要来东方出巡。
原来始皇帝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他在咸阳接到各地的奏报,只说是全国的建设工程进展都很顺利,他就想亲眼看看到底怎么样,另外他还时时放心不下东南的云气,再者他担心他自己真会出什么意外。因为在三十六年出巡时,天象官说过荧惑守心的事情,回来的路上又见到了天降陨石的事件,还遇到一个献宝的人说:‘明年祖龙会死掉。’这一连串的事情就使始皇帝整日忧心忡忡,疑神疑鬼,总觉得将要有不祥的事情要发生。所以他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就先让占卜官占卜了一下,结果卦象上说‘游走迁徙,就会吉祥。’始皇帝平时也非常迷信,他为了能躲过预感中的‘灾厄’,也想再打问一下那个出海求仙的徐福的情况,一心想见证一下这人世上究竟有没有长生之术,所以就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大巡游。
这年是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的十月,嬴政决定再次出巡东方。他让左丞相李斯随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关中。这次始皇帝的小儿子胡亥非常想跟着车驾游玩一趟,因为始皇帝也很喜欢他的这个小儿子,就答应了胡亥的请求。而这一切都是中车府令赵高一手安排的,赵高这时似乎已经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所以他把事情安排得天衣无缝。皇帝决定这次出武关,走东南道路,所以他先到了云梦泽,再向南登上了九疑山,祭拜了大舜王,然后沿江东下,先后登上籍山与柯山。又渡过江渚,过了丹阳,抵达阳羡。东面虽然临近会稽郡的郡府吴县,但因为那里水患严重,车驾就向南绕行直奔吴县城。
车驾到达城中的时候,已经是这天的下午了,始皇帝十分疲惫,竟然在辒辌车里睡着了。但是因为赵高此次非常警觉,就在车驾进城时,他让甲士们在前后左右将车驾围得铁桶一般,保护的人都雄赳赳、气昂昂地注视着周围。老百姓看到甲士们手中拿着熠熠生辉的各种兵器时,都胆战心惊,就一起跪在地上山呼万岁。就在那遮天蔽日的鸾凤麾盖和密密麻麻的五彩旌旗中间,这位至高无上的人间王——秦始皇帝,却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要来临。
原来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后面,有一对一老一少的汉子也在观看车驾,他们正是项氏叔侄。当车驾经过二人的眼前时,项籍突然瞪大了眼睛,用手一指辒辌车,极其愤怒地道:“他,我可以取而代之!”说罢就准备要上前杀始皇帝。项梁大惊失色,急忙扯住了项籍,又赶紧伸手捂住了项籍的嘴巴,然后痛声道:“你不要命了,这是要灭门的!”说完就使劲地把项籍拽着离开了人群。
项梁扯着项籍来到隐蔽处,愤声道:“你想招致灭门之祸吗?多亏人们的声音掩盖了你的话,不然我们就完了!”项籍却豪气干云地说:“为什么不学荆轲?干掉嬴政!让我来吧?”项梁十分惊慌地说:“你不要逞匹夫之勇而酿成千古之恨!我听说十年前,有一位叫张良的勇士,和同伴在博浪沙阻击嬴政,结果同伴当场被害,张良至今下落不明。你不要逞一时之能而酿成大祸,报仇之事尚需考虑万全之策。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籍就不解地问:“我们这几个月来,整天东躲西藏的,不就是嬴政逼的吗?现在他自己送上门来,为什么不干掉他?如此家仇国恨就一笔算清啦!”说罢还要去刺杀始皇帝。
项梁扯着项籍发怒道:“昏小子!你看他的周围都是甲士,如何能靠近?”项籍却无所畏惧地道:“叔父,侄儿视他的数万甲士如同草芥,我若冲上去,他们将不堪一击。快让我去,千万不能错过了这个报仇的机会。”项梁就急眼了,他抱住项籍,非常生气地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小子不听我言,今天想要闯下灭门之祸。与其毫无意义地去死,还不如先把我杀了!”说罢就将项籍的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要项籍掐死他。项籍这才将手缩回,可是嘴里还是不服气地说:“我视嬴政的千军万马如同草芥!哼!”项梁就强行拉着他离开了闹市,项梁躲过了一劫,始皇帝也躲过了一劫。
始皇帝住在郡中,便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可是心里还是记挂着云气的事情。次日一早,他就立即召集这里的博士们询问:“云气是朕的心腹大患,你们平时踏勘查验的情况怎么样?朕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决此事。”博士们都诚惶诚恐地回答:“臣等长期踏勘这里的龙脉旺气,见秣陵、江乘、朱方、云阳、长水等地皆有王气,尤其是秣陵、江乘之间气脉十分旺盛,如果有异人常住此间,这里将会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怕是旺气历久不衰啊!”始皇帝就问:“卿等将用何法可以镇住此间的地脉旺气?”博士们回答:“陛下,可以在要害之处掘断地脉,以泄其气。”始皇帝道:“这种办法能奏效吗?”博士回答:“请陛下放心,若是泄了地气,后世即便是有胆大妄为者在此间称王称霸,也只能是一时,不会是一世,运势一起终将倏忽散尽。”始皇帝沉思了片刻,就叮嘱道:“卿等再仔细踏勘,朕令郡守帮助你们调用刑徒,若能全部挖断地脉旺气,朕心甚慰。”博士们就异口同声地回答:“臣等一定尊诏办事。”始皇帝又对郡守殷通说:“卿可立即调集全郡的徒众,到朱方、秣陵、江乘、云阳、长水各县听候博士的调遣,好好出力。对外只说是兴建道路沟渠,不可张扬别的事情。违令者,斩!”殷通连连称是。
在随后的日子里,始皇帝就坐镇吴县,他亲自监督博士们断龙脉地气。殷通就按照博士们的指示,在朱方县派出了三千刑徒,凿断了京岘南坑,还将朱方改名为丹徒,意思是穿上红色囚服的刑徒之乡;把云阳到会稽郡的笔直大道修成了弯弯曲曲的小路,改云阳为曲阿;还在长水县派了几万刑徒深翻灵地,改县名为囚拳;还把嵊县的剡山也挖断了,使之成为剡坑山。最后把金陵东南的方山也凿开了一个大口子,将长垅断为两截,改名为秣陵,意思就是牧马场,从字眼上贬低金陵之美。此后金陵的这种风水格局,虽然被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赞为“钟山如龙盘,石城如虎踞”,但风水已经被破坏。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自公元二二九年起,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先后在此定都,但时间都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