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时间周期里1根k线代表的时间越长就越大。1根年线的大小对比一定是另一根年线,如果和1根季度线比较,那没有任何意义,就算能比出来大小,那这个结果能提供什么样的操作指导呢?相对于幅度的大小,我更加关注最高或最低价,因为曾经到达过,就是有力量,至于后来价格又回来了,那是后来的事。所以大的时间未必相对有大的幅度。如果用收盘价来比较,时间和空间更加独立。所以必须先明确自己来说,主要的进出场周期和可接受幅度。如果分析的是2小时周期,那进场点可能在日线或者更高级别周期。因为分析的大多是最小关注点。在分析2小时价格时,先明确最大周期是周线,周以上就不看了。分析日线时,最大看月线。分析周线,最大看季度线。至于年线我看的时候很少,就算看也不按照周期分析,会看看当前价格是否到达了年线的最高或最低点,如果到了要注意平仓,因为不容易突破成功。幅度的大小也需要限定为自己能够接受的点位,比如10个点一个单位,或者20点一个单位,这都是自己定义的,主要根据自己的交易习惯。定义了10个点为一个波动单位,价格在没有完成10个点这个最小单位时,不看,一定等到一个最小单位完成后,再去分析对比。如果是铝或者镍价格较大的品种,最小单位可能定义为50或者100点为一个单位。有了定义后,自己对于市场的理解会更加明确。当然这也未必适合别人,就像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一样,不同定义适合不同人的行为和要求。但无论如何定义都必须要有一样自己能够理解,并且持续执行的标准,否则不容易长期执行。任何计划的意义都是执行,如果不能执行,那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制定计划,反正都是随机的做,不如把时间用在自己更能够舒服的事情上,比如睡觉、运动或者看电影等其他自己觉得能够掌控的事情。
内外的定义应该是大小的延伸,延伸就要有个限度,无线延伸下去那会让计算机死机,更会让人迷糊,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我对于限度的定义是最小单位的三倍,到了三倍就不再继续分析了。分析2小时k线时,向上看到6小时,也就是一天的交易时间就可以了。分析日线,最多看3天的线。我的理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三生万物。可能跑题了,回来继续说内外。内就是一个限度之内的规律或者方向,这个方向的有效性只限定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可以继续分析下一个时间周期,但是可能这样做意义不大,应该提升一下基础时间单位,同样不超过3倍也够用了。如果连续分析三次,2小时起,日线,3根日线。如果日线起,就是1日,3日,9日,9天就是9天,不看两根周看。至于是交易日还是自然日,我选择的是自然日,无论怎么选择都要有明确的标准,不存在也可以,如果允许“也可以”存在,那这个容错误差范围是多大,两个周k?如果赶上长假直接就是20天也有可能。必须特别明确,没有一丝一毫的模糊。上午9点开盘到10:15,1小时15分,不是两根1小时。下午13:30到15:00,一个半小时,也不是两根1小时。白天交易时间是2小时45分,不是3根1小时。就是不允许有“也可以”存在。如果有,那说明“也不可以”,没有明确的方向,可以上,也可以下,那还怎么找进出场点。无规矩不成方圆,符合自己的就是内,不符合的就是外,就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