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二世就派了一个名叫曲宫的御史,带着诏令,驰往代郡。曲宫来到代郡,见到蒙毅后,出示诏令道:
先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睿智,现在朕承受天命继承大位,这是老天爷的意思。可是你从前阻挠先帝,不让册立朕为太子,是何原因?朕认为你蒙蔽圣聪,不尽职守,不是忠臣。本来要灭你全族,朕实在不忍心,只赐你一死,对你的全族来说也算是庆幸了。有什么话说给曲宫听,然后自裁。
蒙毅听罢,恰似当头棒喝,过了老半天才满腔悲愤地辩解道:“假如以前我不能博得先帝的欢心,那么我一直对先帝毕恭毕敬,顺意的蒙幸,直到先帝去世,可以说是最了解先帝的心意了。那时候,先帝从来都没有提起过要立陛下做太子,现在为什么突然说是我阻挠先帝立太子呢?这一定是有人想诬陷我,如果把这个罪名强加到我的头上,这实在是有污先帝的声誉啊!因为先帝最了解他的臣子,我怎能让先帝落一个不识人的坏名声?我究竟犯了何罪?请你明示,这样即使我能为实情而死,也就瞑目了!”曲宫就从怀里取出了另一份帛书让蒙毅看。蒙毅打开一看,原来是赵高写的,大意是:
蒙大人,当初我赵高犯了死罪,是你要我死吧?那个时候你是座上客,我为阶下囚。你不救我,反要害我,你的心为什么如此狠毒?多亏先帝英明才赦免我,恢复了我的职务,没想到我赵高福大命大。现在我是座上客,你是阶下囚,不过皇帝却不赦免你,我也没有办法,你好自为之。
蒙毅看罢,恍然大悟,就大骂赵高道:“原来是这个无耻的小人诬陷我!我当初定他为死罪,是不敢徇私枉法,奉了先帝的诏令依法惩治他。这个奸贼,现在却公报私仇,先帝当初不应该赦免他啊!”蒙毅满腔悲愤地说着。曲宫却在一旁催促他马上自杀。蒙毅就悲痛地说:“我听古训说‘顺意成全,是正道所尊崇的;严刑杀戮,是正道所鄙弃的。’从前秦穆公用子车氏家的三良殉葬,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杀伍子胥,这四位君王都是后人唾弃的,所以圣明的君王不应该滥杀无辜,请你回去告诉陛下我说的话。”说完就万分悲痛地接过了曲宫的剑,面朝西方,大叫:“先帝!我来了!”然后自刎而死。
曲宫就回朝向二世报告。二世听说蒙毅死了,心中不忍,就想释放蒙恬将军。赵高得知这一情况,急忙派了一个心腹,来到阳周县提前结果蒙恬性命。
大将军蒙恬关押在阳周县的大牢里,整天伤心落泪,期盼着朝廷前来赦免他。看守监狱的牢卒见大将军十分痛苦,就劝慰道:“大将军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秦国的大功臣,过一段时间,朝廷一定会派人来赦免您。”时间不长,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就传到了阳周县。蒙恬听到消息,万分震惊。又过了几天,二世继位的消息就传来了。蒙恬此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不停地为扶苏喊冤叫屈。牢卒道:“先帝驾崩,新皇帝即位,朝廷一定会赦免您,大将军应该高兴才对啊?”蒙恬叹气道:“你说错了,先帝若是活着,我一定不会死。现在先帝已经驾崩,胡亥即位,我的死期就到了啊!”牢卒就问为什么。蒙恬回答:“先帝知道我的功劳,不可能杀我。胡亥即位,这一定是赵高的阴谋,因为赵高是胡亥的老师,此人就是易牙、竖刁一类的人物。自古以来,小人得志,君子就要遭殃,这也是上苍安排好的。赵高是奸佞之人,丞相李斯又偏袒用事,说不定他们是同谋,朝廷又缺少以死诤谏的臣子。大秦国完了啊!”蒙恬说完,又想起扶苏临终时伤痛绝望的样子,心中如同刀绞。从此夜夜烦闷,寝食俱废。才几天时间,他的头发和胡须就全白了。
忽然有一天,赵高的使者到了,他见到蒙恬后,大声宣读矫诏说:
蒙将军,你的罪过真是太多了!你不死就是对朕不忠,你的弟弟蒙毅已经畏罪自杀,将军为什么还想不通?你难道要把灾祸带给你的族人吗?现在朕赐你马上自裁,将会保全你的族人,这对将军来说确实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蒙恬听了使者的话,如同棒喝,就异常悲愤道:“从我的先人到我这一代,都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曾经带甲数十万打败北方的匈奴人,现在身体虽然被囚禁,但我蒙恬的声名依然还能威震北方。我开始听到先帝要杀我,就非常怀疑,劝扶苏不要中了奸人的圈套,马上做出重大行动,无非就是仿效鲍叔牙、管夷吾之事,只是想拥立扶苏为帝罢了。可是公子扶苏仁慈善良,死活不听我的劝告啊!他无非是因为不敢忘怀先帝的恩德,也不敢辱没先祖们的名声。现在新皇帝即位了,君臣的名分也已经确定,我怎敢再有二心?我听说古时候,周成王年幼,周公旦披着斗篷处理国政,他身体力行,忠心为国家谋划事务。成王得病的时候,就到河上祷告上苍,代为疾体,并把自己的心声写下来藏在家中。后来有人向成王进谗言,诬告周公旦想要篡夺王位。周成王听信谗言,就想治周公的罪,周公当时无法辩解,只好逃跑。后来周成王在周公旦的家中发现了金藤藏书,看过之后才知道周公旦是一位忠臣,心里十分愧疚,就杀了进谗言的奸人,重新把周公迎接回朝,周朝的江山才得以安定。现在我蒙恬忠心耿耿,对陛下没有二心。只恨赵高这个奸贼,害死了仁慈善良的扶苏,现在又来杀我,我非常痛恨他啊!我听说夏桀王杀死关龙逢,商纣王杀死比干,都是由于亲近小人,远离贤臣才导致国家败亡。我现在虽然要死了,可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我一心要给陛下进呈忠言,这样做不是为了乞求陛下赦免我,而是因为仰慕从前的臣子有以死诤谏的风尚啊!所以我请求使者大人,回朝向陛下申诉我的忠诚,我就死而无憾了!”
使者听了这话,非常感动,只好说:“我知道将军的功劳,也知道您是冤枉的,但我不敢向陛下汇报,只能按诏令行事,请大将军见谅啊!”蒙恬见再也无法向新皇帝申辩,就仰天长叹数声,愤怒地吼道:“苍天啊!苍天!我蒙恬有什么罪啊?”然后又低头沉思了半晌,自言自语道:“我有罪!我有罪啊老天爷!我以前率领几十万百姓修建长城,难免开山凿地,斩断了龙脉旺气而获罪于上苍啊!这就是我蒙恬的罪过了!”说完就悲愤地接过使者的剑,绝望地自杀了。
蒙恬死后,使者赶回来向赵高汇报了情况。赵高听说蒙恬死了,非常高兴,立即入朝向二世道:“从阳周县回来的官吏说,蒙恬听说陛下要赦免他,反而觉得悔恨不已,痛哭了一夜,第二天就自杀了。临死时还说他不该在先帝面前说陛下的坏话而有负先帝的知遇之恩。”二世听说蒙恬死了,心里惋惜了老半天,感叹道:“塞上虽有万里长城,但比不上秦国的蒙大将军啊!现在却落得个自杀的下场,这是秦国的巨大损失。”后人就称蒙恬是“塞上长城”。又因蒙恬抵抗的是外来名族,所以他又被后世的人们称为“中华第一民族英雄”。
从此以后,二世就在赵高的怂恿下,开始胡作非为,只顾自己享乐,朝政也一天天混乱起来。后人读史至此,有诗叹道:
防胡兴土木,外宁内先讧。
若得将军在,胜过万里城。
又乾隆皇帝写诗道:
金墉迤逦倚山尖,想象当时守备严。
但拟天骄祛冒顿,那知民怨萃蒙恬。
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
自是天心无定向,从来违顺卜黧黔。
另外蒙恬将军率军常年驻扎在边疆,他需要经常向皇帝奏报军情,由于边关战情变化快,文书往来又非常频繁,而条件又极差,经常缺乏书写的工具。情急之下,蒙恬就把自己头盔上的红缨纠下来绑在竹竿上蘸着颜色写字,此后就如法炮制,制作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又因为北方的狼多羊多,士兵们就把狼毛和羊毛制成了笔头,这就是后来狼毫笔和羊毫笔的前身。根据《归安杂录》(“归安”,古县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记载,蒙恬的夫人卜香莲就是浙江湖州善琏村人。蒙恬遇难后,卜香莲便携幼子蒙颖,回归故里隐居,授乡民以制笔三技。湖州人就尊蒙恬为“笔祖”,尊卜香莲为“笔娘娘”。汉武帝时,还敕令乡绅在善琏村修建“蒙公祠”,每年还要搞祭祀活动。人们又把环绕小镇的河流改为蒙溪,还以“蒙笔生花”、“恬文抒怀”、“蒙氏羊毫”、“香水”、“香块”命为笔名,一直延用至今。
蒙恬墓在今陕西绥德城西大理河畔。蒙恬蒙难后,部下将士无不悲愤痛哭,数万将士就用战袍兜土成墓,状似山丘。清人阎秉庚曾经到过这里,他有感于一代名将的悲惨结局,就题写了《蒙恬墓》一诗道:
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
生前造就千枝笔,难写孤臣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