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里是包不住火的,贺亮也知道了妹妹的病情,他非常的伤心,妹妹一直以来是他最坚实的靠山。
妹妹得了这种病对贺亮来说也是致命的一击,他木木的呆坐在窗边,从没有心事的贺亮开始了黯然神伤,他没有心思干其他的事情。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给妹妹打个电话询问情况。
唉,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陶瓷厂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问题,妹妹的身体状况又无暇顾及。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贺歌还没有跟胡建华透露自己的病情,但是胡建华已经觉察到了贺哥的不正常,她经常借口外出,有时候一走就是三天。
胡建华对女人极度的敏感,因为他自己感情的泛滥,所以他洞察人心,也推己及人。
胡建华想,贺歌一定是想要在外面找后路呢,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他已经深刻的体会过一次了,不会是最后一次。
贺歌觉得自己的陶瓷厂快要不行了,想要脱离他,呵呵,最毒女人心。
想到这里,胡建华也开始提防贺歌,他找来手机高手,神不知鬼不觉的在贺哥的手机里安装了一个软件。
他想要查到一些什么,就算是离婚分割财产也不会吃亏,早做打算,未雨绸缪。这就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胡建华现在反而变得乐观淡定了。就算是他的西就陶瓷厂出现问题,最后倒闭,但是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想翻身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他还年轻,四十多岁正是打拼的好年纪,他有投资建厂这方面的经验,也有这方面的设备,更有这方面的客户。
销售渠道现在摆在他面前,遍布全国各地,他不担心东山再起。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后院失火,一旦失火了怎么补救,补救不了怎么善后......
查询贺歌有没有背叛他,简单的在手机里放置了软件就可以轻松知道。只要贺歌手机通话就会被胡建华真切的听到。
这一天,胡建华一直关注着这个软件,撇开其他的事情在那里专心致志的听着贺歌手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
贺歌已经出去两天了,第一天他有点事情忘记了,但是这一天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不过他今天监听的内容着实让他大吃一惊,没有听到他预料中的,但是贺亮打给贺歌的电话他听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他终于知道了妻子几天不回家的真正原因,她得了乳腺癌!
是的,但是他没有告诉自己,一个人承担了这一切!
他现在对贺歌满满的愧疚,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想要关心爱护妻子,现在,马上。
但是他又一想,贺歌没有告诉他,他怎么知道的呢?难道告诉贺歌他由于不信任而监视她?那是绝对不行的,夫妻之间一旦一方有不信任的念头就会动摇婚姻的根基。
他暂时不能挑破这一层窗户纸,他马上卸载了手机上的软件。
然后,他定了定神,给贺歌打了一个电话,他急切的想要关心一下自己这位年轻的娇妻。被他冷落的人。
他正要拨电话的时候,电话铃响了,他一看是徐兆麟打来的,他赶快接听,
徐兆麟说:“老哥最近忙吗?”
胡建华说:“嗯,最近有点上头,这不是由于工人罢工嘛,导致工厂停工停产,我有点焦头烂额也无可奈何。”
“啊,还有这种事?我没有听说这件事情,瑞兰跟我说,贺歌身体不适,想让她陪着去省城医院看病,由于她怀孕了不方便舟车劳顿就没去,我是想问问贺歌的病情的。”徐兆麟有点出乎意料。
“嗯嗯,兆麟,贺歌的乳腺癌了......呜呜......”胡建华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哭的像个孩子。
“不要伤心,现在医学技术发达,及时发现尽快手术就没事了。”徐兆麟尽力的安抚着,他心里也很难过,毕竟这么年轻,怎么就的癌症了呢?
“我觉得陶瓷厂罢工这件事能帮上一点忙,我们县招商引资巩固成果不容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成绩,可是不能毁于一旦呀,我知道现在缺少工人上班,我觉得我应该去试一试。”徐兆麟坚定的说。
“兄弟,我都没好意思跟你说,你能主动请缨帮忙,真的是太好了,你简直就是我的贵人,一次一次的帮助我。”胡建华哽咽的说。
“老哥,你先别这样说,办成办不成还是两回事呢,不过,我尽力而为!”徐兆麟声音不大但是很有力量。
“好的,兄弟,不管结果如何,有你这句话我就非常感谢了。”胡建华难以掩饰对徐兆麟的感激之情。
“那,贺歌,你就多安慰,心理上不要害怕......”徐兆麟嘱咐道。这毕竟是东陵村的村民,徐兆麟有感情,当做了自己的妹子看待。
“兄弟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那工人的事就麻烦你了。”胡建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
他们刚挂断了电话,徐兆麟就马不停蹄的在单位请了假,奔赴东陵村。
他在东陵村这些年跟每位村民都熟识的很,与人为善,一心为村民着想的徐兆麟在东陵村威望很高。村民们对他是比较信服的。
因此,徐兆麟到了东陵村以后,他先跟村干部结合,了解了哪些村民在西就陶瓷厂上班,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有200多位呢!
西旧陶瓷厂里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东陵村的,这200多个人足够支撑起来两条生产线了,不对,差不多三条生产线,这对于西就陶瓷厂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呀!
徐兆麟雷厉风行,他召集村干部们,马上在村室广播,召开村民复工动员大会,要求他们走上工作岗位。
村民们听到喇叭的广播不以为然,该干啥干啥,丝毫不放在心上。
不去,就是不去,你们能咋滴,还能把我们绑了去?
村民没有一个出动的,他们三五一群的在街头巷尾,交头接耳,等着看笑话。
但是,其中一位村民说:“徐书记来村子了,是他动员我们复工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小小的一句话,让村民们不淡定了。
“徐书记不是已经卸任了第一书记么?你确定是他?”有村民半信半疑的问。
“确定,我还看到了停在村室门口的电动车,是徐书记的。”另一位村民补充道。
“徐书记还关心着咱们村子里的事情,亲自来到村里发动我们,那我们怎么能跟徐书记过不去?”有人这么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看到昔日熟悉又信任的人,他们就已经放下了防备,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知道是徐书记的意思,大家都陆陆续续的来到村室前的那个空地上。
几个月不见的徐兆麟就站在村室大门的台阶上,他推心置腹的一番分析:
“老乡们,我们虽然一时上在气势上得到了胜利,假如陶瓷厂倒闭了,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陶瓷厂不干了,会被其他的厂所替代。你们不干会有其他的人去干,那时候你们没有工作,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村民们静静的听着,
“我还要告诉大家,我们单位曾经在陶瓷厂参观,现在每一个陶瓷厂确实已经安装了环保设备,污水处理器,废气过滤器,他们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这些话从王主任嘴里说出来就好像是搪塞他们的话,骗他们的,但是从徐兆麟嘴里说出来,就好像是亲人说出的话,是善意的,正确的。
村民们都点了点头:“是啊,我们也想上班,农闲的时候挣几千款,生活费,孩子上学的钱都有了。”
“是啊,在家门口,还能照顾家庭,照顾老人,这么好的事情哪里找呀?”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徐书记,我们是受别人的鼓动才罢工的,徐书记,其实我们也想挣钱上班,一个月3000多块钱,这是一笔不少的工资呀,比去南方打工强多了,这还可以顾上小家。”有村民大声说。
其他村民也大声的表态:“愿意复工......愿意复工。”
村民们达成了一致,下午就去上班,徐兆麟说:“不,乡亲们,现在就是你们的时候,陶瓷厂已经面临最严重最危机的时刻,希望大家现在就去复工,越快越好!”徐兆麟大声呼吁。
“现在就去上班,好。”
“同意。”
“同意!”
“事不宜迟,大家赶紧回家整理好就去陶瓷厂上班!”
胡建华正在家里给贺歌打着电话,在他甜蜜的关心中,贺歌把自己的病情和盘说出,胡建华又是一阵哭泣。
他伤心欲绝的说:“为什么不是我的病,我好想替你受苦......”
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见办公室有人敲门,他擦干净脸上的泪痕,整理好头发和衣服,站起来说“进来。”
秘书小姜进来了,“胡老板,村民们,不对,是生产线的工人们已经来复工了,我们现在有三个生产线已经正常的运转了!”
“太好了!”胡建华两只手使劲的拍着,手掌用力很大,手心都拍红了还是停不下来。
“这真是否极泰来呀!”
看来兆麟兄弟的实力不容小觑,我刚开始怎么就没想到他呢?
工厂复工以后的胡建华喜极而泣,他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患难见真情,徐兆麟又一次的帮助了他。
他支离破碎的心暂时又凑吧到了一起。